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中国最大的保健品上市公司,汤臣倍健(300146.SZ)正经历上市以来最严峻的挑战。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57.34亿元,同比下滑26.33%;归母净利润8.69亿元,几近腰斩,同比大跌54.31%。

继业绩“腰斩”之后,又被全球知名指数公司MSCI从中国指数中剔除。这一调整将迫使大量指数基金和跟踪MSCI中国指数的投资者抛售其股票,进一步加大股价的下行压力。截至11月26日收盘,汤臣倍健股价报12.35元/股,年内累计下跌23.31%,市值降至210亿元。

被剔除的主要原因包括盈利能力减弱、股价表现不佳及流动性不足等。过去十余年,汤臣倍健从2010年的3.46亿元营收一路攀升至2023年的94.0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28.92%。然而,如今的业绩表现表明,这一增长神话或将在2024年终结。第三季度,公司归母净亏损2241.65万元,与去年同期3.56亿元的净利润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令市场信心遭受重创。

面对需求变化和市场竞争,曾经高歌猛进的汤臣倍健站在了转型的十字路口。

1

品牌老化与渠道困局

曾经的明星产品如今光环不再。今年前三季度,主品牌“汤臣倍健”收入31.94亿元,同比下滑29.20%,占总营收比重却依然超过六成。它不再是过去那个年均增长率超12%的“扛把子”,反而成为拖累整体业绩的沉重包袱。

而另一主力品牌“健力多”更是连续三年收入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下降29.90%。益生菌品牌“lifespace”同样未能幸免,国内市场同比下滑29.55%,海外市场也同比下降11.66%。汤臣倍健的品牌矩阵,几乎全线溃败。

业内人士指出,真正的问题并非市场变化,而是品牌自身老化。欧睿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维生素与膳食补充剂市场零售规模达2253亿元,同比增长11.6%。整个行业在增长,唯独汤臣倍健逆势而行。显然,产品创新乏力与品牌活力不足,才是其困境的根源。

渠道曾是汤臣倍健的核心优势,如今却成为难以逆转的短板。线下渠道收入31.09亿元,同比下滑29.08%;线上渠道收入25.86亿元,同比下降23.36%。在跨境电商、新媒体营销等新兴力量的冲击下,汤臣倍健的传统渠道显得迟钝而无力。尤其在国际品牌和国内新锐品牌的双重挤压下,公司已经丧失了对渠道的掌控力。

2024年的保健品市场正在经历剧变:国际巨头大举进军中国市场,大型药企和食品企业跨界抢食,海外品牌借助跨境电商侵蚀本土市场。同时,新媒体、新渠道、新技术的应用,让新品类和新品牌快速崛起,分流了大量消费者。今年1-8月,全国零售药店维生素与膳食补充剂销售额同比下滑20%,汤臣倍健自然难以独善其身。

面对如此残酷的市场竞争,汤臣倍健仅将业绩下滑归结于“消费环境变化”显然不够。更严峻的问题在于,如何打破品牌老化与渠道僵化的双重桎梏?公司亟需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具创新性和差异化的产品,才能重拾市场信心。否则,这个曾经的保健品巨头或将在激烈的市场洗牌中被边缘化。

汤臣倍健正在经历自上市以来最艰难的时期。品牌老化、渠道失灵、竞争加剧,所有问题都指向一个事实:必须变革。但问题在于,变革的时间窗口还能维持多久?留给汤臣倍健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2

重营销轻研发,“强科技”难持续

号称要打造“强科技型企业”的汤臣倍健,实际上更像是一家“营销驱动型”公司。

2020年至2023年,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不过1.37亿元、1.5亿元、1.58亿元和1.79亿元,占营收比例逐年下滑,仅为2.24%、2.02%、2.02%和1.91%。在这个以创新为王的时代,如此“吝啬”的研发投入实在让人难以相信其“科技企业”的定位。

如果说研发投入显得寒酸,那么销售费用的增长就显得过于“阔绰”。自2014年起,汤臣倍健的销售费用一路飙升,从3.97亿元攀升至2023年的38.5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28.75%。过去两年,销售费用率更是一举突破40%,这意味着每赚取一块钱,公司就要花掉四毛在销售推广上。

更值得玩味的是,2023年公司仅广告费就高达11.13亿元,几乎与过去十年的研发投入总额持平(累计仅为11.63亿元)。而2024年前三季度,汤臣倍健销售费用高达24.27亿元,其中仅上半年就投入18.22亿元,其中广告费用达5.22亿元,与去年同期的5.28亿元几乎持平。这种投入结构的错配,让人不禁质疑:汤臣倍健究竟是在卖科技,还是在卖广告?

表面看,这样的营销策略曾带来可观的增长,但如今,后遗症已显现。2024年业绩腰斩、品牌老化的困境或许正源于产品力的匮乏。过于依赖广告而非产品创新,导致品牌形象失去新鲜感,而消费者的忠诚度也随之下滑。更令人讽刺的是,在整个保健品行业积极追求技术创新之际,汤臣倍健却选择了用堆砌广告来掩盖技术短板。

一家真正的科技型企业,靠的是技术驱动,而非广告轰炸。汤臣倍健如果继续在“表面风光”上浪费资源,而不在产品创新上下功夫,未来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削弱。与其继续沉迷于营销狂欢,不如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毕竟,再华丽的包装,也掩盖不了产品力的不足。而眼下,这种“科技伪装”已难以为继。

3

股权激励引发争议,投资者信心下滑

当一家业绩连续下滑、股价低迷的企业推出“送钱式”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时,投资者的愤怒并不难理解。2024年,汤臣倍健授予包括高管在内的36名激励对象1490万股限制性股票,价格仅为7.7元/股,大幅低于市场价。这一计划的业绩考核目标更是“宽松”得令人咋舌:2024年至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3.61%、5.6%和4.55%。如此低的门槛,与过往动辄两位数的增长率相比,几乎等同于“送钱”。

有中小投资者代表曾发《股东质询函》,要求公司解释最低授予价格的合理性,并质疑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确实,过去几年,汤臣倍健的业绩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2018年至2023年,其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39.86%、20.94%、15.83%、21.93%、5.79%和19.66%。与之相比,新激励计划的营收目标简直“不费吹灰之力”。这种低门槛的激励计划,不禁让人怀疑汤臣倍健究竟是在“激励业绩”还是“奖励管理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令投资者不满的是,在汤臣倍健业绩表现平平、股价持续下跌的背景下,公司高管的薪酬却大幅上涨。2023年年报显示,17名董监高共领取了3561.96万元税前报酬,较2022年增长86%,远超同期业绩增幅。副董事长梁水生的薪资从311万元增至500万元,总经理林志成的薪酬更是从300万元飙升至700万元,而董事汤晖的薪资则从299万暴增至825.5万元。相比之下,董事长梁允超的薪资几乎未变,因为他更依赖于高额分红,而非薪资。显然,这一系列高管涨薪举措与公司“降本增效”的口号背道而驰,令市场颇感不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股价表现的持续低迷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的担忧。从2021年5月的高点34元/股,到如今的12元/股左右,汤臣倍健的市值已蒸发近三分之二。机构投资者显然也对公司未来不再抱有信心。截至2024年9月30日,汤臣倍健前十大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数量较二季度减少3795万股,持股比例下降了2.22个百分点。此外,公司还被剔除出MSCI指数,这对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无疑是又一重击。

汤臣倍健目前面临的不仅是行业竞争加剧的外部挑战,更是内部治理失衡的风险。管理层的激励计划如果继续与公司实际业绩脱节,只会进一步损害投资者信心。激励计划的初衷本应是推动企业发展,但当激励沦为利益输送,企业的长期竞争力无疑将受到严重损害。

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汤臣倍健想要扭转局面,必须采取更透明、负责任的管理方式,真正把企业长远发展放在首位。业绩下滑、股价低迷、机构撤离,种种信号已表明市场正在失去耐心。对于汤臣倍健而言,重塑投资者信任的时间,已所剩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