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卷首语从“常新”到“常青”

2017年,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一幅宋代画作《千里江山图》。这幅画是中国青绿山水画的 代表作之一,作者是一位名叫王希孟的少年画师。但画作完成后,除了题跋中 寥寥几笔记录下“希孟年十八岁”,此人便再无音信,给后人留下了无限遐想。

后来广为人知的《只此青绿》的故事就由此发端。时至今日,青绿传奇仍在续写新篇章。

2021年,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首次将名画中的青绿山水转化成舞台上的袅袅婷婷,演绎出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全过程。2022年其选段登上春晚舞台后,很快掀起了一股东方美学热潮——“青绿潮”,并一直被模仿。截至目前,《只此青绿》已在国内外70余个城市演出600余场。

今年国庆期间,由舞蹈诗剧改编的同名电影上线,以独特的影视语言再次填补了王希孟的人生一隅。更多观众得以在大银幕上,一睹天才少年和他笔下的无垠山河。

从“画”到“舞”入“影”,“青绿”的故事未完待续,据报道未来还将开拓短剧、音乐会、展览等等。 除了多元艺术形式常演常新,“青绿”相关文创产品、 联名产品,比如与实体空间合作打造的主题餐厅都在迭代推新。

“青绿山水”为何能突破艺术作品的局限,在现代生活中流光溢彩? 当我们思考青绿千载日久弥新的奥秘时,也发现席卷日常的“国潮热”更需要冷静反思。

文博文创出圈、新中式回暖、古风音乐风行…… 有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国潮”经济市场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预计2028年将突破3万亿元。 然而,当越来越多的品类、品牌涌入,国潮文创千品一面、传统元素简单堆砌,以及抄袭模仿等问题也开始增多,透支了人们对国风新韵的喜爱与期待。

“国潮”袭来源于中华文化自信的觉醒,但照搬照抄的元素拼接、乏善可陈的设计制作,显然不是打 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方式。 “青绿”故事提供的思路是,扎根文化沃土,在创意上深思一层,在设计制作上多走一步,不断推陈出新,持续保持热度, 从而实现古风与潮流不期而遇、传统与现代相交相融。

激活创新创意一池春水,常“潮”常新,这也是我国文化产业持之以恒的努力方向。

盘点一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我们始终相信, 因为“常新”,所以“常青”。 因此,面向新市场,“文化 +科技”“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继续在“融” 字上挖潜力; 运用新科技,AI音乐、AI绘画、AI设计……努力做好人工智能大文章; 服务新世代,“谷圈”交易、“情绪经济”……用心用情提供新体验。

从“常新”到“常青”,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我们仍在奋力书写新答卷。 (刘仁)

2024年第11期 目录

04 话题新闻

06 图片新闻

10 语录·热词

特辑:2024文化产业关键词

综述

14 文化 + 科技,共绘融合新画卷

关键词·新中式

20 新中式:文化自信与市场创新的融合

关键词·人工智能

26 人工智能:重塑行业格局与社会生活

关键词·城市营销

32 讲好城市品牌故事,正当时

关键词·快乐经济

40 “ 快乐经济”激活消费新动力

关键词·小众运动

46 小众运动:别样潮流的狂欢

关键词·文化出海

52 文化“新三样

文化创意

设计

64 构建基于未来场景的设计研究模式—以中国计量大学未来设计研究组的探索为例

业界

68飞行汽车,幻想照进现实

72 从武侠到二次元,“国风”游戏30年

78 韩流进阶:不仅生产流行文化,也输出文学思想

84 GO Home艺术中心:老厂房里,文创热

影述

90 《只此青绿》:光影展卷,一眼阅千年

知识产权

随笔

56 “致敬”的合理边界之思

发明的故

58 “一飞冲天”之路

思考

60 如何保护商业数据的知识产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来源:《创意世界》2024年10月号)

↓点击下方链接进行购买↓

编校:范晓华,审读:郭丽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