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抗日战场上的轻武器,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中正式、三八大盖,以及捷克式、歪把子等武器之外,还有两种比较特殊的武器——掷弹筒和迫击炮。
这两种武器使用方式和性质其实很类似,都是用于中短程的一线步兵火力支援武器,在中国战场上曾经大放光彩。
因为中日两国当时都比较穷,工业力量不强,没办法像欧洲列强一样大规模列装大口径火炮。
于是制造简单,成本低下的掷弹筒和迫击炮就成为了中国战场上最亮的明星武器。
掷弹筒和迫击炮这两者虽然都是曲射火炮,但是还是有一定区别。
掷弹筒的射程很短,装备携带方便,适合近距离作战,可以单兵操作
迫击炮的射程较远,携带运动也不方便,则适合远距离作战,需要多人操作。
这两种兵器作为最简单最小型化的步兵支援火力,在中国战场上都是广受欢迎。
为了应对日军,我军也对掷弹筒和迫击炮进行了大量的仿造。
但是我军的选择却不同,八路军喜欢用掷弹筒,后期几乎将掷弹筒装备到了每个班组。
相比较之下新四军却更喜欢用迫击炮,装备了远超过八路军数量迫击炮作为支援火力。
为什么新四军和八路军会有这样的差距呢?今天我们就聊一下新四军和八路军在迫击炮和掷弹筒上的选择差距。
02
八路军对掷弹筒的喜爱源于彭总亲自指挥的关家垴战役。
关家垴战役中日军冈崎大队占据了关家垴和柳树垴两个高地,并利用两个高地构筑了严密的防御工事。
我军在第一天夜里的夜袭中未能成功拿下阵地,就只能选择第二天正面强攻。
但是关家垴偏偏是个不适合强攻的地方,只有山顶一块平地,四周全是悬崖峭壁。
在正面进攻中,日军利用掷弹筒等武器组成了一道密集的火力网,造成了我军大量伤亡。
冲锋的八路军士兵接连倒在了战场上,我军依靠的机枪等直射火力,又很难威胁到处于上方坑道工事内的敌人。
战场一度陷入焦灼,八路军前后进攻数十次,近两万八路军主力全出,结果还是让日军突围出去了。
这一战让八路军指战员大为震惊,开始总结经验教训:掷弹筒,要大造掷弹筒!
在山地作战中掷弹筒这种轻便的曲射武器实在是太重要了,日军在关家垴平台上可以用掷弹筒疯狂攻击我军,但是爬坡中的我军直射武器却无法进攻到日军。
如果我军有大量掷弹筒,那么关家垴就会截然不同,我军完全可以用掷弹筒曲射将关家垴顶部平台炸成废墟。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八路军开始大规模生产使用掷弹筒。光是晋冀鲁豫根据地就生产了2500门掷弹筒。
到抗日战争后期,八路军主力部队基本可以保证一线战斗班都装备有掷弹筒作为火力支援武器。
掷弹筒几乎成为了华北八路军的标配,每次战斗八路军和日军都是互用掷弹筒你来我往。
03
相比较八路军,新四军因为没有遭遇关家垴战役这样比较惨痛的局面,因此对掷弹筒并没有特别的关注,相反新四军更喜欢迫击炮。
新四军大多活跃于江南等地,地形平坦,对于曲射火炮的使用其实并不多,相反新四军其实更喜欢直射火炮。
因此当时日军控制占领区的主要方式就是炮楼碉堡,这需要平射火炮才能够打掉,但是身管火炮的难度太高,我军根本不具备制造的能力,于是只能用迫击炮替代。
迫击炮本身是曲射火炮,并不适合平射,于是新四军军工部尝试给迫击炮增加一个平射击发装置。
迫击炮内原先有个炮尾,内有撞针,通过螺纹旋拧在炮管上来激发,这种装置又被称呼为“闷头”。
为了制造平射火炮,新四军干脆将炮尾卸下来,另造了一个类似掷弹筒那样的,带扳机、撞针的发射机构。
这样一来,炮管、炮架都可以用原来的,直接就将曲射火炮变成了曲射、平射两用火炮。
也正是因为这一独特的发明,让迫击炮在新四军内大为流行。新四军都喜欢使用这种两用火炮。
04
除了战术方面的差异,另一个主要原因其实还在于新四军有条件制造迫击炮,但是八路军没有这个条件。
迫击炮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对于当时华北大地上的我军八路军兵工厂来说还是太难了。
除了炮弹外壳、炸药、发射药这些问题之外,最难的就是炮管,迫击炮的炮管要求更高,这需要极其严格的工业设备才能生产,而当时的华北大地根本没有这个条件。
八路军之所以不大量造迫击炮,而是选择掷弹筒,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被当时艰难的条件所逼迫。
新四军本身当然也没有机器和条件,但是新四军可以买无缝钢管,新四军当时紧靠江南等地,有着众多优秀的工厂。
1944年新四军第1师就曾派张渭清小组到上海采办无缝钢管,当时江浙一带许多工厂也乐意给新四军方便。
除了靠近江浙一带方便采买无缝钢管之外,还有大量江浙大城市的工人和一些设备流入新四军根据地,这些都为新四军的迫击炮制造奠定了基础。
1942年,为了支援粟裕的第一师,上海党组织直接运送了20多台各种机床、450余米无缝钢管和400余支迫击炮撞针到根据地,这个手笔整个八路军都没有这么多。
到1944年,粟裕的1师已经可以生产12门轻型迫击炮和500发82型迫击炮弹了,加上各旅修械所的产量总计可以生产21门迫击炮。
而隔壁的八爷只能苦哈哈的继续用掷弹筒了,到抗战胜利前掷弹筒几乎已经装备了每个主力班,但是迫击炮始终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