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到底什么意思?孩子凭什么要随你姓? ”
那天,老二出生才半个月,老公宋伟站在客厅里,满脸通红地朝我吼。他手里还攥着孩子的出生证明,眼神像是要喷出火来。
我坐在沙发上,身体还虚弱得很,怀里抱着刚喂完奶的小女儿,心脏被他的怒气震得隐隐发疼。
可即便如此,我还是咬紧了牙,毫不示弱地回了句:“ 我什么意思?我只不过想要一个孩子随我姓,有错吗? ”
宋伟气得把手里的文件往茶几上一摔,声音震得玻璃杯“哐”一响。他转头看向坐在旁边的公婆,冷笑着问:“爸妈,你们说,她这是不是欺人太甚?”
可公婆始终没有吭声。
我抬头看向他们,婆婆低着头揉手里的围裙,公公拿着茶杯,吸一口气吹一口气,似乎完全没有听见我们吵架。
那一刻,我心里五味杂陈,说不出是愤怒还是委屈。 这些年,我以为自己和公婆的关系已经缓和了许多,可没想到,到了关键时刻,他们还是选择当旁观者。
宋伟见他们不说话,气得把门一摔,拎着车钥匙走了出去。屋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只剩下小女儿哼哼唧唧的声音。
我低头看着怀里的孩子,眼泪滚落下来。
这个家,到底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我和宋伟结婚的时候,并没有想过未来会有这么多矛盾。那时他是单位里的技术骨干,工作踏实,人也老实,对我更是百般照顾。 我以为,嫁给他,就是嫁给了一个安稳的未来。
婚后第一年,我们的儿子出生了。按照规矩,儿子自然随了老公的姓。取名字的时候,他甚至没有问过我的意见,就自作主张地定了“宋安”,说是取“平安”之意。
我当时心里虽有些不舒服,但想着一个名字而已,没必要斤斤计较,就没再多说。
可没想到, 从那时起,我的“退让”就在这个家里成了一种默认的习惯。
婆婆常说我是个“明理”的媳妇,公公也总夸我“懂事”。可这些话听多了,我却只觉得心里发酸。因为所谓的“明理”和“懂事”,不过是我一再妥协的结果。
后来,我生了第二个孩子。怀孕的时候,我就已经做了决定: 这个孩子必须随我的姓!
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我深思熟虑后的结果。我家里只有我一个女儿,父母年纪大了,家族的姓氏到我这里就要断了。而且,我不觉得孩子随母亲的姓,就一定是大逆不道。
可我还是低估了这个决定带来的冲击。
老二出生后,我和宋伟的矛盾彻底爆发了。
他觉得,我让孩子随我姓,是对他和他家的“不尊重”。他说,他在外面累死累活地赚钱养家,结果连个孩子的姓氏都做不了主,实在是“窝囊透了”。
我却觉得,他根本没有站在我的角度想过问题。他的父母健在,他的家庭完整,而我父母这几年身体每况愈下,家里连个能传宗接代的人都没有。 我只不过是想在孩子的姓氏上,给我父母一点安慰,难道这也有错吗?
吵到他说要让公婆评评理。可公婆的反应却让我意外。
他们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站在他这一边。公公只是低声说了一句:“孩子随谁姓,你们夫妻俩商量着来,别闹得太难看。”而婆婆则根本没有表态,只是低头摆弄着手里的东西,像是什么都没有听见。
宋伟气得摔门而去,而我则抱着孩子躲进房间里,默默流泪。
七年过去了。
这七年里,我和宋伟的婚姻走得跌跌撞撞。虽然没有离婚,但感情早已不如从前。我们之间的争吵似乎变成了一种常态,而孩子的姓氏问题更是成了心头的一根刺。
老大宋安已经上小学了,性格内向,成绩中等。老二李悦却完全不一样,活泼开朗,像个小太阳。每次接他们放学的时候,看到老师和其他家长夸李悦,我心里总会升起一点点自豪感。
可这种自豪感,又总是掺杂着一丝苦涩。 我知道,宋伟始终没有真正接受老二随我姓这件事。
公婆的态度却让我越来越看不透。他们从未在这个问题上表过态,既没有指责我,也没有安慰我。对两个孙辈,他们看起来一视同仁,甚至对李悦更为偏爱一些。
有时候,我会想,他们是不是心里也有不满,只是碍于面子不说出来。但更多的时候,我选择不去深究。 日子还得过,再多的纠结,也只能咽下去。
一切的转变,发生在公公病倒之后。
那是老二七岁生日的前几天,公公突然中风住院。医生说,幸好送医及时,救回来了,但身体状况大不如前,需要长期休养。
住院期间,我和宋伟轮流照顾公公。婆婆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很多事情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一边照顾两个孩子,一边往医院跑,忙得脚不沾地。
有一次,我带着李悦去医院看公公。她蹦蹦跳跳地跑到床边,拉着公公的手甜甜地喊:“ 外公! ”
我吓了一跳,赶紧纠正她:“应该叫爷爷。”
可公公却笑了。他伸手摸了摸李悦的头,眼里满是慈爱:“没事,叫什么都行。”
我愣住了,看着他花白的头发和苍老的面容,心里有些说不出的滋味。
几个月后,公公突然跟我们说,他想立一份遗嘱。
那天,宋伟陪他去了律师事务所,回来时脸色复杂。他一边脱鞋一边对我说:“爸把房子分成了两份,一半留给宋安,一半留给李悦。”
我听了,心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房子是公婆唯一的财产,宋安作为他们唯一的孙子,本该是毫无争议的继承人。而现在,他们却主动把一半房产留给了李悦。 这是什么意思?
直到过年时,公公终于亲口对我说出了答案。
那天,他坐在沙发上,语气平静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小李啊,七年前你坚持让老二随你姓,我们没有反对。不是因为我们不在意,而是因为我们知道,你有你的难处。”
“这些年,看着你为这个家付出的点点滴滴,我们心里都记着。孩子随你姓,是你对你父母的孝心。房产分一半给李悦,是我们对你的心意。不管她姓李还是姓宋,都是我孙女,我不搞区别对待。”
听完这番话,我泪流满面。
原来,他们什么都知道,只是选择了默默支持。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爱情可能会随着时间淡去,但亲情却会在岁月里沉淀出更深的意义。
老大随老公姓,老二随我姓,这件事情或许曾让我们彼此伤害。但最终,它却成了我们一家人心里的纽带,教会了我们包容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