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期,关于“生酮饮食能‘饿死’癌细胞,帮助抗癌治疗”的说法在网上引发关注,这一说法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专家表示,尚未得到临床验证。

什么是生酮饮食?

生酮饮食,指的是一种高脂肪、高蛋白、极低碳水的饮食模式。

在正常饮食下,葡萄糖是人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肝脏和肌肉还会以糖原形式储存葡萄糖,以备不时之需。

在生酮饮食下,由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极少,人体被迫利用脂肪,脂肪代谢产生的酮体成为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生酮饮食也因此得名。

近些年来,生酮饮食因它的减肥作用火了起来。在经典生酮饮食治疗中,机体每日90%的能量供应来自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仅提供10%的能量。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综合科主任医师丛明华表示:“正常人的饮食模式主要是碳水,其次是脂肪,再次是蛋白质,但是生酮饮食调整了饮食结构。最早用来治疗儿童的难治性癫痫。由于酮体在脑部的特殊代谢状态,在临床中发现能够治疗癫痫,后期发现生酮这种饮食模式有减肥的作用,可以减重,所以生酮饮食被广泛地传播。”

以阻断葡萄糖“饿死”癌细胞,仍在研究阶段

生酮饮食主要因为减肥作用而受关注。有人认为,生酮饮食更接近原始人的饮食模式,是一种更为健康的饮食。那么,这种饮食模式能用于治疗癌症吗?

专家表示,有研究在小鼠模型中发现,生酮饮食结合某种抗癌药物,可以抑制胰腺癌细胞,但这是动物实验,远未应用于临床。因此,简单认为生酮饮食能“饿死”癌细胞是一种误导。

专家还提醒,很多关于生酮饮食治疗癌症的探索还都是理论阶段,距离临床十分遥远。因为核心机制没有完全明确,尚无很好的临床研究证明生酮饮食能够抗癌。

首先,从机制上分析。20世纪20年代,德国科学家瓦博格发现肿瘤细胞的代谢很特殊,不同于正常细胞摄取葡萄糖后的有氧氧化和无氧糖酵解;肿瘤细胞大量摄取葡萄糖后,不主要进行有氧氧化,而是主要进行糖酵解。这叫瓦博格效应,又叫有氧糖酵解。于是有科学家试图阻断肿瘤细胞的葡萄糖供应,从而“饿死”肿瘤。

丛明华表示:“瓦博格效应认为是一个启动生酮治疗、治疗肿瘤的模式契机,认为产生了酮体,肿瘤细胞就用不了,给肿瘤细胞阻断了葡萄糖,生成了酮体也用不了。这两条都满足了,才有可能有一定的机会饿死肿瘤细胞。但现在的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而且是大部分肿瘤细胞依然可以应用酮体。涉及酮体的代谢,也非常复杂。”

因此,如果通过生酮治疗达到对肿瘤细胞产生抑制作用,需要满足两个重要条件:

第一,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是瓦博格效应为核心的代谢特点;

第二,肿瘤细胞不能利用酮体,即酮体代谢酶缺陷。

而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人群,在整个肿瘤患者中比例较低。

丛明华说:“如果无差别地用生酮治疗来治疗肿瘤患者,大部分人是没有效的,而且可能会导致代谢紊乱。小部分人有没有效也需要未来的临床试验来证实,包括它跟抗肿瘤治疗之间能不能起到增效的作用,这都是未知数。因为人体的代谢相当复杂,不能通过基础机制就开始启动转变为临床的治疗,这里面影响因素很多。”

专家观点

首先,关于生酮饮食治疗癌症的问题,目前还只是理论研究阶段,离临床应用还很遥远。

其次,从机制原理来讲,生酮治疗对大部分癌症患者是没有效的,对小部分患者可能的效果也有待临床验证。

最后,专家明确表示,对于癌症患者的饮食模型,目前没有任何指南推荐生酮饮食,依然推荐均衡膳食。专家强调,癌症的治疗极其复杂,不能依赖单一的饮食方式。

如果盲目尝试生酮治疗,会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比如营养不良、降低体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风险极大。

对于癌症患者,不要盲目追求未经验证的治疗方法,要配合医疗团队,听从专业建议,接受规范的系统性的治疗。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 | 姜玉函

责编 | 李雪

出品 | 民生周刊新媒体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