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叶伟民
最近听到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
坏消息是一个读者说,写的东西没流量,后来搁笔了。
而好消息是来自三位学员,坚持写了很长时间,最近都有公众号文章突破数万阅读。
这是流量时代很自然的反应——流量多,就是热门受欢迎;流量少,就是冷门没人看。前者自然能越写越带劲,后者则越写越没劲。
不过有个背景是,那三位迎来“泼天的流量”的作者,也已经写了很多年,也有过每篇作品几十点击的尴尬经历。他们的作品逐渐出圈,都是在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向之后。
其中一位是用写作服务于心理咨询,第二位是服务于教学,第三位是服务于兴趣。
他们不约而同都利用了自己的优势领域,让其与写作结合,发挥加持效应,而不是单纯去码字。
这就是我之前分享过的一个公式:
写作+优势领域=王炸
我们都渴望写作有收益,而写作的收益又分直接模式和间接模式。
先说直接模式。一位作者,去写个号或投稿,作品很受欢迎,流量变现或稿费超高,这就是直接收益模式。
这很符合直觉,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逻辑。大多数人都是持着这个线性思维开始写作的。然而,一旦受阻就非常受挫,放弃得也很干脆。
间接模式则不同,作者会找到写作与自身优势领域的结合点,坚持足够长的时间,最后找到流量以外的第二收益点。
以上述心理咨询师为例。她写过小说、非虚构,都成绩平平。后来她决定写自己的职业故事,同时输出干货,结果数据就上来了。虽然没到能靠流量养活自己的程度,但她能以此建立个人品牌,增加咨询量,而且还能不断积累,准备日后出书,最终达到良性循环。
大家发现没?她坚持写作,但不靠流量直接变现,而转嫁到她的职业和IP上去了,实现了间接收益。
所以,我会给开头那位因没流量而搁笔的读者四个建议:
1、找到能与写作结合的优势领域,职业、技能、特长、兴趣、经历等都算;
2、流量平平是大概率的,找到流量以外的第二收益点;
3、坚持写,以时间换空间;
4、暂时写不出来,就换个思路:都是兴趣,别人喜欢钓鱼打球,我喜欢写作,花时间在上面,没有谁比谁吃亏。
总之,无须为流量焦虑,要反客为主,让自媒体服务于你的写作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