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官僚徐世昌曾说,“大清之亡,不是亡于革命党,而是亡在一班‘小爷们’身上。”在光绪和慈禧先后驾崩后,清朝进入了最后的宣统时代。因皇帝年幼,太后无权,清朝的朝政实际上由一帮年轻的亲贵所把持。

这些年轻的“小爷们”既无老臣的老成持重,也不具有年轻人的前瞻视野,最终带领大清走向了灭亡的道路。而其中为首的,则是宣统皇帝的父亲,摄政王载沣。

清朝兴于摄政王,也亡于摄政王,给人以天道循环的感觉。清初的摄政王多尔衮南征北战,是大清王朝的奠基者,而经历200多年后,新的摄政王载沣远没有先祖那样的见识和能力,却被强行推上了历史舞台,去肩负他承担不起的重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早在被任命为摄政王之前,载沣已经表现出自己不想承担这样的重任。胡思敬《国闻备乘》记载,慈禧临终前,准备封载沣为摄政王,待自己去世后监国摄政,载沣听闻后叩头力辞,被慈禧痛斥道:“此何时而讲谦让?真奴才也!”

因载沣本身对政治不太感兴趣,所以在上位之后,不出意外地出现了怠政的情绪,比之此前的同治和光绪帝更甚。在宣统登基之初,载沣尚且还有些许兴致来批阅奏折,但时间一长,又犯了从小养成的富家公子哥儿毛病,批复奏章十分随意。

有时候交给各部处理的事项,下面官员没有及时办理或汇报,载沣也不再过问,如同忘了一般。这种纵容也进一步助长了下边官员们得过且过的不良风气。

我们之前讲到,清朝的道光皇帝也面对过奏折太多,批阅不完的难题。当时道光的办法是在奏折里挑别人的小毛病,只要书法不规范,或写错一个字,就会重重处罚上奏之人,吓得大家都不敢上奏,以此来减少奏折的数量。而载沣的办法更加取巧,基本上无论什么奏折,到他手上的批复都是四个字:“著照所请。”

在清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皇帝对待臣工上奏的态度是非常认真的,有时候即便是很小的一件事,皇帝都会在奏折末尾批上自己的意见,其中雍正最为勤政,有时候一个批复都要写上几百上千字。而针对某件事颁布诏书,都要讲清楚办什么,如何办理,为什么要这样办理,这样臣属们对皇帝的要求就非常清晰,政令就能更好地贯彻。

但在载沣这里,无论下边提出什么请示,批复的意见大概率就是“著照所请”,也没有其他的指示,这就使得请示的人对朝廷的真正想法摸不着头脑,难以放开手脚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有一次,浙江巡抚增韫给朝廷上奏,请求任命王丰镐为浙江交涉使,载沣也只在奏折上批复“著照所请”。当时交涉使为正三品官员,任命这样的大官,竟没有一个正式的委任状,只在奏折上批复个同意的意见,可见载沣对朝廷政务儿戏至此。

载沣的这种做法,给了一些有心人投机取巧的机会。比如慈禧和光绪的丧礼办完后,当时清廷的民政部上奏,请求奖励在丧礼中出力的一百多名官员,而礼部也上了一道同样的奏折。像这种情况,属于重复邀赏,一般只批其中一份。而载沣在两份奏折上都批复“著照所请”,被这些人给蒙混过关。当时一些有见识的官员看到朝廷这样处理政务,感叹如此大清焉能不亡。

声明:文图均转载网络,内容未核实,如有侵,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