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失莫忘》直译是“别让我走”(Never let me go),现在的译名多了“挽歌情绪”,符合石黑一雄的风格。

石黑一雄五六岁时随父母从日本迁居英国,他接受采访时曾提到,自己会“隔着一段距离”看待英国,写日本也是记忆中的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年轻时的石黑一雄,1954年生于日本长崎。

他的作品数量不多,几部小说都通过主人公的回忆展开故事情节,这是他喜欢并且擅长的叙事视角。他擅长把复杂的信息和情感藏在欲言又止、模棱两可的回忆中,形成他独特的行文风格。他的叙述表面风平浪静,却是静水深流、耐人寻味。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石黑一雄凭借处女作《远山淡影》一鸣惊人,201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莫失莫忘》也是第一人称,通过凯西的回忆讲述她的成长与宿命。这是他又一部科幻题材,他又一次叩问:生命是什么?如果命运既定,这一生还有意义吗?(另一部科幻题材小说《克拉拉与太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书本封面。

黑尔舍姆

凯西、露丝和汤米都是在黑尔舍姆长大,这是所有捐献者都羡慕的地方。他们几乎每个星期都得接受健康检查;他们被导师小心呵护,接受良好的艺术教育。

传说他们创作的好东西都会进艺廊。

如果对我们来说,艺廊始终是个含混不清的存在,那么清楚明了的事实是,夫人通常每年两次——有时三到四次,来挑选我们最好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莫失莫忘》(也译《别让我走》)电影剧照(2010年)。

艾米丽是校长,满头银发,目光如炬,大家都怕她。她教地理,关于英国各郡都说了,却总是跳过诺福克,她说诺福克是英格兰“失落的一角”。

失落的一角。她是这样说的,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因为在黑尔舍姆,在四楼我们有个自己的“失物角”,所有丢失的物品都会存放在这里;如果你丢了什么,或者捡到什么,都会到这里来。
有人——我不记得到底是谁——在课后宣称,艾米丽小姐说诺福克是英格兰“失落的一角”,意思是全国的遗失物品都会送到这里。不知为何这说法流传开来,很快就在我们整个年级被当成了广泛接受的事实。

凯西喜欢一张专辑叫做《夜曲》,是朱迪•布里奇沃特唱的,她很喜欢这张专辑的第三首歌《莫失莫忘》。

这歌很慢,充满深夜的韵味,很美国,有一小段反复出现,朱迪唱道:“莫失莫忘……哦,宝贝,宝贝……莫失莫忘……”我当时十一岁,没有听过多少音乐,但这一首歌真的打动了我。我总是尽量让磁带转到这首歌,一旦有机会我就可以播放。

有一次,凯西回寝室去拿东西,只有她一个人在,她播了这首歌,抱着一个枕头想象是婴儿,随着歌声轻摇慢摆。夫人经过走廊看到了这一幕居然抽泣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莫失莫忘》(也译《别让我走》)电影剧照(2010年)。

在凯西的记忆里,在黑尔舍姆的生活明确分成两块:早年是“黄金时代”,感到光彩和暖意;十三岁到十六岁的后阶段是严肃和黑暗的。

十五岁那年,他们在运动馆准备棒球比赛,露西小姐是在场的唯一导师。他们换好衣服,外面下起大雨了。他们聚集在门廊等雨停,嘻嘻哈哈打闹、聊天,说着对未来的向往。

露西小姐忽然打断他们,她说必须说出真相。

“你们的生活都已经安排好了。你们会长大成人,然后不等你们衰老,甚至不到中年,就将开始捐献身体的各个器官。你们每一个人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你们跟录像里看到的那些演员都不一样,甚至跟我都不一样。你们是为了特定目的才被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你们的将来,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因此你们不要再这样说了。
你们不久就将离开黑尔舍姆,过不了多久,这天就会到来,你们要准备第一次捐献了。你们需要记住这一点。如果你们想过上正派体面的生活,就得知道自己是谁,未来会怎样,你们每个人都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莫失莫忘》(也译《别让我走》)电影剧照(2010年)。

捐献属于“又知道,又不知道”的事情,仿佛存在不能公开讨论捐献的规则。他们不去讨论捐献以及相关的一切,觉得令人尴尬。就像导师给他们讲性教育,他们可以享受性,但不能生小孩;要小心选择性对象,不要生病……

从十三岁开始,他们就时不时拿捐献和性来开玩笑。汤米和露丝从十五岁开始出双入对,闹过分手又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莫失莫忘》(也译《别让我走》)电影海报(2010年)。

农舍

十六岁的夏天,他们离开了黑尔舍姆,去了农舍,导师布置了最后一份作业:写论文。凯西感觉论文并没那么重要,但能让他们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保持阅读和写作,有正事可做。

农舍有个老头凯佛斯每星期来两三趟查看他们,列了一张表要他们“值日”。

我们中有几位,甚至有段时间曾经想把凯佛斯当成是某种导师,可他根本不吃我们这一套。当他开着小货车来的时候,你上前去跟他问好,他却像看神经病一样瞪着你。
但关于这种事,导师们曾经一遍又一遍跟我们讲过:说一出了黑尔舍姆,就再也没有导师了,我们得互相照顾。总的来说,我得承认黑尔舍姆在这方面让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农舍时期的性爱更多是出于实际需要,凯西有过几次一夜情,她困惑于自己的性冲动。

当我记起农舍时代的性爱时,会想起在冰冷的房间里,漆黑一片中亲热,通常身上总是压着成吨重的毛毯。所谓毯子甚至不是真正的毛毯,而是各种古怪物事——旧窗帘,甚至地毯。有时候天气实在太冷,你只能找到什么都往身上盖,在这堆东西下面做爱,感觉好像山一样的被子在撞击着你,一半的时间你都拿不准到底是跟男生在做呢,还是跟那堆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莫失莫忘》(也译《别让我走》)电影剧照(2010年)。

寻找原型的话题比性爱更尴尬,但他们又热衷讨论,仿佛找到了就窥见自己的未来。

可能的原型理论背后的基本思路很简单,对此没有什么异议。大致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一个正常人复制而来,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原型生活在外面的世界里。这就意味着,至少在理论上,你可以找到自己的原型人物。所以当你亲自来到外面的时候——在镇子上、购物中心、车站咖啡馆里——你总是留意着寻找“可能的原型”——那些你和你朋友的原版真身。

有一天,克里茜、罗德尼、露丝、汤米、凯西,五个人一起去了诺福克,寻找疑似露丝的原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莫失莫忘》(也译《别让我走》)电影剧照(2010年)。

克里茜和罗德尼来自威尔士,他们听说黑尔舍姆有个传闻:如果证明真心相爱,可以申请将捐献推迟三四年。

“他们的说法是这样的,”克里茜继续说,“如果男生女生是一对情侣,两个人相爱,真心正式地相爱,如果能证明这一点,那么黑尔舍姆的负责人就会帮你搞定。他们帮忙安排好,让这两个人可以共同生活几年,然后才开始捐献。”

他们在写字楼发现一个五十来岁,疑似露丝的原型,忍不住跟着那人走,走进一家艺廊,还听银发女士介绍画作。

越接近越发现那人不是露丝的原型,汤米说只是“寻开心”,叫露丝别在意,露丝爆发了。

“我们都知道。我们是从废柴复制来的。吸毒的、卖淫的、酗酒的、流浪汉、也许还有罪犯,只要不是变态就行。这才是我们的来源。我们都知道,为什么不明说出来?
像这样的女人?得了吧,对,没错,汤米。寻开心。大家不妨寻开心来假装一番。
里面另外那个女的,她的朋友,艺廊里那个年纪大的。学艺术的,她以为我们是艺术生。她如果知道我们的真实身份,你认为她还会愿意跟我们讲话吗?如果我们去问她,你猜猜看她会怎么说?‘对不起,可是你认为你的朋友有没有做过克隆人的模板?’她肯定会把我们赶出去。
我们心知肚明,不如直接说出来。如果你想去找原型,如果你认真想去找,就得去那些龌龊地方找。你得去垃圾堆里翻。去阴沟里找,那才是我们这些人的出身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莫失莫忘》(也译《别让我走》)电影剧照(2010年)。

捐献者和护理员

凯西做了决定,她告诉凯佛斯想做护理员。不久,她离开农舍去培训,当了护理员,负责照顾捐献者。

凯西觉得自己很适合护理员工作,她学会了应对工作和孤独。

你成长的过程中,身边始终有人群围绕,你只懂得这样生活,突然之间你成了护理员。一个钟头又一个钟头,你一个人开车驶过全国,一个又一个康复中心,一家又一家医院,匆匆在旅途中找地方过夜,没有人可以向他诉说你的担忧,也没有人跟你一同欢笑。偶尔你会碰上熟识的学生——一个护理员或是捐献者,你认出是从前的旧相识——可是永远都没时间。
你总是来去匆匆,再不然就是筋疲力尽,没办法好好谈话。要不了多久,这些漫长的工作时间、旅行、断断续续的睡眠,都会侵入你的身心,变成你的一部分,从你的体态、你的眼神、你的言谈举止,人们都能看得出。

听闻黑尔舍姆关闭了,凯西终于想清楚,有些事要尽快行动。她去做了露丝的护理员。那时露丝离第一次捐献已经过了两个月,情况很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莫失莫忘》(也译《别让我走》)电影剧照(2010年)。

露丝说想去看一条搁浅在沼泽里的渔船,而汤米的康复中心就在离这条船不远的地方。她们去了金斯费尔德,接上汤米,一起去看那艘船。汤米已经捐献了两次,他恢复得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莫失莫忘》(也译《别让我走》)电影剧照(2010年)。

回程的时候,露丝请求凯西的原谅。

第一件是她对凯西撒谎她没有性冲动。那时凯西说有时候冲动太强烈,“随便跟谁都可以做”;实际上露丝当时和汤米在一起,还是控制不住和另外三个人做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莫失莫忘》(也译《别让我走》)电影剧照(2010年)。

第二件是她把凯西和汤米分开了。

“那是我干过最坏的事。”她又说了一遍,“这件事我根本不能求你原谅我。上帝啊,这些话我自己在心里说过太多遍了。真不敢相信我真的说出来了。应该是你们俩在一起。我不是假装过去始终没看清楚这点。我当然知道,打从记事开始我就看得清清楚楚。可我逼你们分开。我不是求你们两个原谅我这件事。现在我不是为了这个。我想要你们改正这个错误。改正我对你们做错的事。”

露丝花了很长时间才弄到夫人的地址,她希望凯西和汤米去申请延期。

露丝要凯西答应她,去做汤米的护理员,和汤米一起去申请延期。没多久,露丝做第二次捐献后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莫失莫忘》(也译《别让我走》)电影剧照(2010年)。

去看船的那次旅行过了不到一年之后,我成了汤米的护理员。那时汤米第三次捐献才过去不久,虽然他恢复得不错,但仍然需要大量时间休息,结果证明这未尝不是种很好的方式开始我们在一起的新阶段。

凯西和汤米相爱了,但忧伤始终萦绕不去。

从第一次开始,汤米举止间就透露出一丝伤感,仿佛是说:“没错,我们现在在做爱,我很高兴我们现在在做。但多么遗憾,我们竟虚掷光阴,等到这么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莫失莫忘》(也译《别让我走》)电影剧照(2010年)。

真相揭开

汤米还在画画,他用实际行动表明,他没有忘记延期的说法。随着通知他去做第四次捐献的可能性越来越迫近,他们知道不能再无限期地拖延下去了。

他们去找夫人,差不多六点才到,看到夫人在门口找钥匙。凯西叫了一声。

我不知道她是否当下就认出了我们;但毫无疑问的是,她看了一眼,立刻就认定我们是什么人,因为我们看得出她一下子变得僵硬起来——仿佛两只很大的蜘蛛就要朝她爬过来。
随后她表情里什么东西变了。倒不是说变得和缓,但那种厌恶之感被压了下去,收敛起来,落日余晖之中,她眯起了眼睛,认真看着我俩。

夫人让他们进了屋,他们没想到还看到艾米丽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莫失莫忘》(也译《别让我走》)电影剧照(2010年)。

艾米丽说,延迟捐献的事情根本不存在,一直是谣言。

汤米问,为什么要拿走他们的创作,艺廊到底是不是存在?

艾米丽说,艺廊有过,现在就在这幢房子里,但藏品太多了,不得不精简。

我平静地说:“首先为什么我们要做那么多作品?为什么要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求我们创作那些东西?如果我们反正只是为了捐献,然后死去,那么上那些课是为什么?读那么多书,做那些讨论,又有什么意义?”

艾米丽告诉他们,“我们这么做是为了证明你们有灵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莫失莫忘》(也译《别让我走》)电影剧照(2010年)。

当初克隆人的存在仅仅是为了供应医学所需,艾米丽和玛丽夫人等几家机构掀起了一场规模不大但却很有影响力的运动。

我们对当时通行的整个捐献程序提出了挑战。最重要的是,我们向全世界表明,如果学生们在人道、文明的环境中长大,他们就有可能像任何普通人类成员一样,长成会体贴、有智慧的人。

收集他们创作的作品是为了证明克隆人也是人,“看看这件艺术作品!你怎么敢声称这些孩子不完全是人类呢?”

我们挑选其中最好的作品举办特展。七十年代末期,我们影响力最强大的时候,我们曾在全国举办大型活动。内阁大臣、主教,各种名人都来参加。有演讲,征集到大笔的资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莫失莫忘》(也译《别让我走》)电影剧照(2010年)。

有个叫茂宁代尔的科学家企图通过克隆,设计制造出超强智慧和体能的小孩,研究被终止了,社会的氛围也变了。黑尔舍姆被迫关闭,现在又和从前一样,只有巨大的政府“家园”,“学生”在非常悲惨的环境下长大。

世人不想看到捐献工程到底是怎么进行的。他们不想去考虑你们这些学生,或者你们生长所处的环境。换句话说,我亲爱的,他们想要你们回到阴影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莫失莫忘》(也译《别让我走》)电影剧照(2010年)。

艾米丽说很多方面愚弄了他们,但这样做是为了庇护他们。当初解雇露西是因为露西太理想化了。

露西当然是出于善意。但如果她的想法得到实施,那你们在黑尔舍姆的幸福就会荡然无存了。看看你们俩!我看到你们真是感到非常的自豪。你们凭借着我们教给你们的东西,构建了自己的人生。
如果我们没有保护你们,你们就不会成为今天这样的自己。你们当初不会埋头上课,不会迷醉于艺术和写作。你们干吗要做这些事呢,如果知道未来每个人面对的是什么?你们一定会告诉我们这毫无意义,我们又拿什么话来反驳你们呢?所以她必须得走。

在返程途中,汤米说要下车。凯西后来才听到他的尖叫。他愤怒、嘶吼、甩着拳头、到处乱踢。

我终于来到了他身边。月光中我看到了他的脸,沾满了厚厚的泥巴,愤怒得扭曲变形,然后我拉住他甩动的胳膊,紧紧搂住不放。他试图甩开我,但我坚持不放手,一直到他停止喊叫,我感觉他身体不再抗争。这时我意识到,他的双臂也在拥抱着我。
于是我们就像这样站在一起,在那片田野的最高处,待了仿佛很久很久,什么话都没有说,就只是彼此紧紧抱在一起,狂风一直往我们身上刮过来,扯动我们的衣服,有一会儿感觉就好像只有我们抱在一起,才可以避免被吹到茫茫黑夜中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莫失莫忘》(也译《别让我走》)电影剧照(2010年)。

汤米第四次捐献的通知书下达了,他提出要换一个护理员。

汤米问凯西,做了那么久护理员不厌倦吗,不希望快点收到通知去捐献吗?

凯西三十一岁,做护理员差不多十二年了。能干这么久,因为他们对凯西的工作很满意。她的捐献者总是能比预计要好很多,即便是第四次捐献之前,他们也极少有人被归到“不安”类别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莫失莫忘》(也译《别让我走》)电影剧照(2010年)。

汤米在第四次捐献后死去,年底也轮到凯西捐献了。

捐献者总得去捐献,他们的结局注定是完结。

一旦我能够过上比较平静的生活,不论他们把我送到哪间康复中心,黑尔舍姆都会始终跟我在一起,安全地保留在我脑海中,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拿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莫失莫忘》(也译《别让我走》)电影剧照(2010年)。

《莫失莫忘》2005年出版,石黑一雄在2006年接受日本《文学界》杂志采访中表示,他想让笔下的黑尔舍姆成为一个气泡一样的封闭、安全而小心翼翼的培育环境,“我想让这个世界成为人类的孩童时代的隐喻”。

小说开始,仿佛在描写田园牧歌般生机勃勃的校园生活,随着情节深入,你会发现看似世外桃源的“封闭式寄宿学校”隐藏重重秘密,“健康美好”的成长过程充斥骇人真相。

童年时代的我们不也是如此么:对于大千世界只是想象,并不理解真正的实际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莫失莫忘》(也译《别让我走》)电影剧照(2010年)。

克隆人就像夫人说的“可怜的小东西”,他们为何甘心接受命运的安排?凯西是一个出色的护理员,汤米是一个出色的捐献者(捐了四次),露丝也尽职尽责地完成了捐献者的“责任”。他们不质疑被剥夺的人生,不反抗“与生俱来”的“使命”,整本书弥漫着无可慰藉的苦痛。

成年之后的我们不也是如此么:我们一直在找,找自己,找生命的价值。我们都知道结局早已注定,我们都接受生命本无意义,因此更加明白:生命就是一场体验,选择有意义,过程有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莫失莫忘》(也译《别让我走》)电影剧照(2010年)。

石黑一雄不是科幻作家,他只是借助科幻题材去表达他的隐忍和“认命”,充满悲哀和宿命感。

凯西、汤米、露丝三者长久、深厚、真切的情感纠缠,点出了人之所以为人、文明之所以延续的核心。凯西从未淡忘最珍贵的回忆,她失去了露丝,然后又失去了汤米,但她决不会失去关于他们的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莫失莫忘》(也译《别让我走》)电影剧照(2010年)。

感觉和活着一样重要。

愿我们都好好活着。

愿我们永远感觉鲜活。

“从我的世界观来看,我认为人们无论承受怎样的痛苦,无论遭遇怎样的悲惨经历,无论如何不自由,都会在命运的夹缝中求生,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人们不懈奋斗,努力在如此狭小的生存空间内寻找梦想和希望。这类人始终比那些破坏体制、实施叛乱的人更令我感兴趣。”(石黑一雄)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