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西藏、苏州、海南、大连、四川,以及日本和韩国,短短一年内,足迹遍布这些地方。

朋友圈里,隔三差五晒各地美景。

——你能想象,这是一个大学生,而且是拿着助学救济金的“贫困生”吗?

无脑爽文或者狗血剧都不敢这么“胡写”!但这居然是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个本科生,据说父母离异、负债,家有年幼的弟弟和年迈的爷爷,交学费都困难。

拿着助学金旅游,理直气壮:难道拿着救济金,就没资格旅游吗?

他晒出勤工俭学1100小时的记录,和历年奖学金,声称贫困生补助只是收入的一小部分。

然而,她为何依然占据着极其有限的贫困生名额,心安理得接受慈善捐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舆论的轩然大波下,这位一年旅游二十多处的男生,“贫困”头衔被取消,资助停止。

然而,与之类似的、必须加引号的“贫困生”、“可怜人”,还有多少?

而那些真正贫困的学生,以及弥漫于社会其他角落的各种困难者,又有多少,能得到慈善关怀?

这也难怪很多人,对慈善捐助,越发失去热情,并且经常带着怀疑的眼光……

德国社会学家阿尔诺·格鲁恩,针对此类现象,写下《同情心的丧失》一书,很值得我们阅读、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的旅游照片,是对捐助者打脸!”

那个四处旅游的“贫困生”,理直气壮地以为,钱是自己合法所得,怎么花都是自己的事。

这让一些网友,也觉得似乎有道理,为她辩护……

然而,书中针对此类现象,反问道:

“捐助善款的初衷,乃至慈善事业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显然,是救急救穷,帮助真正需要救济的人。

而不是为了已经脱贫的人“锦上添花 ”。

“慈善捐助的背后,是对弱者、困难者的同情心,以及,对‘受捐助者确实处于燃眉之急,没有欺骗我’的信任。”

尤其是,“尽管行善者往往表示不求回报,但在内心深处,也隐含着‘我的同情心,不要被辜负’的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书中的上述内容作为标尺,衡量下那个到处旅游的“贫困生”,就不难看到其中的荒诞。

品学兼优,是各大高校针对“受补助的贫困生”的普遍要求,而品德,显然包括诚实。

当昔日的贫困生,通过勤工俭学和奖学金等方式,有了足以到处旅游的积蓄,按照基本的诚实原则,就不该继续申请贫困补助。

然而,她不但心安理得地继续戴着贫困生的帽子,继续拿补助,而且肆无忌惮地到处旅游、发朋友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年旅游20多个地方,国内外到处逛,即使走出校园、工作多年之人,多数也很难做到。

一个“贫困生”,居然能如此,难怪有网友说:

“这分明是对善意资助的讽刺,分明是在打捐助者的脸!”

“反正就算我再有钱,也不想把钱捐给高校做助学金,供这样的‘贫困生’肆意挥霍!”

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最朴素的是非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校的责任,比那个四处旅游的贫困生更大

当那个四处旅游的“贫困生”,被人举报、捅到网上、引发热议,学校责令这个学生写检讨。

并从此取消了她的贫困生资格,和相应的补助金。

似乎这一切,都是那个学生的“个人问题”!

这非但不能服众,而且仔细想一想,更令人寒心。

“贫困生”的名额有限,谁能入选,由校方认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一个曾经的贫困生,勤工俭学赚了很多钱,这一切,难道学校一无所知吗?

国内高校的管理,放在全世界,都堪称严格得出奇,这是众所周知的。

“贫困生”的申请,不可能从大一到大四,不加审核地自动顺延。

当这个已经越来越富有的前“贫困生”,一次次继续申请补助,学校有关部门,究竟是“干嘛吃的”?

即使怀疑其中有啥猫腻,也毫不为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况,真正的贫困学子,究竟还有多少?

按照公开的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全国贫困人口——也就是家庭人均全年纯收入低于2300元人民币——高达8200万人。

其中能够考上大学的,绝对数量非常庞大。

但是他们当中,又有多大比例,能够通过贫困生补助的申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难怪如书中所说,一个“公开的秘密”,是慈善捐助的受益者,往往并非真正的穷人。

而其中的有关责任人,即使丑闻已经闹得广为人知,也极少被问责。

我们确实不必苛责那个四处旅游的“贫困生”;

但同时,对这样的高校——除非校方能够公开检讨自身原因,给大家一个合情合理的交代——今后还有谁愿意捐赠哪怕一分钱的善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白眼狼”成为常态,全社会的同情心都将“凉透”

从上述种种问题中,都彰显出一种对慈善捐助,或曰对社会的同情心,全然不知感恩的。

那个拿着贫困生补助金,到处旅游、发朋友圈,还对此心安理得的大学生,如果但凡想一想“如何面对捐助者的善意”,大概也不会这样。

而国内高校,没有企业资质,属于教育机构、非盈利部门;

包括贫困生助学善款在内的各项开销,主要都来自国家拨款,和社会捐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出现如此“贫困生”的高等学府,严重渎职的背后,也是对他者的赠款,毫无感恩之心。

用老百姓的土话讲,这样的学生、这样的学校,叫“白眼狼”。

“白眼狼”并非个案、孤例。

在此之前,明星孙俪曾经热衷于向捐款助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曾捐助了一个名叫海清(化名)的学生长达数年,直到向海清从山村里,考上上海的某所大学。

此时的海清,一次次向孙俪要更多钱,声称上海开销很大。

而事实上,海清用孙俪给他的助学善款,买了不少名牌服装,请同学大吃大喝,到处炫富,一顿饭动辄吃掉好几百。

孙 俪得知此事,批评了海清,表示“除了学费和电话费之外,每个月我只能给你五百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海清的乱花钱并未收敛,继续一次次向孙俪要钱,被孙俪拒绝。

海清气急败坏,对孙俪反咬一口,声称要“曝光”她的“伪善”,让她名声扫地。

真相传到网上,大家都替孙俪感到“不值得”。

伤透了心的孙俪,从此很少以个人名义捐赠善款,而是通过机构,生怕再被白眼狼反咬一口。

这是当今社会的冰山一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还有倒地老人被扶起来之后,反咬救助自己之人。

形形色色的白眼狼何其之多,而且大都并未付出代价、受到惩罚。

其结果,如书中所言,就是社会各界的同情心,都越发“凉透”。

哪怕面对真正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在作出慈善举动之前,脑海中也难免浮现出白眼狼的嘴脸。

于是,对善举望而却步。

“如果白眼狼不付出惨痛的代价,不得到遏制,人类最高贵的情操之一,同情心,就会被逆向淘汰,从我们的社会消失。”

书中这番话,值得我们深思!

请在右下角“点赞”“在看”

第一时间阅读文章

好看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