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4年车市关键词,除了价格战,技术战必定也当属其中之一。当智能化被视为新能源竞争的下半场,车企们围绕技术路线、开城速度、行泊能力、大模型算力等领域开启了激烈的争夺战。
而今年也被称为智能驾驶爆发的元年。随着技术争夺战加速激化,如何在竞争中打出差异化并创造更多的发展确定性,成为了车企们在智能化赛道上必须思考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长安汽车正在给出具体的回答。
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上,长安汽车携旗下全品牌、多达20余款热门车型、10余项技术同馆参展,集中展示了数智化转型的创新成果和深厚储备,还公布了其围绕智驾、大模型、飞行汽车与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布局和未来规划。
根据规划,未来5年内,长安汽车将投入超过500亿元,计划在2026年前推出长安飞行汽车产品,2027年前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
从致力于打造数智“新汽车 新生态”的长远目标来看,这无疑将推动长安汽车打造以数智化为底层支撑的智能移动出行终端的闭环,进而加快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站在用户的视角来看,这也将极大程度上强化市场和业界对“科技长安”品牌属性的认知,让人对长安汽车的数智化转型充满了信心。
这份信心不仅来自于今年10月举办的第四届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长安汽车密集量产的多项数智化成果,实现了在核心技术上的关键突破,还来自于集成了SDA架构、天枢大模型、长安智驾、天域智慧座舱、天衡智能底盘,天驭智能增程7大技术成果。
其首款量产新汽车长安启源E07(参数丨图片),更是以行业率先实现“软件定义汽车”的姿态还有“形态可变、功能可变、软件可变”三大特征,刷新了业界对于智能汽车的新认知。
在这一市场信心的基础上,如何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可持续性盈利能力,以及找到在市场竞争突围的确定性,在今年广州车展的媒体沟通会上,长安汽车总裁王俊及长安汽车“博士天团”,向我们分享了长安汽车的技术发展、市场策略及未来规划。
在王俊看来,目前市场发展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作为企业必须要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盈利性,从经营层面的成长性、创新性都不可持续。”
为了实现数智化转型的可持续,王俊明确表示,“三位博士在车展上公布的一系列技术,明年都会在产品上分批次、分产品(细分市场的产品)、分节奏全数向市场供给。”
围绕汽车的智能化短期规划,长安汽车“博士天团”在现场分享了部分将在未来呈现给市场的技术成果:
“基于端到端技术的城区领航,将在2025年陆续开通且终身免费升级。”
“我们要做的是把分布式电驱,从百万豪车的配置打下来!”
“未来的高阶智能驾驶汽车都将全系标配500TOPS以上的算力。”
这意味着,长安汽车在第四届科技生态大会上发布的多项量产成果,并不会因为技术高端、领先而束之高阁。依托一系列领先技术,长安汽车在占领技术高位及站稳高端价值定位的同时,也将快速推动领先技术向主流市场推广和普及。
据王俊透露,长安汽车天衡分布式电驱将在明年的四季度上车,并同步在在泰国和中国两个市场,全球市场同步,全部量产化。
如王俊所言,伴随着长安汽车一系领先技术不断下沉和普及,可以预见,不仅长安汽车规模效应有望显著提升,也能进一步引发产业加速转型和技术加速进步,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从根本上说,这也将为长安汽车的未来在智能化领域的发展,注入更多的确定性。
据长安汽车首席智能驾驶技术官陶吉介绍,数据训练需要比较多的资源,但很多技术手段能让它更高效,比如与生态伙伴合作、预训练部分不完全依赖自研等,都能减少高昂的成本,并且长安在智能驾驶领域也拥有天然的数据优势和技术积累。
伴随着“数智”汽车的规模化提升,长安汽车在数据积累上无疑也将拥有更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数据上我们有优势,有这么多的用户、团队。算力板块,长安汽车本身就有很大的算力储备,现在加大投入,明年算力储备一定会在汽车行业头部。这些东西加在一起,非常有信心未来三年做到超越。”陶吉坦言道。
据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张晓宇介绍,长安汽车在数智化技术方面的布局,能够实现“硬件可插拔、场景可编排、生态可随需、系统自进化”的理念。
长安汽车在智能化拓展方面有着明确的规划,不仅仅是局限于汽车本身,还考虑到了更广泛的智能应用场景。
此外,长安汽车正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为用户提供更加省心、省力、省钱的体验,同时确保安全、绿色、环保。
除了海量数据带来的差异化竞争确定性,长安汽车在智能工厂上的效率领先性和个性化定制、自动化生产能力,致力于覆盖更广泛智能应用场景的智能化拓展能力。
目前,长安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实行双轨并行策略,即同时推进自研系统和与华为的合作,以取长补短,最终实现技术的领先,这些都是长安汽车在技术创新、市场适应、用户服务等方面,为自己创造的确定性所在。
综上几位长安汽车“博士天团”的观点,我们认为:依托于上述这一系列确定性价值,哪怕智能化的竞争开局即白热化,长安汽车在智能化领域,将迎来一番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