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战役在我军历史上是作为一个大胜仗记录在案的,确实从战斗的结果看,志愿军收复了16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并直接促成朝鲜停战协议的签订,新收复的土地成为了朝鲜的永久国土,价值巨大。但是也不可否认的是,金城战役因为是攻坚战,我军的伤亡很大,土地是用无数战士的鲜血换来的。
金城战役属于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的第三阶段,主要由志愿军第20兵团下辖的5个军负责实施,司令员杨勇、政治委员王平。按照战役意图,5个军组成3个作战集团:以第68军(欠第202师)、第54军第130师为西集团;第67军、第54军第135师、第68军第202师(欠第605团)为中集团;第60军(附第605团)、第21军(欠第62师、另配属第33师)为东集团;第54军第134师担任兵团预备队。
战前的安排是有争议的,王牌军54军被拆分成三部分,配属各部作战,54军军长丁盛没抢到主攻牢骚很大,直呼杨勇搞“华北山头”,被王平政委严辞教育。主要是54军一直在二线作预备队情况不熟悉,而这一带的主要阵地是1951年金城南防御战67、68军丢掉的,67军的主力师199师当时就差点打光,于公于私这一战交给20兵团的老部队是合适的。
可惜的是,西集团的68军打出了奇袭白虎团的经典战例,东集团的60军成为打得最远的部队,都实现了复仇计划,唯独中集团的67军,轿岩山第二次成为了该军的苦难之地,是三路部队中突破最晚、伤亡最大的局部。
轿岩山阵地是金城东南的一个要点,西(主)峰高768米,正面宽4.5公里,纵深3公里,是金城东西广大地区的最高点,也是金城通往山阳里、华川的咽喉。该山有西(主)峰、中、东峰,三个主要山头并列。山势陡峭,工事坚固,易守难攻,是金城前线的韩军的最重要支撑点。因此,韩军派遣驻守的也是战力超强的韩6师团,以及韩8师团各一个团。
7月13日 21时整,第 20兵团在1100余门大炮的掩护下,半个小时倾泻弹药1900余吨,这是我军抗美援朝以来最强大的一次炮火准备。然后3个突击集团从东起北汉江、西至阳地村的 25公里正面同时发起总攻。西集团、东集团进展较为顺利,中集团67军放在第一线的是199师和200师,左翼199师主攻轿岩山、右翼200师主攻官岱里。199师的主力团595团负责主攻西(主)峰,596团加另三个营进攻东峰和中峰。
199师首先攻击第6师团正面第19联队轿岩山防御阵地,遭遇该部顽强抵抗,最初突入的两个营,因为遭到美军的猛烈远程炮火与轿岩山制高点交叉火力的杀伤,损失惨重。剩余部队于14日零时始占领轿岩山中峰、东峰。右翼之200师因等待炮兵火力于13日23时37分开始进攻,但进展顺利,于14日6时占领龙渊里、东山里,割裂韩第6师团防御,对轿岩山侧后形成威胁。
14日上午,199师投入了预备队,继续强攻轿岩山西(主)峰,韩6师团开始有计划的撤退。至上午10点25分,红旗插上了轿岩山主峰。此时,主攻团595团的主攻营2营,参加攻击560多人仅剩下7人。
下面我们从该营战士回忆录的第一视角,回顾一下这场惨烈的战斗。
“7月12日夜,全营进入桥岩山前沿,伪装、隐蔽、待命发起进攻。营部指挥所在一个8米深的坑道里。小山顶上,就能看到敌人,敌阵地、防御设施看得都很清楚。为了加强正面进攻力量,团部又配三营一个连的兵力,随我营进攻。
五连潜伏在一个山洞内,四连、六连等单位潜伏在山坡北面草丛树林中,隐蔽待令。营长召集各连领导干部观察地形、敌情。各连报告了集结待命的情况,六连集结处被敌炮火击中起火,已被扑灭;五连在一个山洞内,因人多空气稀薄,有5个战士晕倒,抬出洞外通风。营长叫我去察看,见有4人拿着被单往洞内扇风,情况稍有好转。
7月13日21时,我军炮火轰击20分钟,在陈金参谋长的率领下,四连、五连分成两路向敌发起猛攻。在我军炮火轰击同时,我营82迫击炮用快速射击,从山脚至山顶打出两条突击道路,排除地雷,打掉铁条网,为突击部队扫清了障碍。
我营向桥岩山发起猛烈攻击时,敌人用炮火实施拦击,敌我之间山沟内打成一片火海。急战一小时,冲锋的连队在桥岩山1.0(军事地图编号)受挫,连续攻击不下,伤亡很大。我们看到一批倒下去,一批又冲上去,有受伤的战士还继续向敌人地堡爬去。
我们营指挥所开始向前运动,由于敌炮火拦阻,一时没有冲过去,报话机联系不上,攻击的连队情况不了解,派出两次通信员都没有回来,营指挥所报话机中连续传来团长命令:宫部队(宫指营长宫西良)快速攻击,剩一个人也要打上去。这时,五连长回来报告,哭着说:我连连续攻击伤亡很大,只剩我一个人了。教导员夏仲亭很气愤地说道:不要哭!
我们营长马上问:你怎么指挥的?他说:按进攻路线,哪里有敌人,我就指挥向哪里进攻。宫营长狠狠地讲:剩你一个人也要打上去。五连长二话没说,转过身子又冲向敌人。他后来受重伤,住院治疗半年。
报话机中,又传来团长命令:宫部队,剩一个人也要打上去。我们营长哭了。这时,夏教导员突然站起,喊道:大家准备战斗。营长也站起来说,所有的人员都投入战斗,命令预备队六连发起攻击。
这时,二梯队597团的副团长率一个营的部队来到我们跟前。他们了解到我营攻击情况后,率部队从左侧发起攻击。我们从右侧发起攻击,当攻到轿岩山半山腰时,我看到老乡李峰俊(9连排长)的尸体,他躺在一条小水沟内。
六连在112阵地前反复攻击受挫,伤亡很大,攻不下。营长看了看我说:邓学文,我命令你(用手枪指着112)拿下112。我说:是。我和副班长快速向112冲击,顺着盖沟堵住了敌人的退路,并继续向112阵地冲击,六连从正面继续攻击,很快攻下了112阵地。
这时,三营和我们营少数人汇合向桥岩山中峰开始猛攻。当快打到中峰时,敌人火力很猛,我们营长用报话机呼叫:向轿岩山中峰开炮。几分钟后,我们的炮弹落在中峰下边,把我们从上边圈到战壕内。我们营长又呼叫:停止射击,我们已快拿下中峰。话说之间,597团已经冲上中峰,主峰敌人开始动摇,指挥所开始撤退,美军炮兵指挥所也已撤退。
我们在中峰看到桥岩山脚下,我军大批后续部队向前运动。我们汇合597团,7月14日上午10时攻占了桥岩山主峰。攻上轿岩山后,我们营发起攻击时有560余人,连续作战13个小时,打到最后只剩7人。”
从回忆情况看,确实是敌方拦截炮火和居高临下的机枪火力造成了595团极大的伤亡。进攻东峰和中峰的596团付出的代价也很大,三营营长阎玉庆牺牲、一营营长赵峰重伤、团参谋长范银柱左膝膑骨切除。由于预备队过早投入,整个199师在攻下轿岩山后基本失去追击的能力。
轿岩山战斗没有打好主要是以下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轿岩山战斗打响前,第54军第135师一名侦察参谋失踪,当时被判定为叛逃投敌。由于此人参加过第67军第200师侦察会议,了解攻击轿岩山的计划,他的叛逃,肯定造成作战意图的泄露。这一事件不亚于白马山战斗前谷中蛟的叛变投敌。再有,中央集团为预先占领有利的进攻出发位置,在战役发起前3天(7月10日)先行攻占了轿岩山北山脚4个无名高地。这一行动又客观上向敌方印证了叛逃者的告密。12日,韩军凋整部署,将轿岩山主峰守备兵力山1个营增加到1个团(韩6师团19联队)。这样,以原计划595团一个团的兵力强攻西(主)峰,山大坡陡,兵力上毫无优势可言了。
第二,中集团火炮仍然不够用的问题。根据战前的分配,西集团354门、中集团317门、东集团210门、24军223门(此统计数据系当事人回忆,有争议,可以参考下面的火炮统计详表,但实际战斗中轿岩山火炮实施效果不好、不够用是事实)。67军军长邱蔚战前就抱怨,任务最重的中集团火炮数量和密度还不如次要方向的西集团。实际作战时,中集团的右翼200师晚于左翼199师两个小时进攻,也是因为要集中配属火炮转向官岱里方向所致。
由于对手在中路二线配置了7-8个远战炮火营,另有6-8个曲射炮群,67军对对手炮兵阵地的位置判断也不准确。结果在战后检验时,发现中路炮火对工事的破坏程度仅有10%-15%,是东、西、中三路集团中最差的,对敌反击炮火的压制也极不成功。结果就是,“造成13日当晚199师主要突击力量被敌炮火杀伤者几近二分之一,损失之大,令人震惊。”——引自《1007天的战争 第三卷》
这一仗,199师打出一个一级英雄、两个二级英雄,三个团各有一人,其中攻打中峰一人、攻打西(主)峰两人。
战斗中,596团一连战士张福荣1人炸毁4个敌堡,第一个把红旗插上轿岩山中峰。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十兵团领导机关给他记一等功,授予“二级英雄”称号。同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二级国旗勋章"和“二级战士荣誉勋章”。
597团九连战士李文学连续爆破4个地堡及一条坑道,志愿军总部授予他"二级英雄"称号,1954年6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二级国旗勋章”、“二级战士荣誉勋章”。8月他被选为志愿军归国代表参加了国庆观礼。
595团在攻击中遇敌堡火力封锁,一连战士李家发在身负重伤爆破器材用尽的情况下,毅然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机枪射孔,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志愿军总部授予李家发“一级英雄”称号,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授予“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整个金城战役期间,右翼200师的伤亡人数是3291人,其中突破和穿插中伤亡1478人,打敌反扑中伤亡1813人。左翼199师的伤亡更大,但具体数字没有查到,下表的中集团统计的伤亡总数感觉是低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