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学生因参与剑桥大学短期交流项目而遭英国签证中心拒签十年的事件近日持续发酵。
随着更多细节曝光,事件的严重性超出想象:项目所颁发的多份证书被证实为伪造,项目组织方式也陷入争议。公众对学术诚信的质疑不断升温,而国内高校在国际交流项目管理上的漏洞也暴露无遗。
01
疑点重重:伪造行为可追溯至2021年
Collegedaily
根据红星新闻报道,自2019年起,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每年都会组织“剑桥大学短期交流项目”,涵盖假期课程和论坛等活动,参与者可获得标注剑桥大学名义的证书。
目前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官网可查最早的与剑桥大学的交流项目截图
然而,这些证书的真实性如今被多方质疑。
以2022年的“剑桥大学金融科技与科学技术暑期课程项目”为例,该项目通过线上授课完成,课程结束后颁发的证书署名为“Jonathan Alexander”,职位被标注为“英国罗素大学集团国际教育中心副主任”。
▲证书完整样式 图据银柿财经
但罗素大学集团明确回应:该机构从未设立国际教育中心,也未曾雇用过“Jonathan Alexander”。与此同时,证书上的签名被发现与在线生成网站的模板高度相似,伪造行为无疑。
▲证书颁发者署名
▲证书署名与签名生成网站署名对比图 图据新民周刊
更令人震惊的是,据银柿财经报道,这类伪造证书的颁发行为最早可追溯至2021年。不论年份,证书的设计模板几乎一成不变,仅更换学生姓名与项目时间。罗素大学集团建议学生直接联系剑桥大学核实信息,而红星新闻记者也正在尝试获取更多回应。
02
中介机构浮出水面,组织方式疑点重重
Collegedaily
部分学生怀疑,所谓剑桥交流项目并非直接与剑桥大学对接,而是通过中介机构操作。
根据《读特新闻》报道,项目的组织者王清风以微信组建学生群聊,并通过昵称为“Bill”的第三方人士负责款项收取。聊天记录显示,“Bill”频繁参与各类项目操作,王清风的微信昵称“清风明月”也出现在多个项目宣传中。
▲网友爆料截图
此次涉及的论坛活动——“第五届浙江大学-剑桥大学研究生联合论坛”,同样由王清风负责发布,其运作模式与其他短期课程项目几乎一致。
有学生在网传聊天记录中直接质疑王清风的行为,明确表示将对因签证被拒而产生的后果追责。
03
学分挂钩,项目诱因与隐患并存
Collegedaily
事件的另一个焦点在于学分制度。
红星新闻披露,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自2019年起的国际交流项目与“第四课堂”学分挂钩。根据校方规定,学生通过国际实践活动可获得该类学分,满足毕业要求。这使得不少学生选择参与相关项目,认为学分获取相对轻松。
2024年发布的《浙江大学本科生第二、三、四课堂学分管理办法》则显示,学生可通过“赴国(境)外高校等参加并完成与我校共建的2+2、3+X等联合培养项目”“赴国(境)外高校等参加交流项目并获得有效课程学分”“赴国(境)外高校等参加4周及以上的各类交流项目并提供修读证明等相关材料”等方式获得“第四课堂”学分。
此外,2022年发布的《浙江大学本科生线上境外交流与合作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显示,线上课程项目是指境外高水平大学或学科、科研机构或国际组织开设的线上课程。学生修读完线上课程,可认定“第四课堂”(+2)学分,凭合作方教务部门或课程负责部门等出具的成绩单或课程修读证明等可申请国际化模块(+3)学分。本办法自2019级起施行,由本科生院负责解释。
然而,学分的吸引力也成为隐藏风险的温床。一名学生表示,虽然项目本身较为轻松,但其真实性以及与中介机构合作的透明度一直存在隐忧。
03
高校国际项目管理迎来全面反思
Collegedaily
此次事件不仅是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问题,更为整个高校系统敲响了警钟。
首先,高校在与国际机构合作时需强化资质审查,确保合作方信誉可查,背景清晰。此次事件中,第三方中介的模糊角色凸显了这一环节的严重不足。
其次,国际交流项目的全流程监督机制亟待建立。从项目设计到执行,从费用收取到证书发放,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最后,学术诚信教育的重要性也再度凸显。高校不仅应完善监管,还需培养学生的甄别能力,避免成为学术欺诈的受害者。
目前,浙江大学已成立专项调查小组,对涉事人员和项目展开彻查。校方承诺,根据调查结果追究责任。然而,事件的后续发展不仅关乎浙大的声誉,更将影响中国高校在国际教育合作领域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