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名字,不像欧美的玛丽、汤姆那样约定俗成,都是自己选字搭配,因此更有特色,个人特色或时代特色。
当年的卫东
小时候生活在内蒙边陲,母亲一个同事的儿子,叫卫民。
这个在那个年代再普通不过的名字,却是两次更改后的成果。
男孩出生时叫卫林,保卫林副主席。几年后,这个副主席成了叛国贼,摔死在外蒙的温都尔汗。
年轻一代的卫东
男孩父母赶紧给他改名卫东,现在还有很多叫此名的中年人,就像有很多叫浩宇、梓涵的男孩和女孩。
但改革开放后,对领袖的评价有了点争议,父母干脆给他改名卫民。
任何时代,保卫人民都挑不出错吧!
还有一件事情我至今无法理解,有一对同父同母当然同姓的亲兄弟。
弟弟一不高兴就骂哥哥是“南霸天”,可他自己也姓南啊!
而且,哥哥好像一直没意识到这点!
此李莲英非彼李莲英
初中同年级有个女生,名叫李莲英。
李是大姓,女孩叫莲啊英啊也正常。只是,这仨儿字凑在一起,就让人想到慈禧手下那个大太监。
女同学的父母显然没啥学问,不了解历史,也不听说书,女儿就杯具了!不知她长大后自己改名没有。
这“德”字辈三兄弟总让我
想到这样的场景
在军队,有个随和的小战士被大家唤作周de guo er,最后的儿音尤显亲切。
我也跟着叫,直到某日他来领东西签字才发现,他竟叫“德国”。
细问,他是“德”字辈,兄弟三个分别叫作德国、德军和德兵!
还有个小战士叫小乙,每个初听的人都会问:“你是不是有个哥哥叫小甲?” 可他是长子!
《庆余年》中,那个长公主的忠犬燕小乙让我发出同样的灵魂疑问。
后来一个领导,女领导,叫红军。
她说出生那天,父亲正好与苏军代表团会面,就给她起了这个名字。
后来中苏关系破裂,她的名字成了同学的笑柄,就从苏军改成了红军!
严打那阵子
同办公室的战友是个大姓,名“军”,重名率极高。
他说,90年代第二轮严打那阵,公共场所时时帖出写着死刑犯名字的大幅公告。常有好友见到他时故作震惊:“你不是被枪毙了吗?!”
他自己也感叹:“我都亲眼见过自己的名字,下面画着血红的杠杠!”
中国很多名字不分男女。我认识四个海涛,两个王海涛,两个刘海涛,分别是一男一女!
大学时一位老师叫震澜,却是个上了年纪、个儿不高还偏瘦的文静女士!
只有一次,她讲到什么激昂之处,一扬头,然后马上按住头发,这时我们才注意到,她不是满头乌发,而是戴着个黑色的假发套。
我自己的名字就比较中性。
有一回独自住店,挺晚了听到敲门声,一看,绝对是个风尘女子。估计是工作人员给了她信息又没给全。
她有些敌意地斜我一眼,又探头往里瞧,最后确定我是住客而非抢她生意的,才悻悻离开。
烟狗不是阉狗
有个卖房的姑娘,名片上写着“雯子”。
晴雯的“雯”,庄子的“子”,可凑在一起,却让我想起咬人一身包的玩意儿。
最近网上听剧,作者叫YAN GOU。
网名再任性,也不能骂自己是阉狗吧?我忙上网查,原来人家是“烟狗”!
你们遇到过什么奇葩名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