极目新闻记者 国倩

通讯员 张颖洁 王瑷红

实习生 刘星雨

12月2日,在武汉市第二中学,蔡博丞像往常一样坐在竞赛教室里埋头学习。此前,中国化学会正式公布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获奖名单,蔡博丞获得金牌,并作为名单中排名前50名的学生入围国家集训队,他也因此已经被保送至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蔡博丞

专注力和好心态十分关键

对于这位竞赛“学霸”而言,保送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最近,他仍然每天早晨来到学校,继续为国家集训队选拔努力。蔡博丞说:“在学校的学习氛围更好,更能专注。”即使竞赛教室现在只有他一个人,他依然能够全神贯注地完成给自己规定的学习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前,蔡博丞已经成功获得了保送北京大学的资格,按理说,他无需再回校学习,可直接进入北大预科阶段。然而,他出于对个人跨学科能力的提升,决定继续到校上课,这种积极进取、勤勉好学的精神实属难能可贵。”班主任江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蔡博丞与班主任江峰合影

得知自己入选国家集训队的消息时,蔡博丞感到既惊喜又如释重负。回顾竞赛之路,他经历了从失利到重整旗鼓的艰难过程。去年初赛失利后,他曾一度考虑退赛,但在教练的鼓励和帮助下,他迅速调整心态,积极投入备赛中。

总结这次获奖经验,蔡博丞说,保持专注和一个良好的心态十分关键,“轻松的心态让我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挑战,不被外界的压力和干扰所影响。所以,除了扎实的基础和不断的努力,良好的心态也是通往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教室学习

高效率的他从不熬夜学习

同时,“坚持”“热爱”“有效率”也是他频繁提到的关键词。“都说竞赛生很苦,但我喜欢这门学科,所以我不会觉得累。”热爱化学的蔡博丞认为,学习效率十分重要,刷题在质不在量。一旦投入学习,他就会十分专注。

“学校有专门的校本竞赛教材,老师们平时给我们做的专题训练,有些是他们自己编写的,有些是对已有学习材料进行优化后给我们训练的。能帮我们少走弯路,提高效率。”蔡博丞说,有时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后,若时间充足,他还会自己搜集一些高质量的题目进行练习。但高效率的他从不会熬夜学习,他认为劳逸结合也十分重要。

这次入选国家集训队,蔡博丞的老师们都表示,惊喜之余,也在意料之中。“意料之中,来源于他备赛期间的科学规划、稳步推进。蔡博丞同学非常热爱化学这门学科,且一直在持之以恒地努力,并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要求,不断挑战自我。”教练施辉国说江峰则说,蔡博丞不仅在竞赛方面有条不紊,对其他学科同样兼顾得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三化学竞赛组教练李显伟介绍,面对教练布置的任务,蔡博丞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调整任务优先级。例如,他会将原定的任务顺序重新梳理,更符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他还常常主动去阅读科研文献,关注前沿课题,甚至自己尝试去压一些命题的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决赛公布结果后,蔡博丞独自一人在竞赛班教室看书

李显伟回忆,路过竞赛班的教室时,经常能看到蔡博丞安静地在教室做题,几乎每一天他都能超额完成任务,“竞赛班的同学一般在备赛期间一天练1至2套题,而蔡博丞常常要多做一倍的题目,而且每道题都没有马虎。”对此,李显伟特别感慨:“因为一套题的容量很大,一天做个1至2套题脑袋可能就转不动了,他不仅有一个超级强大的头脑,还特别能吃苦。”李显伟说,蔡博丞也特别善于思考,从不被动接受标准答案,并敢于质疑答案。

在谈到未来计划时,蔡博丞表示,最近会潜心为年底国家队集训选拔做准备,期待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之后,我应该会好好放松一下,给自己放个假。”他说,自己也打算在明年春天入学前提前学习一些大学知识,为之后学习打好基础。进入大学后,他也期待自己能继续在学术领域深耕,争取在化学研究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竞赛生须学有余力、兴趣浓厚

“这些获奖的竞赛生身上共同的特点是:能吃苦,学习能力强且热爱化学。”高三化学竞赛组教练李显伟说,化学竞赛对学生的知识面要求很高,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多看相关专业书籍,有时甚至要读一些最新的外文文献和最前沿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有的同学为了把外文文献读清楚还会自己去学一些化学专业的英语。”李显伟说,学校有一套成熟的培养体系,从初中到高中,从初赛到决赛,都有一套完整的课程。学校新建设的化学竞赛专用实验室也都达到一流高校研究生实验室的标准。

记者在武汉二中探访发现,该校的教学指导思路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提供全面、深度的学习路径,不但拓宽知识面,还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该校通过竞赛人才的培养,探索出一种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实践模式。

武汉二中竞赛部主任、物理教师占存明介绍,在二中,竞赛和综合学习一直是两条腿走路,两条腿都要强。搞竞赛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教练能积极配合,始终要保持开放的心态,踏实学习,认真钻研。学生必须学有余力,兴趣浓厚,这是支撑他们走下去的动力。

此外,学校对竞赛生实行个性化培养模式,从进校开始对每个竞赛生进行跟踪记录,可能连学生的草稿本、笔记本都会仔细跟踪,目的是全面掌握孩子的情况,找到他们欠缺的地方,再有针对性地训练提升。每个教练都对自己的学生了如指掌。高一竞赛结束后,利用空余时间学科强化。高二始终保证语文和英语必须跟正常节奏一致,他们回归高考,一般不用多久就能在考试中名列前茅。

(受访者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