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被我国最高的领导人亲切的称呼为“小开兄”,他被任命重新建设我党的中央特工科,他还把我党的抗日情报据点放在了日本人的情报大本营当中。
从一介书生到一代特工王,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党的一代谍王潘汉年的故事,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赞收藏加个关注,方便下一次更快地找到我们。
潘汉年
1941年6月22号,德国的百万大军开始向苏联靠近,向苏联发起了闪击战,当时二战当中伤亡最惨烈的苏德战争也就这样爆发了。可是苏联这样突袭苏联,受影响的可不仅仅是这两个国家,对于全世界来说,这都是一件大事,尤其是中国。
当时毛委员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三天都睡不着觉。因为日本和德国是同盟国,而日本会对这件事作出什么反应直接关乎到中国的抗战局势。如果日本去帮助德国,北上进攻苏联,那么美国和英国很有可能就跟日本联合,因为在英国和美国的眼中,苏联才是最大的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至于日本侵略中国这件事,那就可以暂时不管。一旦失去了英国和美国的支持,那么中国的抗战也会变得更加艰难。相反,日本如果不去攻打苏联,而是继续向南进攻,那就肯定会跟美国和英国发生矛盾,英国和美国也会加大对中国的帮助。
所以,现在就是需要得到一点消息,知道日本的动向,好让我党有反应的时间,做好对应的措施。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封来自上海的紧急电报被送到了毛委员的手里,看完了里面的内容之后,毛委员一直皱着的眉头都松开了,还有了开玩笑的心思。
原来电报上面说日军想要继续向南进军,毛委员对着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关键的时候,还是要看潘小开的。他让工作人员给潘小开回一个好好的好字,但是工作人员说电报体现不出好字的大,于是毛委员一连给他回了五个好字。
其实在上海话里面,都是把一些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叫做小开,潘小开,那就是一个姓潘的富二代。可是一个富家公子,又是怎么得到这么重要的情报的呢,还直接送到了毛委员的手里?潘小开其实叫做潘汉年。
潘小开
不过,他也不是真正的富家公子,但是家庭也不算贫苦。1906年,潘汉年出生在江苏的一个小康家庭,12岁的时候,他就和同乡的小伙伴一起来上海打工,在一些书店或者报社当学徒。
因为受到了进步思潮的影响,1925年,潘汉年决定加入我党,那一年他只有十九岁,在郭沫若、田汉等人创办的创造社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后来,他还参与创办了上海的左翼作家联盟。
之后,潘汉年就一直在上海的文坛中活动,潘汉年人长得很帅,有的时候穿上西装,风度翩翩,而且经常戴着一副金丝边的眼镜,一举一动都流露出他的魅力,所以人们都喜欢叫他小开,不过,毛委员之所以会那么亲切的称呼潘汉年为小开兄,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因为潘汉年一直活动在我党的隐蔽战线,还多次立下了大功劳。
可是1931年发生了一件事,让他走上了一条跟之前完全不同的道路。1931年4月,我党地下情报科的领导人之一顾顺章被敌人抓住了,而且叛变了。因为他掌握着我党大量的情报和很多领导人的详细地址,在他叛变之后,我党在上海的地下组织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特别是顾顺章负责的地下情报科。
为了恢复党的地下活动,周总理决定恢复这个地下组织,而潘汉年也被选中参加这次重建。可是潘汉年,他是个文人,平时都是拿笔杆子的,而且加入了我党以后,做的也都是一些写写画画的文字工作,跟特工和情报一点关系也没有。
周总理为什么会想到选一个书生去重建这个重要的机关,还负责情报工作?但其实虽然潘汉年是个书生,但是他不是那种只会埋头写文章的读书人。虽然他不能上前线作战,但是他却有另外一样过人的本领。
潘汉年和朋友
他擅长搞交际,跟各种各样的人交往,这方面的能力是非常强的。主要是他平时的形象跟当时大部分的党员都不一样,没有都是穿西装打领结,再配上一副金丝边的眼镜,头发也是梳得一丝不苟,皮鞋也擦得很亮,穿衣打扮再加上说话的语调,不管出入上海的哪个高级场所,谁都会觉得是一个富豪大亨家里的公子哥。
最重要的是,潘汉年的情商是特别的高,不光能说会道,还特别善于揣测别人的心思,考虑别人的感受。平时的说话和做事都能照顾到别人,让人觉得很舒心,所以整个上海,黑白两道,到处都有潘汉年的朋友。
就是因为考虑到这一点,周总理等中央的领导人才决定让潘汉年来负责重建工作,恢复党的情报工作。自从来了我党的中央特科以后,潘汉年就没有再回过老家了,也和家里的人断了联系,还和以前的文人朋友,所以熟悉的人都不联系了。
潘汉年临时接受这个命令,负责在上海重建中央特科,恢复党的情报工作。周总理也确实没有选错人,这个书生刚一上任就做出了不小的成绩。
潘汉年来到特科以后的第一个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恢复和组建已经失效的情报网点,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把当年在文化战线上的好朋友夏衍,于伶,冯雪峰,李一氓等人都拉入了情报网,潘汉年也渐渐的成为了中央特科的实际负责人,时常出现在上海的各个地方,有的时候是西装革履,有的时候穿着长袍马褂。
当时蒋介石的军警机关都觉得我党的特工部门已经彻底被摧毁了,做事情十分嚣张,因为不怕会被人报复了。
小开特工
而正好潘汉年觉得,想要让党内的这些同志看到希望,让老百姓知道我党依然还存在,就一定要狠狠打击一下敌人的嚣张气焰,而且要搞一件大事。经过一番考察和研究,潘汉年决定刺杀一个督察长王斌。
为什么选中这个人?因为王斌主要负责的是敌人的军警和上海租界巡捕房的联系,而敌人想从外国人的租界中抓我党的党员和一些爱国人士,都是要通过王斌去联系。而且我们的不少同志,都是被王斌给害了。
所以,这个人的手上沾满了鲜血,大家早就想要收拾他了。虽然王斌不是什么大人物,可是真的要是执行刺杀也是一件麻烦事。
他的办公室和整个工作的地方都是戒备严格,而王斌也知道自己会遭到别人的报复,所以很少说出自己的行踪,所以查了半天,工作人员都没有查出王斌家里的地址,就在大家都在发愁的时候,潘汉年想到了一个办法,因为之前潘汉年做的都是文字工作,和当时上海的大大小小书店的老板都很熟悉,正好当时王斌所在的警察局还要负责去各个书店查违禁的书籍。
为了不被那些警察局针对,书局的老板们就一定要跟警察局的官员搞好关系,所以经常要设宴邀请王斌这些人吃一顿,有一天,潘汉年也挑选了一个大饭店,请来了几大书局的老板。等到喝完酒以后,潘汉年就说自己也想开一个书店,可是警察局里面没有关系,希望各位大哥能帮帮忙,引荐一下。
而已经有了醉意的那些老板们一听,个个都拍着胸脯表示没问题,他们经常去王斌家里送礼,下次也要带着潘汉年。
喜欢交朋友
所以潘汉年又赶紧说,他想赶紧办好这件事,这两天就先过去看看,然后就打听王斌的家在哪里。那些老板都很热情地告诉他了。潘汉年就这样得到了王斌家的详细住址。
得到了地址之后,潘汉年就派人白天晚上的守在王斌家附近,可是一连观察了好几天,派去的人都说从来没有看到王斌进出这间房子。
其实,其实书店的老板说的王斌家里的地址是对的,可是王斌这个人非常的狡猾,他平常出门的时候根本不走正门,而是悄悄地从后门进出,潘汉年通过观察很快就发现了这个情况,之后又观察了几天,他终于要决定出手了。
一天中午,上海的龙门路上正是一天中人最多的时候,一辆黄包车在街上拥挤的人群中行走,突然从街道一边的房子里跳出一个年轻人,然后纵身一跳,从后面爬山了这辆黄包车,拿起了枪对准黄包车上的人,之后就是一声枪响,车上的人当场就死了。
街上的人们都还没有反应过来,那个年轻人就已经不见了踪影,这个人就是潘汉年派出去的攻击王斌的刺客,而那个当街死了的就是王斌。潘汉年的第一战胜利了,这次行动也给了中央特科的同志们增长了信心。
从此以后,在潘汉年的用心指导之下,中央特科在上海的情报工作也慢慢恢复了起来,还重新建立了不少新的联络点。
潘汉年与妻子
而在当年的上海引起轩然大波的伍豪事件当中,潘汉年也是把他的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1932年2月16号,上海很多家大的报纸都同时刊登了一篇文章。而这个文章的大概内容就是说,伍豪等二百四十三个人因为政见不同,打算集体退出我党组织。
因为1932年,正是我党的一个低谷期,有人宣布退出我党,其实本来也并不算什么大新闻。可是,这个报纸一发出来,还是在上海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因为登报宣布脱党的这二百多个人里边,排名第一的名字叫伍豪,而伍豪是我党的周总理使用了很多年的化名,在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周总理就开始使用这个名字了,还使用伍豪作为笔名,发表过不少文章。
所以,无论是党内党外,很多人都知道伍豪就是周总理。那么,作为我党的高层领导人之一的周总理公开宣布退出我党,整个社会都非常震惊。事实上,当时的周总理已经离开上海了,在苏区任中央局工作,那怎么可能突然在上海的报纸上发表这个脱党声明呢,所以这也只能是蒋介石那边在搞鬼。
他们的调查科精心谋划了这么一个计划,想要用它来污蔑周总理,从而分散我党,虽然这个启事上面也没有说伍豪就是周总理,但是他把所以人都知道的周总理的化名跟一些真正打算退出我党的动摇分子连在了一起,那些不明白真相的老百姓就会认为,连周总理都要脱离我党了。
战友们合影
启示登出来之后,尽管我党内部的报刊,对于那些谣言进行了澄清,但是在当时的局势之下,这些报刊根本没有办法公开发表,很大一部分人都是看不见的,起到的作用很小。于是中央就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潘汉年。
而揭穿一个谣言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我们也在上海的各大报纸上登一个喜事,就说周总理现在正在中央苏区工作。而所谓的伍豪脱党只是一个谎言,可是这根本就不可能做得到,因为在敌人的地盘上,没有一家报纸敢登这个启事。
想来想去,潘汉年终于想到自己该怎么做了,第二天他找到了当时上海最大的报纸申报的总经理和总顾问,做了一件事。第二天在申报上面,最显眼的位置上登出来一则启事,巴和律师代表周少山进行紧急启事。
巴赫是一个外国的律师,而周少山呢,就是周总理的另外一个化名。在这篇启事里,周少山表示自己曾经用过伍豪的笔名,但是在报纸上登启事的那个伍豪并不是自己,那个人的行为和说的话跟周少山没有任何关系。
虽然看起来像是一个文字游戏,但是也很清楚明了,整篇启示都没有提到周总理的真正名字,可是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周总理发出来的启事,总之,这则启事既达到了揭穿了谣言,又维护了周总理的名誉,还让敌人抓不到把柄,报纸也能登出来,做到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样的方式非常高明,相比较潘汉年随机应变的能力,处理伍豪的事件,可以说是很简单了。
爱国人士
1933年,中央特科在正式恢复了工作之后,潘汉年被调往江西的瑞金中央苏区工作,在中央的宣传部任职,到了1937年,日军进攻了上海,1938年,汪精卫也决定投靠日本,而上海也渐渐成为了各方势力的争夺之地,就是在这样混乱的形势之下,潘汉年又被调回了上海。
其实这一次回到上海,潘汉年还有一个毛委员亲自交代的重要任务,就是得到日军和日伪军的作战情报,而毛委员对潘汉年的任务非常明确,甚至他还对潘汉宁说,日军在上海有几个据点,每个据点有多少武器,这种具体的情报他都不需要,他需要就是能够关系到国际形势的战略情报。
1938年,还处在国共两党合作的时候,这个时候的上海各方势力的人都有。除了我党的中央特科之外,还有军统,中统和日本设立的岩井机关和梅机关,还有汪精卫和七十六号,而且没个机构都要在上海搜集情报。
潘汉年觉得,如果想要得到日本的战略情报,就必须要接近日本的军政高层,可是怎样才能接近日本的军政高层呢?潘汉年想了一会就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多面间谍,袁殊。
他曾经和我党进行过合作,为我党提供情报,之后,他又给中统,军统及一些日本的机关等多方面的情报机构之间都有联系,成为了一个多么多面得间谍,所以我党也和他中断了联系,袁殊有一个日本同学岩井英一。
潘汉年之所以找上他,就是想通过袁殊联络上,岩井英一,从他那里得到日本的一些战略情报,岩井英一是当时日本在上海的一个领事,他的岩井公馆实际上就是一个日本用来搜集中国情报的一个部门,潘汉年很快就联系上了袁殊。
寻求帮助
袁殊也表示愿意与潘汉年合作,没过几天,他就将岩井英一约了出来,和潘汉年一起在上海的一家餐厅里见面,潘汉年就化名为胡越明,对岩井英一说自己是中间派,他提出要和岩井英一签一份协议,而这份协议得内容就是互相交换中日之间的情报。
1938年,中国的抗日战争打得正是激烈的时候。潘汉年却在这个时候主动提出想要和日本方面互相交换情报,这不就是当了叛徒吗?
其实给日本的那些情报都是假的,从大后方从军统方面收集的大后方的一些经济情报,而关于延安的一些情报就很少,和延安有关的情报,主要是从一些广播电台得到的,都是一些比较公开化的消息。
比如延安街上的一些小报与传单,这些东西在当时的延安,也许到处可以见到,但是上海是很难见到的,那么这岩井英一就能相信这几份公开的消息吗?其实,日本在中国的情报机关主要分成了五个部分,岩井英一负责的岩井公馆,属于是日本的外务省。
而日本这五大情报机构实际上也进行着相当激烈的竞争,我们党内用于宣传的那些报纸和一些传单,在潘汉年给岩井英一之前,日本的情报系统也从来没有得到过,所以岩井英一也凭借着这些所谓情报提高了自己在日本的地位。
潘汉年正是巧妙地利用了日本情报系统的这一弱点,向我党在延安的根据地传递了不少日军的战略情报,用岩井英一的信任,潘汉年在岩井公馆还安排了一大批中央特科的地下党员,其中,有一名叫翁阿六的特工还当上了岩井公馆的财务总管,每个月还从岩井公馆的经费中,拿出来一部分作为我党地下党员在上海的活动经费。
参加活动
将我党的抗日情报据点放在日本情报大本营中,利用日本的经费来支持我党的地下组织活动,潘汉年的这一个巧妙想法,可以说是创造了情报史上的奇迹,1941年6月22日,德国对苏联发起全面的攻击。
日本如果准备北上帮助德国进攻苏联,英国和美国就很有可能会和日本联手对付苏联,蒋介石也会配合日本趁着这个机会北上压制我党,而如果日本南进就一定会和英国美国开战,从而逼迫英国美国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让国共统一战线更加巩固。
就是因为这样,毛委员才会在因为这件事发愁的三天都睡不着觉,接到毛委员的任务后,潘汉年就努力动用自己的一切关系想要获取日军的战略动向,很快,就从岩井英一这里得到了想要的消息,说是日军的油料储备不够了,很有可能会南下印尼,去得到更多得石油。
不过潘汉年还是有一点不放心,为了证实这个消息,他决定再去打听一番,之后他就拜托夏衍,也托了别人去几个橡胶厂去打听,果然发现了一些有用的消息,有些订单就是有胶皮套鞋雨衣,等很多是用橡胶做出来的东西。
得到这些消息,潘汉年心中更加确定日军是南进而不是北上,他结合从各个地方获得的信息给延安发送的很多份电报,而毛委员在收到这些情报之后,也总是能够放心了,小开特工潘汉年在当年的上海能够做到神出鬼没,凭借着自己过人的胆识与智慧,获取了无数扭转国家命运的重要情报。
潘汉年像
除了以上这些战略情报外,潘汉年还向我党中央传递了不少十分重要的情报,其中就包括了1939年,英国和法国等国家想要通过牺牲中国的利益对日本妥协的活动,还有蒋介石在香港悄悄的和日本接触的消息。
就是因为这些重要情报及时送达,才有效的阻止了蒋介石方面想要投靠日本的想法,也维护了我国抗日战线的统一,为我国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打了充实的基础。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赞收藏加个关注,期待我们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