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从工业制造导向,转向用户体验被奉为圭臬的新能源车时代。面对“既要、又要、还要、更要”的需求,主机厂特别是新势力们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倾听用户的声音,从外观到内饰,从体验到智能,唯独一件事不听劝。
这就是在“新能源内情”看来,CEO们“试驾直播盯产线,换得真心来相见”的再多努力,都被其一票否决的做法——臭名昭著的“电池开盲盒”。
一位黑龙江的车主说,“就像你的另一半告诉你‘我的心里只有你’,结果你发现TA心里装着两个人。信任一旦崩塌,把车吹得天花乱坠我也只剩下怀疑!”
如果还有人以“供应链管理需要”来搪塞,那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扒一扒,揭秘这个“电池盲盒”究竟如何既遮蔽了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又隔断了厂商在客户心中的信任和良知。
1、无奈的下限:“符合国标”就没问题?
面对用户的质疑,厂商的标准答复是:“请您放心,我们的电池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产品,没有问题。”
“不要跟我说没有问题”,消费者对某些品牌的不信任,就是最大的问题。
这是一张国内常见动力电池品牌的梯队图。“新能源内情”观察发现,消费者对于“开盲盒”现象意见最大的,往往来自于将第一或第三梯队的电池品牌,与第二梯队混搭的场景。
零跑C10虽然采用了中创新航、国轩高科、蜂巢能源、江苏正力和欣旺达等多个动力电池品牌的混搭方式,但由于它们都来自第二梯队,彼此间的品牌和产品力差距并不大,因此车友群中的质疑声音相对较少。
一旦如理想L8在同一34.98万价位的车型采取第一梯队的宁德时代与第二梯队的欣旺达混搭,用户的反对声浪甚至转身而去就屡见不鲜。价位和品质都不是一个档次,你拿我当傻子?
更有奇葩的是奇瑞小蚂蚁混搭了跨越三个梯队的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多氟多和捷威品牌电池。其中的三线品牌捷威在去年宣布停产,众多电池出现问题的小蚂蚁车主因无法享受售后服务,竟然真如蝼蚁般,只能面对厂家以一万出头的价格回收车辆的噩梦!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远没有达到众多成熟的电子产品或者消费品的配件同质化程度。
一线的宁德时代,电芯单体失效率达PPB等级(十亿分之一),普通品牌为PPM等级(百万分之一),两者相差1000倍;前者产品下线前多达5000多个质量控制检测点,后者500个都够呛;两者的日常使用衰减速度上更是倍数级别的差异。
面对循环寿命、充放电性能、安全性,乃至未来二手车保值率的全方位差异,如果厂家坚持所谓“符合国标”论,那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2、真假“随机”:什么比例?
关于怎么个随机法,不同品牌的电池如何混搭,从没有哪个厂商给过明确的说法。从数学角度来说,哪怕一万辆车中有一辆车用了不同品牌,也叫混搭。
这个“随机”的盲盒暗黑到什么程度?以动力电池统计领域最权威、每月发布数据报告的“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为例,由于蔚来ET7车型采取了宁德时代、中创新航、卫蓝新能源的三家“打包盲盒”,其在统计时竟然只能把该车型数据平均分配给三家电池企业,从而推算出提供半固态电池的卫蓝新能源装机量!
业内专业人士尚且如此,用户凭借什么本事博概率?
有传言说,理想L系列采用混搭的动力电池欣旺达与宁德时代的比例达到了99:1;深蓝S7的用户干脆在车主群里通过投票的方式,来统计出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两个品牌电池的装车比例给准车主参考。
与其让自己的用户如此辛苦,何不明明白白把选择权和定价权交付他们?即使在燃油车时代,哪怕车身颜色这类边缘性的配置,用户都可以接受白色车漆因为工艺的复杂性而产生的2000元加价。
让不在意电池品牌的客户坦然省下钱,在意的则补个差价安然买个踏实,难吗?
3、喜忧各异:差价几何?
一样的整车价格,不同品质和成本的电池,本质上就是运气不好的车主为幸运车主所享受的高品质动力体验买单。这正是厂商左右闪躲不愿直面的不公平局面,更是用户心里始终无法解开的疙瘩。
这个疙瘩到底有多大,我们可以来算一算如果运气不好的话,你会亏多少。
总体来说,电池品牌梯队基本上就反映着电芯价格的高低走势。二三线品牌比一线的宁德时代每度电价格就是要低50-80元左右,算下来一辆60度电的车,不幸被配置的是非一线品牌电池,你整车直接亏掉3000-4000元,这还只是普通的523三元锂电池。
如果是换成高镍的622或者811电池,一度电的价差最高的能够高到200块钱。这样算下来一辆100度电的纯电车,如果你没开中一线品牌电池,就等于为幸运的中奖者“众筹”了两万块!
更有甚者,如果你要买的车配备了更高级的4C或5C充电倍率的高端电池,没开出第一梯队品牌电池的你,可能要在每度电上赔出去300元至500元!
山西一位理想2024款L7的车主向厂家投诉,在未被告知的情况下,将电池品牌由宁德时代替换为欣旺达。多次交涉无果后,这位车主感慨:“在汽车厂家眼里,别说是韭菜,连根葱都不算。”
4、无知or无畏:惯例还是法律?
面对消费者质疑,车企在电池盲盒策略上总有一套“行业惯例”的说辞。以“符合标准”、“供应链管理”、“风险管控”、“性能一致”作为理由,但这些说法是否站得住脚?不妨逐一拆解。
· 说法一:符合国家标准,供应链管理是惯例
质疑:“国家标准”仅是安全门槛,电池和主机厂的竞争恰恰体现在高于门槛的差异化优势上。更重要的是,惯例大不过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明确指出,消费者有权知晓所购商品的真实信息——是买到的实物信息,而非模糊不定的车型配置方案。
《保护法》第20条更是强调经营者必须对消费者的询问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猜盲盒的做法,已经构成信息隐瞒甚至虚假宣传和信息误导,显然违法。
· 说法二:性能一致,质保标准一样
质疑:动力电池远未达到同质化竞争阶段,不同品牌在技术路径、材料工艺上差异明显,直接影响着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热稳定性和续航能力。占整车成本近1/3的电池表现,很大程度上影响并构成了整车的完整性能,这才是消费者的购买对象。发布时拿一线品牌说事儿,不想面对时就视而不见?
新能源车为赶超传统燃油车大干快上的年代已经过去。渗透率过半的电车,也该进入国家规范化管理的阶段了。该诉的诉,该审的审,该判的判。期待着全国首起有借鉴意义的司法判决尽早出现。
5、我命:由我还是由天?
如果说前面谈的还停留在“吃亏或是占便宜”的“低级趣味”层面,那么最后要聊的是消费者在面对电池盲盒时,能否对自己最关心的安全问题做到“我命由我不由天”。
每一次新能源车的热失控事件,评论区的焦点几乎都集中在两个问题上:“是什么品牌的车?”、“用了谁家的电池?”与其说这是吃瓜看八卦,不如说是消费者对生命安全的关注和对购车目标的预选。
8月,一辆奔驰EQE350在韩国仁川某地下车库自燃引发重大火灾,事后证实其电池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车企从其他品牌掉包成了孚能科技。10月和11月,两辆极氪001 WE86发生热失控后,在厂商进行的“检测并免费更换电池”行动中,有车主质疑厂商在用一线品牌电池批量替换疑似出问题的欣旺达电池,反映出此前可能在供应商选择方面的失误。
而今年4月上市的小米SU7车型,在7月和9月分别发生在九江和南京的两起热失控事件中,网友通过车辆照片和交付时间推测,事故车搭载的应该都是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SU7混搭的另一电池品牌被证无辜。用户虽“样本不足”,但“倾向有余”。
至今,新能源车热失控事件依然没有任何客观、透明的信息供消费者参考。今年8月,工信部启动了强制性的“新能源车事故上报平台”,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相关信息被公开。
消费者只能从一次次的真实案例中,擦亮双眼,笃定内心,做出选择。然而,买车前的最后一哆嗦,还要被电池盲盒拦住了去路。
不确定带来的迷茫,
不平衡带来的愤懑,
不安全带来的恐慌。
还好,最终的选择权依然掌握在消费者手中。面对这场电池盲盒的博弈,用户从未沉默,厂商虽然可以继续“蒙眼前行”,但终究要面对市场的觉醒,承担应有的法律义务和道义责任。
我们更期待行业和政府监管部门率先打破静默,为用户擦亮双眼。中国新能源车的广阔天地,相比盲盒,更需要“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