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 CULTURE
Vol.
01.
茶文化作为一种综合的文化体系,往往承载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2024年夏天,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举办的“琴茶同韵”雅集,以及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举行的“剑桥花园茶会”,分别以古琴、诗歌、绘画与东方茶道的融合,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展现了东方特有的人文现象,加深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本次“琴茶同韵”雅集是2024年伦敦国际中国音乐节的特别活动,于线上和线下同步进行,吸引了众多中英音乐家、文化学者以及中国音乐和中国茶文化爱好者的广泛参与。茶艺专家洪羿媛以不同地域的琴曲和茶叶,为与会者带来听琴和品茶的体验,并提供了一个全球琴友交流的平台。
该音乐节的策划人,伦敦幽兰琴社的创始人、琵琶古琴演奏家程玉博士表示:“以琴茶会友的中国雅集形式受到了英国季世界琴友们的普遍喜爱。此次活动体现 了音乐跨越国界的特性,也展现了中国茶文化与音乐文化的巧妙融合与独特魅力。”
在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十周年的开幕式上,一场东方茶道艺术表演与名为《爱与想象力:庭院与山野》的书画展览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同时进行,呈现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美妙景象。
在维多利亚风格的庭院和盛开的奇花异草的衬托下,居住在剑桥的意大利裔东亚绘画和茶道大师彼得·卡瓦鸠蒂,携学生西子为现场的观众分别展示了中国宋代抹茶和日本抹茶的制作,展示了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的精湛技艺。
同时,中国茶文化导师、心理学家宋熙女士还现场展示了绿茶和红茶的冲泡过程。她优雅知性的解说,搭配手上行云流水的泡茶动作,充分展现了中国茶道的魅力。
作为世界茶文化研究最为知名的学者之一,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主席、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艾伦·麦克法兰院士在该十周年主题活动的致辞上,也分享了部分他的著作《绿色黄金:茶叶帝国》中有关茶叶、茶叶贸易与传播,以及茶叶如何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强调了一片树叶扭转世界文化和经济的神奇力量。
在这次活动现场,艾伦·麦克法兰院士、彼得·卡瓦鸠蒂和宋熙三位茶文化专家接受了采访,探讨了茶的世界影响力,以及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艾伦·麦克法兰院士:
“绿色黄金”——连结中英文化的使节
记者:您是何时开始与茶结缘的?
艾伦·麦克法兰院士:大概在我三岁的时候就与茶结缘了。二战结束后,我随父母搬到了阿萨姆邦的一个茶园,那时我父亲在那儿管理茶叶种植。所以几乎从我出生起,茶就融入了我的血液,因为周围全是采茶工人、茶厂和各种茶叶。
记者:您的著作《绿色黄金:茶叶帝国》是一部讲述茶对世界的影响力的专著,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您能谈谈这本书的相关内容吗?
艾伦·麦克法兰院士:我的书《绿色黄金:茶的帝国》之所以取名“绿色的黄金”,是因为茶是绿色的,虽然重量不如黄金,但其价值堪比黄金,甚至比黄金更加珍贵。
茶对人类的影响可能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种植物,其重要性几乎是仅次于稻米或马铃薯的。茶是人类饮用最多的饮品,仅次于水。但如果茶只是一片泡在热水里的叶子,那么就不会有如今的地位。在这里,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茶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力:
首先,茶叶本身含有超过500种化学物质,科学家目前仅发现其中两三百种的作用。但早在150年前,人们就发现茶叶中含有一种被称为单宁的成分,也就是医生所称的酚类物质。酚类是消灭有害细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当茶传播到英国时,便彻底改变了当地的死亡率。
18世纪,英国城市的死亡率开始下降。后来,英国范围内的城市和其他乡村地区的儿童和成年人死亡率均有所下降。在那之前,城市的死亡率往往是相当高的。另外,英国工业革命的实现也得益于茶。茶并不是引发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但没有茶就不会有工业革命,而没有工业革命,我们也不会有今天的局面。
第二点在于,茶是大英帝国的支柱。东印度公司主要靠茶进行贸易,这为英国带来了极大的利益。
记者:今年是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十周年,作为该艺术节的联合创始人和主席,您认为这种活动对当地社区以及中国有何意义?
艾伦·麦克法兰院士: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以及茶会等文化交流活动,让我结识了许多中国朋友。他们因此而聚集在这里,而我们也经常会回到中国。这是我过去20年来的重要经历之一,即深入了解中国。
我现在超过一半的朋友都是中国人,我很喜欢中国人,我们经常相互探讨。当然,他们总会送我茶作为礼物,所以我收藏了许多珍贵的茶叶。在我们访问中国的期间,我们也会前往各个茶乡,去看一看杭州的龙井、云南的普洱茶和四川的蒙顶山茶。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拥有英国最美丽的花园之一,种满了玫瑰,是一个传统的英式花园。这里有攀缘植物和苹果树,有点像《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花园。本次茶会和艺术节的举办,瞬间将其变成了一个国际化的花园,增添了几分魔幻色彩。
在本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的开幕式上,我们一共开展了两场不同的茶道活动。茶始终促进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在人与人之间建立深厚的联系。因为当你喜爱另一个国家的产品时,你可能会因此对这个国家产生兴趣,感恩他们在制作一些对你而言非常有价值的东西。与此同时,茶也是一种平和的饮品,与佛教的精神相契合。
彼得·卡瓦鸠蒂:
东方茶道与亚洲文化的全球吸引力
记者:您在剑桥定期举行茶道活动,并教授和传播茶文化,还成立了剑桥亚洲协会。您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且各自在的不同的领域工作和学习。您认为是什么促使没有亚洲背景的人对亚洲茶文化产生兴趣?
彼得·卡瓦鸠蒂:我的学生遍布整个亚洲。我也有很多中国学生,他们表现非常出色。能够让中国学生对日本茶道产生兴趣,同时让日本学生对中国茶和中国文化产生兴趣,这是非常有意义的。茶会活动时,我们总会在壁龛里放置诗歌或卷轴,通常是唐代的诗,有特定的题字“一期一会”。
有些学生跟随我学习多年,他们中的一些人有武术背景,可能学过柔道或合气道,也有一些学习过太极拳。还有一些是学者,他们研究美学、写作、心理学;有的是医生,还有的在大学图书馆研究日语。学生们有着各种各样的背景,但都希望通过茶道来实现文化上的交流和探索。
我们希望能吸引更多中国人和日本人来到剑桥,以茶为媒了解并推广亚洲文化。
记者:在今年的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上,您和您的学生展示了抹茶,反响很好。您认为在剑桥举办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有何意义或价值?
彼得·卡瓦鸠蒂:我认为剑桥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人们不仅为了茶而来,更为了了解亚洲文化而亲临此地。有些人本身就对佛教、哲学感兴趣,或去过远东,或出于好奇。我想他们很希望能够进一步发展这种兴趣。
在本次活动上,我们进行了两场茶道演示,首先是我们的中国茶道。抹茶,也称作“末茶”,起源于12世纪,是宋代的茶,属于粉末茶。第二种是日本的抹茶。日本保存了许多中国文化的元素,像一个文化的仓库或博物馆。我们用两种不同的形式将抹茶制作成薄茶和厚茶。这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才能很好的制作。
宋熙:
中国茶文化与东西方艺术的和谐交融
记者:我们知道您曾生活的福建盛产名茶,能否与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家乡和您与茶结缘的经历?
宋熙:我来自中国北方,但在移居英国之前,在福建厦门学习和工作了很多年。厦门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小城,茶文化非常盛行。
我收藏了各种茶叶,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气味、颜色、个性和气质——就像人一样!我们都是一个物种,但来自不同的地区和文化背景。
水最为关键,不同的茶在泡制时对水温有不同的偏好。例如,红茶和黑茶更喜高温和比较重的手法冲泡,而绿茶和白茶则更喜欢较低的水温和较温和的冲泡方式。
记者:您能分享一下您在本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上的茶道表演吗?
宋熙:我试图将茶道与音乐、艺术和诗歌结合起来。它们形式不同,但我认为理念是一致的。我记得我们坐在花园里,大家聚集在一起,氛围非常放松,因而我能够很好地去介绍一杯茶。活动开始前,我用剪刀从花园中剪下一朵玫瑰。这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我们始终是自然的一部分。这场茶会和许多其他茶会一样,当我们聚在一起时,总是提醒着我如何回归自然、善待自然。
记者:您有丰富的在英国举办茶会的经验,您如何看待在伦敦和剑桥举办的茶文化活动?
宋熙:剑桥和伦敦这样的城市国际化程度高,茶文化多元化,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我们举办了几场茶品鉴会和茶道活动,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对茶充满热情和兴趣,他们对于如何品茶、如何泡茶都充满了好奇。同时,我们也从这些其他国家的茶文化爱好者身上学习到了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拥抱彼此文化和差异的机会。我们希望能组织更多这样的活动。
本次“琴茶同韵”雅集由中国艺术 UK、伦敦幽兰琴社和英国中乐团主办,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伦敦金斯密斯大学、中国民族管乐学会、西南交通大学 YOUTH LINK 项目等机构协办。
本次“剑桥花园茶会”由剑桥亚洲文化协会、剑桥康河茶社主办,并受到剑桥华人社区中心及学校、卓尔书店、睦野工作室、福泉茶苑、Kara Cao Tea Collection、楚茶、西南交通大学YOUTH LINK 项目等协办机构与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
(英伦圈推荐,图片均由主办方提供,转载请注明。)
点亮“收藏”“点赞”“再看”三连~11月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