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品牌周年庆典已逐渐成为企业营销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年庆不仅是一个庆祝企业成长历程与成就的时刻,更是一个展示企业文化、强化品牌形象、加深消费者记忆的关键契机。
比亚迪在最近就借着30周年之际,上线了主题曲《敢》,在表现出“敢为人先”诉求的同时,也是一次品牌形象的塑造过程。
比亚迪上线30周年主题曲
画风高燃
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这些代代相传的传说故事,早已成为无数人心中“敢为人先”精神的象征。比亚迪就借着这些故事,精心制作了一支30周年主题曲《敢》,打造高燃体感。
影片以“敢”为核心主题,从盘古开天辟地这一古老神话开始,将华夏民族悠久历史中体现“敢”精神的元素一一呈现,比如很经典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
随着时间线推进,短片将这种神话人物中的精神,延伸到现实人物中,如袁隆平、张桂梅等先驱,他们在各自领域中展现出的勇敢无畏和开拓创新精神,进一步强化了“敢”这一主题在不同时代的传承。
片中不乏一些高燃文案,诸如愚公移山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万户飞天的“飞天,乃是我中华千年之夙愿,今天,我就算粉身碎骨,也要为后世闯出一条探天的道路来”。瞬间拔高了整体基调。
结尾则回归到品牌身上,“总有中国人敢”,顺利展现出比亚迪“敢想敢干敢坚持”的企业底色,实现品牌植入。
从营销层面上说,这其实是比亚迪借30周年之际进行品牌精神表达的过程,用那些敢为人先的事迹去做映射,在激发消费者内心共鸣的同时,向用户传递出其品牌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以文化赋能品牌
强化自身价值感
对于品牌而言,周年庆同样也是一个营销契机,众多知名品牌纷纷借此机会,通过多元化的创意表达形式,如定制纪念产品、发布主题曲、推出特别版广告等,以期达到与目标受众建立深层次情感连接的目的。
在这支主题曲中,比亚迪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从文化到技术的描述,从夸父逐日到如今探索宇宙,从精卫填海到「蛟龙号」深潜海底,从禾下乘凉梦到女孩生来是高山而非溪流,《敢》描绘了华夏儿女千年来勇拓新境的画卷。对于营销人来说,这种与文化做串联的方式并不会陌生。
早在今年新年之际,比亚迪就曾聚焦中国人勤恳创造的「手」,回溯历史上开垦、耕种、书写与建造的瞬间,彰显品牌与民族耕耘不辍的砥砺精神,为大众送上「龙飞凤舞,得心应手」的新年祝福。
在《手握梦想,一路向前》主题影片中,比亚迪既看见日常烹饪、煮茶、茶米油盐间的劳动之手,也洞见文物修缮、技术研发的创新之手。
从远古石器时代的「双手做陶」切入现代文明的「双手造车」,通过一双双手的聚焦特写串联起历史与当下中国人拼搏创造的动人时刻,在年关之际,传递继往开来的品牌信念。
二者的共同之处都在于一种跟文化结合的做法,这也是比亚迪常用的一种营销方式,高度捆绑传统文化,用文化去赋能品牌,本质上是去赋予品牌以相同的价值感和调性。
一次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融合
在深入剖析比亚迪发布的30周年主题曲《敢》之后,其实不难发现,这一作品不仅是一次品牌宣传的创新尝试,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一次探索。
比亚迪巧妙地将“敢为人先”的精神内核与一系列耳熟能详的中国神话及历史人物相结合,构建了一个跨越时空的精神桥梁,去致敬过往辉煌成就以及展现未来可能。
从艺术表达的角度来看,《敢》通过精心编排的视觉与听觉元素,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激发了观众内心的民族自豪感与时代使命感。
这种情感上的触动,不单停留在表面的感动层面,更深层次地触及到每一个观看者对于个人梦想和社会责任的思考。比亚迪在此过程中,则作为一个汽车制造商的身份出现,像是一位文化的传承者与创新者,引领社会向前迈进的步伐。
从策略上说,《敢》的成功之处在于其精准地捕捉到了目标受众的心理需求——即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以及对挑战现状的勇气。
通过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形象,去传递自身品牌的核心价值观念,即不断突破自我、勇于探索未知的精神。
这种价值导向一方面增强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另一方面也为比亚迪在全球市场中的品牌形象塑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所谓的主题曲,其实本质上是音乐营销的底层逻辑,用这种高燃混剪的方式去激发共鸣,让人能够入情入境,甚至是成为用户的“单曲循环”。
当然,汽车行业,关键还在于产品力的竞争,相比于做营销,产品力好坏、科技水平高低,才是觉得消费者是否买单的关键因素,毕竟,产品力才是驱动品牌力的核心。
作者 | 张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