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1月28日电 “找我请+幺叁捌漆”“戳我头像,看下面小字”“+V F*C六”……上网冲浪时,网友对这种引流行为已经司空见惯。经常有人用谐音、字符、图片和语音打哑谜发送联系方式,邀请网友脱离当前平台进行沟通或交易。但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如果招聘方在招聘平台上向你发来类似的消息,就一定要当心了。

据BOSS直聘安全负责人介绍,与其他互联网平台不同,招聘平台支持招聘者与求职者双方正常交换联系方式进行后续沟通。“既然平台有免费的联系方式交换功能为什么不用?” BOSS直聘安全负责人表示,招聘者在平台上用“打哑谜”的方式发送联系方式,基本上都是为了逃脱平台的安全监管,轻则是诱导求职者至站外开展营销,重则是对求职者开展诈骗活动。

该安全负责人进一步提示求职者,在非招聘平台上看到招聘信息需要仔细甄别。尽可能在对企业与招聘者招聘资质有审核、有把关的正规招聘平台寻找工作。尽量在平台上与招聘方完成沟通。如果对方希望转到第三方平台沟通,可通过平台功能交换联系方式。沟通前确认对方确系平台上沟通的招聘者。如果后期发现对方有违规行为,可第一时间进行举报。

为保护求职者合法权益,近日BOSS直聘开展了引流治理专项行动,从严惩治向用户发送变体联系方式,企图在第三方平台向求职者索取个人隐私信息的行为。同时,安全团队进一步加强了在各个场景中的安全提示,支持求职者及时识别,及时举报。

BOSS直聘提示:提升个人隐私防护意识

近年来,随着招聘平台认证体系与风控系统的不断完善,对平台内出现的招聘违规行为形成了“事前可拦截,事中可警示,事后可追溯”的体系。因此,违规招聘者为了规避平台监管,往往会选择向求职者发送变体联系方式,要求求职者在第三方平台添加好友。

“这些变体联系方式往往与该招聘者登记的不一致。求职者在站内沟通的是经过审核认证的X公司的A,但到了第三方平台上,就变成了没有在平台上经过审核认证的Y公司的B。当求职者权益受损需要维权时,成本就会急剧增加。”前述安全负责人介绍道。

为打击此类行为,BOSS直聘对相关行为制定了严格的处置规则。求职者如在聊天过程中遇到发送广告引流信息、变体联系方式的行为,可直接举报该招聘者。

同时,如系统监测到招聘者存在异常的引流行为,会立即对招聘者进行拦截,同时向求职者发出安全提示。加强在各个场景中的安全提示,主要目的是增强求职者的隐私保护意识。“有隐私保护意识是前提,只有大家有这个意识了,平台上各种保护个人隐私的功能才能发挥更大作用。”BOSS直聘安全负责人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场景保护求职者个人隐私

BOSS直聘这些年一直在不断完善、优化个人隐私保护相关的功能,如“一键屏蔽关联公司”功能。平台会根据求职者的个人简历,自动屏蔽相关公司,求职者也可以根据需求手动添加想屏蔽的公司。

另外,如果求职者希望招聘者主动打电话联系自己,可以打开电话助手授权,开放虚拟电话。在求职者设定的方便联系时间内,求职者的手机号将以加密形式向招聘者展示。

如果求职者不打开电话助手授权,任何人都无法得知求职者的电话号码。此外,求职者在交换简历前,还可以选择是否在简历中隐藏真实电话。如选择隐藏,拿到简历的招聘者也只能通过虚拟电话联系求职者。

最后,求职者可以自行管理招聘者的查看权限,如果选择“对BOSS隐藏简历”,求职者的简历将不会在招聘者的推荐列表里出现。在与单个招聘者沟通时,求职者可以随时点开其主页,查看隐私记录,了解个人信息对于当前招聘者的公开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BOSS直聘安全负责人表示,在与招聘者的沟通过程中,求职者也要时刻注意“守护简历”。有不法分子利用在线招聘平台收集简历,贩卖公民个人信息。不久前,宜昌市夷陵区人民检察院就公布了一起案件,某人力资源公司利用职务之便,招聘注册App的兼职人员,并将私自收集的兼职者身份证号码、账号、密码等卖予“上家”获利。

如何防止简历被“套”?上述负责人提醒求职者“一看二问三查”。首先,要看招聘者的个人身份,如果是平台外的招聘者,在搞清楚对方真实身份前,不管对方是以改简历、内推还是介绍兼职为由头,都不要与其交换简历。其次,要与对方进行相对充分的沟通,警惕没说两句就急着要简历的招聘者。最后,查询该招聘者所在公司的实际地址,看是否与面试地址相符。

此外,求职者还需警惕“天上掉馅饼”。“有些求职者喜欢海投,记不住都投了哪些公司,这会给一些骗子留下可乘之机。”该安全负责人提到,有些不法分子会通过非法途径拿到求职者的个人信息,以邮件、短信或电话形式邀请求职者参加面试或承诺高薪offer,利用求职者急切找工作的心理,兜售培训课程,甚至引诱其刷单。

如果求职者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甚至面临被诈骗的风险,可以在招聘者主页一键举报该BOSS。平台将依据处置规则,对相应招聘者给予处置,“举报时可附上详细证据,方便查证”。(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