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翻开课本游滁州

开启滁州文化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学生时代

语文课本里的诗和远方

总是令我们心驰神往

无论是自然风光

还是人文情怀

都透过文字烙印在我们心里

现在就跟随课本

探寻课文里滁州的“文化地标”

感受这片土地上的人文底蕴

《醉翁亭记》——醉翁亭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相信很多人都会对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印象深刻,未曾踏足滁州之地,又怎能领略“蔚然深秀”之美?只有身临其境,方能感受那山峦叠翠、林木葱茏的自然景致。山间的清风、林间的鸟鸣、溪边的花香……短短的一句“山水之乐”又岂可说的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每一处都透着古朴典雅的气息。虽经过了几轮修缮,但那份韵味却只增不减。清澈的让泉与亭台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日的我们漫步于此,与太守观同一座山,赏同一片林。虽时空不同,年代不同,但人文气息和山水情怀却是相通的,欧阳修的所见所想,凭借文字的力量穿越千年,被后世的我们代代传颂,也让我们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眷恋与羁绊。

《丰乐亭记》——丰乐亭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欧阳修《丰乐亭记》

丰乐亭的历史要追溯到北宋庆历五年,与有“天下第一亭”之称的醉翁亭并称“姊妹亭”。欧阳修被贬到滁州后,在丰山附近发现了紫薇泉“始饮滁水而甘”,便在泉边搭建了丰乐亭,寓意“岁物丰成,与民同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阳修做滁州太守的这些年,自知安定来之不易,于是寄情于山水,不仅给后人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更传达出与民众休戚与共的人文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游丰乐亭的乐趣,在于观赏“无不可爱”的四时之景,在于体会欧阳修“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的良苦用心。

《滁州西涧》——西涧湖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天下的奇景毕竟有限,只要有心,平凡的意象也能衍生出不平凡的作品,韦应物的一首七言诗,就让普普通通的一条小涧,从此有了灵魂和深意,被人记了千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人留意的涧边野草,也能爆发出蓬勃的生命力,让晚年的韦应物也为之震惊。涧水奔涌急湍,却因为一条无人看管的小船而让他感到宁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年的西涧早已淹没在新修建的城西水库中,我们无法身临其境的感受当年西涧的静谧与生机,但韦应物的诗歌却作为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永远的留在课本里代代相传。

《儒林外史》——吴敬梓故居

“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一部《儒林外史》,写尽了读书人的艰难和辛酸,也让吴敬梓在中国文学史上千古留名,就连他的家乡滁州全椒,也被冠上了千年儒乡的美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故居位于滁州市全椒县襄河镇河湾街,建于1668年前后十年间,又称“遗园”,意为“遗世而独立”,然而,在太平天国时期,这座故居不幸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幸运的是,现在的遗园已经在原址上复建完成,重现了当年的风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座复建的故居不仅是对吴敬梓的缅怀,更是对滁州全椒千年儒乡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让后人有机会近距离感受吴敬梓的生活环境与创作氛围。

主办: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编辑:张荣蓉,初审:贲方舟

复审:严 慧,终审:张 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