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观
智能乡村建设
智慧乡村(智能乡村)是响应国务院号召,顺应中央政策,迎合时代背景,构建的以政府、村民、企业良性互动为基层的全国性三农服务项目。项目是通过帮助政府搭建智慧化平台及在乡镇建设基层服务中心,帮百姓、乡镇做好信息采集、发布、推广与共享,落实民生服务,建设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以管理、宣传、服务为切入口、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多扩展性智慧化综合农村服务体系。
01
热点聚焦
第十五届农业贸易政策国际会议在京召开
11月25日,第十五届农业贸易政策国际会议在京召开,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治礼出席会议并致辞。
张治礼表示,中国始终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践行自由贸易理念,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入世20多年来,在农业领域主动融入全球化进程,认真履行入世承诺,不断提升农业对外开放水平,与世界共享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农业发展和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当前,全球农业面临的风险挑战比三十年前更加严峻,粮食安全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显著增多。中方愿与各国加强合作,以确保粮食安全为底线维护全球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以追求公平正义为原则完善全球农业贸易治理,以加强对话协商为手段激发全球农业经贸增长新动能,携手推进面向未来的再全球化进程,推动构建更可持续、更具韧性、更加公平普惠的全球农业贸易体系。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李庆霜、WTO副总干事波冈、FAO首席经济学家库伦、巴西驻华大使高望、南非驻华大使谢胜文等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发布《2024年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报告》和《WTO农业谈判与中国农业支持政策研究》。(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产得出”更要“卖得好”
从优势产业到富民产业,从丰收到增收,销售才是关键变量。我们缺少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发现好产品的机会。而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被看见、卖个好价钱,正是农产品营销的意义所在。
重新审视农业生产。一方面,从产业链上看,农业产业链条具有整体性,农业产业想要实现良性发展,不仅在良种繁育、农资供应、农业技术等产前、产中方面要跟得上,产后的农产品储藏、加工、流通、营销等同样重要。虽然近年来储藏技术不断进步,农产品销售期也有所延长,但农产品季节性强、易腐烂的特点仍然存在,如果不提前做打算,到收获时节再找销路,很容易被压价。
另一方面,从功能性上看,农业不仅具有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功能,也具有稳定农民就业、实现农民富裕的功能。这就是说,我们不能只站在消费端考虑农业生产是如何为居民生活提供保障的,还要从供给端多考虑农业生产怎样为农民带来收益、让农民得到实惠,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农民这一头。
农产品卖得好,需要多一些有意为之。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是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这里说的“稳定”并非全然固定某一条销售渠道,也可以是动态的稳定。比如此前的采购商出了变故,农民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到新的采购商,依然能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而这种“稳定”单靠农民自身是很难做到的,需要高效的产销对接平台来支撑。
农产品卖得好,还要能抓住机遇、借势“破圈”。互联网时代,农产品比以往有了更多“被看到”的渠道和可能,各地也有了一些创新做法,比如直播带货、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等。农产品卖了好价钱,还得实打实装进农民的腰包里。这就要进一步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农产品营销带来的产业增值收益。(农民日报)
02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解读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进一步促进农民工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农民工市民化高质量发展。
意见明确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坚持外出就业与就地就近就业并重,多措并举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优化场地、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聚焦农民工求职意愿和技能培训需求,发挥行业企业、院校、公共实训基地等作用,加强农民工技能提升。健全就业帮扶长效机制,稳定脱贫人口就业。
意见强调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督促企业遵守劳动合同、劳务派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有关制度,规范企业用工管理。完善根治欠薪长效机制,加强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等建设,依法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等权益。推动农民工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维护其社保权益。
意见提出促进进城农民工均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放开放宽城镇落户限制,推动有意愿的进城农民工在城镇落户,并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工合法土地权益。开展新市民培训,加强随迁子女教育保障、住房保障,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加强农民工关心关爱等,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提升农民工市民化质量。(人民日报)
《畜牧业应对寒潮暴雪天气技术指导意见(2024版)》解读
据气象预测,今年冬季气温冷暖起伏显著,发生过程性强降温和强升温事件的可能性大。为进一步强化防灾减灾措施,稳定冬春畜牧业生产,近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组织修订并发布了《畜牧业应对寒潮暴雪天气技术指导意见(2024版)》,提出6项技术措施。
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应对。各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密切关注中央气象台和地方气象台的极端寒潮和雨雪天气预报,掌握灾害天气开始时间、影响范围以及影响程度等,做好预测预警及应对工作。加强防灾减灾指导服务,及时向养殖场(户)等生产经营主体通报灾害天气信息,加大防灾减灾、救灾避险知识的普及,增强生产经营主体防灾减灾意识,积极组织指导其开展防灾准备工作。强化极端天气值班值守,制定停电、停水、大风、暴雪等紧急情况的应对预案或措施,责任明确到人。开展突发情况模拟演练,检验优化预案措施,提升灾情应对能力。
强化隐患排查和物资储备。气象条件发生变动时,及时对畜禽圈舍和水、电等基础设施设备进行全面巡查,重点排查存在隐患的老旧棚舍,及时转移畜禽,开展加固除险,防止发生坍塌事故。及时清理积雪,减少畜禽棚舍承重,防止被暴雪压塌造成人畜伤害。因灾损毁圈舍一时难以修复的,要就地取材,采用树杈、玉米秸秆、薄膜等材料,修建简易圈舍。加强饲草料、取暖燃料、兽药疫苗、消毒药品和设备、抢险工具等应急物资储备,防止因道路损坏、运输中断等导致物资短缺。牧区要全面摸底排查,准确掌握饲草料储备和缺口情况。对于存在饲草料储备缺口的,要积极联系周边地区,协调饲草料调运和短距离走场等事宜。
及时准确掌握和上报受灾情况。灾害发生后,地方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及时了解灾情,利用网络通信、视频等多种方式开展调查和技术指导,视情况决定是否赶赴现场开展救灾工作。
抓好畜禽保暖防冻和饲养管理。及时添置防寒保暖设施设备,合理采取圈舍密闭措施,做好畜禽保暖越冬。牛羊舍和开放式的猪禽舍要挂好草帘或盖上塑料薄膜等,以提高舍内温度。
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养殖场要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畜禽、养殖场所、周围环境消毒灭源,严防动物疫病传入和传播。要做好畜禽基础免疫,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及时进行补免和加强免疫。
加强灾后投入品调运和畜产品销售。针对灾后可能出现的饲草料等投入品、出栏畜禽、生鲜畜禽产品等调运困难的问题,及时发布供求和价格信息,畅通运输和销售渠道,积极协调交通运输部门,优先保证饲草料、兽药、生鲜畜禽产品、种畜禽、仔畜雏禽等物流畅通,维护畜牧业正常生产秩序,保证市场有效供应。(人民网)
03
实践动态
从长城脚下一个村,看北京乡村全面振兴
北京城区向北,慕田峪长城脚下,有村名北沟。山野之间,屋舍俨然,景美民富。
一个小山村,如何从“穷旮旯”变身“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北沟村的发展变迁,蕴含着乡村全面振兴密码。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背靠长城,坐拥青山,北沟村靠绿“生金”,以旅兴业。
依托燕山山脉“原产地”和“怀柔板栗”农产品地理标志,北沟村种植2400亩板栗,年产量约50万斤,年收入约200万元。山里的板栗,闯出乡村经济新赛道。
“开窗见长城,抬头看星星”,长城文化带来“国际流量”,吸引12户外籍居民投资兴业。全村150多户居民,有30多户做民宿。仅去年一年,吸引6万人次来村里旅游参观。村民人均年收入3万元左右。
乡村全面振兴,要“塑形”,也要“铸魂”。建设文化广场、修建“传统文化一条街”、组织村民学习传统经典、举办“十星级文明户”“十佳好公婆”等评选活动……北沟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文明乡风。以文化立村、以文化兴村,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现代化村庄初步形成。
北京,有城亦有乡,3000多个村是广袤天地,也是希望的田野。延庆区石峡村,从小山村变成一房难求的民俗村;密云区套里村成立了蔬菜种植合作社,从菜难销到“村里头”品牌蔬菜礼盒供不应求;大兴区鲍家铺村,盘活闲置农房打造文化空间,吸引艺术家驻村和村民做邻居……京华大地,乡村振兴的“蝶变”故事处处可见。(人民日报)
贵州贵阳贵安:宜居乡村看“五治”
近年来,贵阳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按照贵州省“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工作部署,聚焦“小切口、大民生”,以农村“五治”(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为抓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带动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针对农村“五治”工作,贵阳市出台了《贵阳市推进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示范引领型“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实施方案》和“五治”21个配套工作制度,实行统一理念、统一目标、统一流程、统一调度、统一评估,有效整合政策、项目、资金、力量,将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有机结合、系统谋划、一体化推进实施,以五个“精准”持续提升农村“五治”效能。
精准“治房”增颜值。围绕“清建管用”四个关键,今年共完成农房确权登记3.3万宗、宜居农房改造1万户、培训农村建筑工匠1311人;整治农村空心房1140栋、改造危房352栋,打造旅居农房821栋。
精准“治水”优生态。突出饮用水、生活污水、黑臭水体“三水同治”,今年共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11个,覆盖农村人口10.37万人;实施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66个、乡镇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程20个,改造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5个;农村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
精准“治垃圾”美环境。紧盯分、投、收、运、处“五个环节”,今年共完成“旅居生活”村寨垃圾收集收运点提升190个、配置农村垃圾分类收运设施1200个、建设农村垃圾分类收集亭(含分类收集桶)600个,建设秸秆收储利用示范点12个,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建设项目5个,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正常运行率保持在99%以上。
精准“治厕”提品质。统筹治厕治水同治、室内厕室外厕同治、公厕私厕同治“三个同治”,今年新(改)建农村户厕6941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农村公厕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建成农村厕所长效管护服务站(点)51个,将农村卫生户厕和1327座村级公厕全部纳入长效管护,推动公厕私厕“建、管、运、维”全生命周期运行。
精准“治风”得民心。围绕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三个重点”,制定婚事1天办结、丧事3天办结、单方办理不超过15桌、礼金不超过50元倡导标准,组织996个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实施农村公墓提质改造5个、新建农村公益性生态公墓15个;数字殡葬平台上线运行,移风易俗持续推进,文明乡风深入人心。(中国农网)
04
国际视角
第三届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部长会议在昆明举行
11月22日,第三届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部长会议在昆明举行。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治礼、云南省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王显刚出席会议并发言。
张治礼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粮食系统转型,牢固树立并全面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从政策、科技、装备、绿色发展、数字化、社会化服务和国际合作等各方面多措并举、协同推进,促进中国自身以及次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粮食安全水平提升。当前,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粮食系统转型发展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中方愿同各方一道,认真落实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八次领导人会议共识,加强政策协调和战略对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深化经贸投资合作,共同优化次区域农业粮食系统转型的国际环境,培育转型动能、增强转型韧性,携手打造更加包容、更有韧性、更可持续、更具竞争力的农业粮食系统,为次区域和全球繁荣作出贡献。
会议由中国农业农村部、云南省人民政府、亚洲开发银行共同主办,通过《2030大湄公河次区域农食系统转型昆明战略框架》和《部长联合声明》两份成果文件。会议同期举办次区域气候智能型农食系统国际研讨会、12场平行研讨会、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工作组第21次会议。次区域成员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亚洲开发银行以及有关多双边发展伙伴等200余人参会。(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第三届科技赋能乡村发展国际论坛举办
11月22日,第三届科技赋能乡村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官员、代表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旨在聚焦并展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科技赋能农业中的女性方面的鲜活实践,为全世界农村地区发展和转型带来经验与启示。
联合国发展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在致辞中表示,“如果没有女性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和平的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无法全面实现。中国在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性别友好的农业创新、改善农村地区女性工作条件,以及提升女性农民的科学和数字素养方面取得的进展,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党委专职副书记郑文华认为,女性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以独特的方式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他表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始终关注女性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未来,该中心还将发挥优势,推广女性在乡村振兴中的成功案例,分享她们的智慧和经验,向世界讲述中国女性植根大地、奋进创新的故事。
论坛期间,《科技赋能乡村发展系列专题报告2024:乡村振兴她力量》正式发布。该报告认为,尽管用科技赋能乡村女性的过程中存在各种挑战,但中国为妇女投身农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制度环境,是科技得以赋能中国女性的最重要原因,中国在农村数字基建、推动性别友好的农业技术创新、改善女性在农村工作环境、提升女农民科学素养和数字素养等方面的经验也可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中国农网)
05
数据洞察
我国渔业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 养殖产量占全球近60%
我国渔业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我国水产品的养捕比例已由“十三五”初的75∶25提高至82∶18,养殖产量占全球近60%。
前三季度国内水产品总产量4945.95万吨,同比增长4.49%。其中,海洋捕捞产量641.17万吨,同比增长1.62%。海水养殖产量1815.11万吨,同比增长5.67%。淡水捕捞产量67.31万吨,同比增长0.76%。淡水养殖产量2422.36万吨,同比增长4.5%。
近年来,我国设施渔业养殖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7116万吨。高产量得益于近些年我国水产品坚持“以养为主”,深远海、工厂化、陆基循环水养殖、鱼菜共生等设施渔业发展迅速。
在海洋,我国已建设169个国家级海洋牧场,深远海养殖水体达5660万立方米,产量47万吨。
在内陆,池塘标准化养殖水平不断提升,冷水养殖、稻田养殖、盐碱水养殖等多种养殖模式蓬勃发展。
未来,水产养殖的产量及其在渔业总产量中的占比将继续增长,渔业生产的增量将主要来自水产养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乡村产业、增加农渔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发展现代内陆设施水产养殖,促进内陆水产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健康、安全的发展目标,将为保障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人民网)
我国9100余家非遗工坊吸纳27万余脱贫群众就业
文化和旅游部在福建永定举行的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现场会公布,截至目前,我国共建设9100余家非遗工坊,涉及1721个县域,直接吸纳27万余脱贫群众实现就业,人均年收入超过3.6万元。
近年来,通过持续完善政策举措、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并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带动就业增收、助力和美乡村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批优秀经验。
下一步,有关部门将结合农村建设实际、农业发展需要,统筹推动非遗与其他资源实现合理利用;完善乡村非遗保护工作体系,推动非遗工坊提质增效,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创新和丰富工作手段,持续抓好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非遗工坊是指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的各类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目前,其已成为各地开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有力抓手。(新华社)
图片 | 网络
清研智谈
清研
清研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