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整日仇日的那帮人,虽然没有详细调查过,但是我总觉得是男性大于女性。
原因在于,男性更加迷恋宏大叙事,酒足饭饱之后吹牛逼的时候,总会露出洋洋得意的神情。拿小日本开涮是必备节目。
女性,则相对就要务实一些。她们远离酒局,贴近生活。尤其在被一次次事件伤害之后,她们更愿意接受真实世界的模样。
国内卫生巾事件最近发酵出来,执行标准等级竟然是个C类等级,跟窗帘是一个级别。这样的产品是怎么在国内市场上市的呢,这些厂家昧着良心不说,难道也把广大消费者当傻子吗?
新闻轰动之后,大量国内的女性纷纷抢购海外的卫生巾,其中日本的卫生巾被抢的名列前茅,导致日本超市不得不采取限购。毕竟国内女性市场的需求太大了。
这说明,其实国内的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知道哪些产品是更靠谱的,一旦危及到她们的衣食健康的时候,她们本能就会做出正确的反应。
一个消费者的决定是超越很多抽象叙事的,因为花的是自己的钱,代价是自己去付的,里面就不需要掺杂很多煽情的东西。
那些抢购日本卫生巾的女性为什么不支持我们自己的民族企业呢,还不是因为我们自己的企业不好好做产品吗,用的是很差标准的材料,是“黑心棉”,还有可能是“用过的卫生巾再回收生产的”。这些厂家用这么恶劣的态度来对待我们自己的消费者,我们凭什么还要支持他们呢。
如果他们的产品做得跟日本一样好,我们还会去日本抢货吗?
这就导致我们中的一些人对于日本的态度显得非常的分裂,一方面极其讨厌日本,情绪上抵制,没有理性地抵制。另一方面,一旦涉及到自己的衣食住行,涉及到自己需要去花钱的时候,他们又知道日本货更好。
除了卫生巾之外,还有很多跟我们日常息息相关的东西值得去深究,我们吃的油,婴儿吃的奶粉,这些产品是不是达标,能不能达到日本商店里的标准。
如果跟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东西,都存在这么多的假货,劣质品,我们还有什么可以相信的呢。这些厂家还有一点所谓的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吗?
换句话说,为什么日本这样的企业就相对少一些呢。
我认为,除了日本企业在长期的良性竞争,已经形成了一种爱惜羽毛,严控产品质量的习惯之外,更重要的是,日本的惩罚机制比较完善。一旦某个品牌出现了严重的产品问题,社会一定会对他们进行追责,同时,日本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都要在公开场合鞠躬道歉。就像小林制药事件。
小林制药事件出来之后,很多人都在嘲笑,说这就是日本的工匠精神啊。
但是我想说,其实工匠精神的另一面,就是躬匠精神。那些办企业的人,出了问题,愿意承担责任,并能够感到羞耻。他们鞠躬,是因为切实地觉得,自己对不起社会。
22日,ABC卫生巾创始人也进行了鞠躬道歉,并“不会做任何辩解”,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起码态度上是一个负责任的态度。但是这样的企业在国内还是太少了。
山姆超市说,在中国赚钱其实很容易,只要卖真货就行了。可见山姆虽然是个外来超市,但是也掌握了本地化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