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手好字,一手好笔,这是常识!但是,一幅用秃毛笔书写的书法作品,却被称为“法书之祖”的章草,究竟是怎样一种书体?这幅画正是陆机所作《平复帖》。
《平复帖》,正如其名,寓意着“平安安康”,与“陆机”这两个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如《兰亭序》,便不能不将其与王羲之联系起来。
陆机,《平复帖》,生于西晋,生于王羲之四十二年,故名“陆机”。他曾当过中原的内史,故有“陆平原”之称。“少时异才,文章冠天下”是后世对其的评价。
陆机和颜真卿一样,都是忠君,都是被敌国所杀,都是遗臭万年的人物。颜真卿以其《祭侄文稿》而跻身于书法大家之后,陆机以一部《平复帖》为中华文坛带来了光明。
凡是有名的名帖,无不蕴含着丰厚的人性内涵和传奇的历史。《平复帖》被称为“法书之祖”,《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文稿》也是如此。
陆机之所以有“法书之祖”之称,是因为他写了一幅《平复帖》。首先,他要了解这本书是什么。“法帖”即“法帖”,即“法帖”。
他将《平复帖》视为法帖,一是因为它已经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经得起岁月的考验。二是以章草为代表的章草,其画风素朴无华,意态婉约,适于书法大家学习。三是对于研究书学变化、书写变革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史料和借鉴意义。
先了解一下《平复帖》的具体内容:
彦先赢瘵,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节年使至。男幸有复失,甚忧耳。舍(或庶)子杨往,初来至,吾不能起。临西复来,威仪详时,举动成观。自躯体之恙也,思识梦之迈甚,执所恒与君。稍之闵凶,棠寇乱之际,闻问不悉(或多)。
《平复帖》载贺循,吴子杨,夏伯荣三人。大致讲的是陆机与贺循乃是至交,其体多疾,难以医治,陆机安慰道:“维持现在的状态已属不易,幸有其子在侧,可说是再无后顾之忧。
陆机是西晋著名的文人、书法大家,他的《平复帖》是一部用秃毛笔在牙色麻纸上写成的章草,又称“草隶”,目前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内。
这篇文章一共九句,八十四个字,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却显示出陆机对他的挚友贺循的深切关怀。书法人对人的关怀,使《红楼梦》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
《平复帖》的影响如此之大,除其自身的价值之外,也离不开陆机深厚的文化修养和人文情怀。
历代书圣,大多都是文采无双。陆机有一篇名为《文赋》的论文,和《平复帖》齐名,光耀千古。所以,以《文赋》为内容的书法帖,也流传到了后代,例如陆柬之所作的《文赋》行书,即为陆机之作。
一本流传下来的佛经,大多都是经过了无数的磨难。《兰亭序》的去向暂且不提,《平复帖》流传至今,亦是历经了一段跌宕起伏、历尽艰辛的过程。
再看看《平复帖》,它在宋朝的时候,曾被宣和宫收藏过,到了明清,几经几代收藏家之手,再到张伯驹之手,直到张伯驹先生于一九五六年捐赠《平复帖》,才被故宫博物馆收走,《平复帖》也就成了最好的归处。
总体而言,陆机《平复帖》能被称为“法之始祖”,其得以得以流传,其原因在于其对古典文化的深厚积淀。
陆机的才情、人生经历、为国而死,更是为其个人的辉煌平添了一层浓重的色彩;《平复帖》为章草(草隶)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本流传下来的法帖,往往也是人性的悲悯之光,陆机在《平复帖》中,已经将这种质朴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