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昆明市的教育集团化趋势愈发明显,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截至目前,昆明已成立48个教育集团,自2009年武城小学教育集团首个挂牌以来,昆明在短短几年内迅速推进教育集团化。根据市教育局规划,到2025年,全市中小学将100%完成集团化。
教育集团化,顾名思义,就是将多所学校通过某种形式组织起来,形成一个集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团化办学的初衷是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缩小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
可面对遍地教育集团的现象,教育集团化的快速推进是否真正带来了教育质量的提升?满城的“名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隐忧?一度成为家长们讨论的焦点。
据悉,有不少家长反映,集团化后的学校,虽然名称更加响亮,但教育质量却并未得到显著提升,反而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首先,教育集团化的过程中,师资力量的调配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一些地区存在抽调下级学校优秀教师填补上级学校师资的现象,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可能提升了上级学校的教学质量,但长期来看,却会导致教育资源在地区内的不均衡分布。被抽调教师的学校,往往会因为师资力量的流失而陷入困境,学生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并且,教育集团化还带来了学校兼并的问题。一些名校通过“挖人”“抽调”等方式,积攒了优秀的师资力量,进而形成了教育集团。而其他学校则因为师资流失、教学质量下降等原因,逐渐走向衰落。这种此消彼长的现象,使得名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其次,如果将公立学校的师资资源视为国有资产,那么当前的教育集团无疑是在进行一场“倒卖”师资资源的游戏。这些集团首先通过各种手段,将全省各地的优秀师资集中到少数公立学校(即所谓的名校),然后利用这些名校的光环,开设分校,重新倒卖给当地。在这一过程中,教育集团充当了中间商的角色,通过赚取差价实现了资本的快速积累。
然而,这种“倒卖”师资资源的做法,不仅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还导致了教育成本的飙升。在贯彻落实中考分流政策后,家长对于中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考不上公办高中的学生而言,民办高中成为了他们唯一的升学途径。可家长们在面对高昂的学费和住宿费时,往往感到无奈和焦虑。尤其是一些民办高中更是以“天价收费”闻名。这些民办高中虽然主打严格管理和提高升学率,但“不能承受的学费之重”却成为了许多家庭的沉重负担。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教育集团化的趋势导致了教育资源的“马太效应”,即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公办学校被逐渐掏空,半公半私的名校集团则日益壮大,民校升学率逐渐抬头,形成了对公立学校的巨大冲击。这种“薅社会主义羊毛,挖社会主义墙角的行为”,将彻底瓦解当前教育体系,加剧教育资源的失衡。
再者,一些教育集团的分校往往打出“名校分校”的旗号来吸引当地优生,然后采用衡水高压模式来压榨学生出成绩。这种模式下,学生的身心健康通常会受到严重影响。
与此同时,这些分校还常常成为集团的吸血对象之一。他们利用名校光环来吸引当地优生,然后利用这些优生来给集团的新手老师练手。至于为什么让新手老师来教优生,那是因为好学生教起来不费力,课堂纪律与互动良好,对教师能力提升快速。等新手老师培养好了,就转回名校本部。这种拿学生当耗材的做法,就问家长们怕不怕。
最后,在教育集团和民办学校的双重冲击下,即便公立学校一直存在无私奉献、敢于贫贱的坚守者,不愿意被挖走或“抽调”的优秀老师。可是谁又能保证,在整个利益链条的压迫下,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他们不会遭受到变相“迫害”。
一些学校管理层甚至会对这些坚守者进行打压和排挤。他们可能会分给这些老师最差的班级,等教好了就中途转换班级给关系户;或者在教学评奖中故意排挤他们;甚至将高一、高二被耽误的学生扔给他们来教,让他们“救急”,这种做法,无疑在消弱这些老师的社会地位,也让这些老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逐渐消失。
不过好在为了打击这种现象,政府推出了“民转公”政策。“民转公”政策旨在打压民校集团的扩张,压缩其投机空间。通过一张公文下来,直接剪断“倒卖师资”的终端结果,从而彰显政府管理的正义性,可这一政策能否真正破局还需拭目以待。
毕竟“民转公”政策需要得到有效执行,确保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才能真正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况且“民转公”政策还需要与其他相关政策相配合。例如,加强公立学校的师资培训和管理、提高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升学率等。只有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问题。
总之,在教育集团的分割下,教育资源会重新配置,未来的教育格局或将趋于两极分化,少数公立名校屹立不倒,而多数学校则可能在私立教育的冲击下黯然失色,甚至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可教育作为公益事业的本质不应被遗忘,无论是医疗还是教育,都应坚守公益属性,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
不过你要问教育集团真的一点都没有好处吗?那还是有的,至少身边邻居问:“你家孩子在哪读?”“昆一中”,以前只有一两千家庭能这么说,现在能有一两万,和谐了。
开个小玩笑,虽然教育集团化的利弊权衡复杂,但其在资源优化、教育质量提升及统一管理方面还是有一定优势。比如通过师资、教学设备及课程资源的互通,优秀教师可在集团内流动授课,先进设备得到合理调配,使更多学生受益。这有助于缩小教育差距,为学生未来奠定坚实基础;再如教育集团化有助于保持教育质量的一致性。标准化管理确保各学校教学水平稳定,学生在不同学校能接受相对一致的教育。这减少了因学校差异带来的教育质量波动,提升了整体教育水平;又如教育集团化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统一管理模式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教学质量的统一监控及教师队伍的统一管理,为教育集团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不过上述罗列的前提还是基于往好的方向发展,但具体最后是个什么事,看看吧,时间总能让我们看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