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长江的古老王者,却在 2022 年 7 月底被宣告灭绝。
专家们曾全力展开人工养殖营救,动用无数资源与智慧,然而,它却像是被施了魔咒,人工养殖最长不过存活 29 天。
人们不禁追问,这亿万年的物种奇迹为何戛然而止?
古老的淡水鱼王
长江白鲟俗称“象鼻鱼”,这一拥有 “中国淡水鱼之王” 称号的古老巨兽,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中生代白垩纪,是极少数从那个遥远时代残存至今的鱼类。
它的体型硕大无比,成年个体可达七八米长,在鱼群中就是一艘“巨舰”,其外形独特,长着长嘴巴且皮肤颜色较浅,故得俗名象鼻鱼。
在民间流传的 “千斤腊子,万斤象” 俗语中,“象” 所指的便是这威风凛凛的长江白鲟。
曾经,长江白鲟在长江水域中占据着食物链顶层的位置,是长江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但自上世纪 90 年代起,它的命运开始急转直下,种群数量呈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
到了 1996 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已将其保护级别列为 “极危”,而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背后,是一系列错综复杂的人类活动因素交织而成的悲剧之网。
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的扩散以及生活污水的无序流入,使得长江的水质日益恶化,生存环境变得愈发恶劣,严重威胁着长江白鲟的生存根基。
栖息地丧失也是一大 “元凶”,随着人类对长江流域的开发利用不断加剧,大量的湿地被填埋,浅滩被破坏,原本广袤的水域生态系统被切割得支离破碎,长江白鲟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
水坝建设在带来水电效益的同时,却无情地阻断了长江白鲟回到特定水域产卵繁殖的洄游通道。
它们在本能的驱使下,一次次奋力冲向大坝,却只能无奈地折返,繁殖之路被无情截断。
历史上,因其肉质鲜美,长江白鲟曾遭受大规模的捕捞,在人类的贪婪索取下,其种群数量如雪崩般急剧减少。
此外,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生物资源衰退,可供长江白鲟捕食的猎物数量大幅减少;高密度航运产生的噪音、螺旋桨的搅动以及船只的碰撞风险,让长江白鲟在自己的家园中也难以安宁。
最后一只
2003 年 1 月 24 日 14 时,在四川宜宾长江涪溪口,渔民刘龙华的一次寻常捕捞,却意外地揭开了与长江白鲟的最后一次邂逅。
宜宾长江鲟协助巡护队队长周涛和原宜宾市水产渔政局局长穆天荣在赶到现场的那一刻,都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
这条长江白鲟体长 3.52 米,重约 160 公斤,是一位约 20 岁的雌性 “老者”,也是当时有记录以来人类捕获到的最大活体白鲟。
然而,救助行动从一开始便困难重重,长江涪溪口水流湍急,给白鲟的转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8 个壮汉试图抬起白鲟,却因它庞大的体重和光滑的皮肤而屡屡失败,手指稍一用力便可能对其造成伤害。
在这紧急关头,人们急中生智,决定用纯棉制品包裹白鲟进行转移,穆天荣毫不犹豫地率先脱下自己的纯棉衣裤,与渔民们一同跳进冰冷的江中,小心翼翼地对白鲟进行施救。
当地群众也纷纷响应,从家中拿来毛毯、棉衣、被子等,层层包裹住白鲟,在众人齐心协力之下,白鲟终于被成功抬到了运输船上。
随后,白鲟被转移到长江白沙湾渔民提供的网箱船中,但此时的它精神萎靡不振,肚皮朝天,这是鱼类濒临死亡的危险信号。
穆天荣心急如焚,他与渔政管理人员以及渔民们迅速行动起来,轮流跳进一米多深的水里,用双手轻轻地将白鲟的身体扶正,并不断地往水里加氧,试图为它注入生机。
全力抢救
1 月 25 日,一批水生生物专家犹如神兵天降,分别从上海、武汉、成都等地火速赶到宜宾。
他们带来了当时最为先进的仪器设备,国家农业部也通过空中走廊紧急调配了一批高级进口药物。
一时间,来自四面八方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共同投入到这场与死神赛跑的抢救国宝白鲟的战斗中。
1 月 26 日,以中国水产研究院著名鲟鱼专家危起伟为首的专家组对受伤的白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体检和治疗。
他们精心搭建了一个临时 “手术床”,用楠竹和帆布将其固定,然后缓缓地将白鲟引上 “手术床”,使其三分之一的身体露出水面,并施以轻度麻醉。
在紧张的手术过程中,专家们发现白鲟身上有两处伤口,他们小心翼翼地进行缝合,共缝合了 24 针,幸运的是,伤口位于皱折处,并未致命。
经过数小时的紧张奋战,手术终于顺利完成,白鲟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
1 月 27 日 15 时 30 分,在宜宾白沙湾长江边,危起伟博士等专家缓缓下到网箱船内,给白鲟打了最后一针,随后轻轻地将它放入长江。
那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地聚焦在白鲟身上,只见它迅速地游向下游,矫健的身姿在江水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它在游出几十米后突然折返游向上游,那清晰而美丽的水线仿佛是它在向救助它的人们作最后的告别,又似乎是对这片生它养它的长江的深深眷恋。
消失
此后,为了进一步了解长江白鲟的行踪和生活习性,专家们在它身上安装了超声波追踪器,并派遣追踪船进行跟踪监测。
1 月 30 日凌晨 5 点多,追踪船沿着白鲟的 “足迹”,一路追踪到了宜宾南溪与江安县交界处附近的 “金鸡尾” 江段。
然而,就在此时,追踪船不幸触礁,螺旋桨瞬间损坏,无法继续航行,在这关键时刻,追踪船与白鲟之间的联系戛然而止,那代表着白鲟位置的声纳信号从此消失在茫茫长江之中,再也没有出现过。
长江白鲟不仅在野外生存面临绝境,人工养殖也困难重重,白鲟个体巨大,这本身就给养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其最长存活记录仅为 29 天,这是 2002 年在南京江段救助的白鲟所创造的,而导致人工养殖难以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交通不便使得在接到渔民误捕信息后,专家们往往难以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导致许多白鲟在被救助时已奄奄一息,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机。
养殖白鲟需要直径近 20 米的大型池子,而且对水体的要求极高,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适宜的水温、水质等。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很难满足这些苛刻的要求,即使在捕获后白鲟未受伤,它们也往往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主动 “绝食”,这进一步增加了人工养殖的难度。
正式宣布灭绝
2022 年 7 月 21 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正式宣布长江白鲟灭绝,这不仅仅是一个物种的消失,更是长江生态系统遭受重创的一个缩影。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已经达到了一个极其危险的程度,如果我们再不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不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那么更多的物种将会在我们眼前悄然消逝,最终危及的将是人类自身的生存根基。
长江白鲟的灭绝,让我们失去了一位在长江中生存了亿万年的 “老友”,它的离去,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悲痛和深深的遗憾,也为我们敲响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警钟。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价值,遵循自然规律,努力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让更多的物种能够在这片蓝色星球上继续繁衍生息,续写生命的传奇。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避免更多的悲剧发生,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地球家园。
参考:
新华网《“最后的长江白鲟”来救助人哽咽:就像一位老朋友永远离开了》
新华网《“中国淡水鱼之王”长江自鲟宣告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