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无疑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之一。2000年,凤凰卫视推出纪录片《世纪行过:张学良传》。缄默半个世纪,百岁老人的口述影像突然出现在荧幕上,迅速轰动华人世界。
为了完成这部纪录片,台湾资深媒体人郭冠英花费十年,准备、研究、思考和待机,成为张学良的忘年之交。
不久前的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闭幕后,他向我们讲述了“世纪”之后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仅是一部纪录片的幕后,还饱含着一位台湾资深媒体人从“偷偷爱国”到“公开爱国”的“中国心”。
◆1989年的张学良(左)与郭冠英(右)
PART 01
“这个军阀还活着?”
1971年的一天晚上,看完电影,台湾大学生郭冠英随好友王一方回到王家,偶遇了一对老夫妇。老先生戴顶线帽,跟他们闲谈,“那部电影不错。”待老先生离开,王一方随口提起,他是张学良。郭冠英当时想的是:“这个军阀还活着?”
郭冠英是台湾资深媒体人。在台湾,有人评价他是“深蓝中的深蓝”,有人称他为“小李敖”。不久前,他来到北京,参加了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他最近一次成为两岸新闻热点,是2009年因“范兰钦”事件被撤职。而在更早之前,他有一个更具知名度的身份——纪录片《世纪行过:张学良传》的制作人、撰稿人和采访者。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郭冠英走近缄默了半个世纪的张学良,以忘年交和采访者的身份,制作完成了《世纪行过》。2000年,张学良百岁诞辰之际,这部纪录片在台湾TVBS和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一经播出,立即轰动华人世界,观众纷纷致函凤凰卫视,强烈要求重播。一年之后,张学良逝世,纪录片中的大量口述资料和影像愈显珍贵。直到今天,《世纪行过》仍保持着高达9.2分的豆瓣评分。
谈起《世纪行过》幕后,郭冠英说,纪录片的实际拍摄、制作花了一年,但准备、研究、思考、待机,可以说花了十年。而他与张学良的故事,还要从更久远的1949年说起。
1949年4月22日,郭冠英出生在台湾的新竹医院。两三个月前,他尚在母亲腹中,就随父母跨越海峡,自上海飞到了台湾。
他的父亲是国民党空军的一名中级军官,从重庆军需财务学校毕业后,执行的第一个任务是到上海接收江湾机场。等江湾机场修好,国民党大势已去,郭父只能随军撤到台湾,整修新竹机场。新竹机场修好后,他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去轰炸江湾机场。半个多世纪后,重新讲述这段历史,郭冠英反问了一句:“这不是很荒谬吗?”
孩童时的他却不是这么想的。那时,不管教科书,还是小学老师,灌输给他的都是,台湾的一切“不幸”都与一个叫“西安事变”的东西有关。懵懵懂懂间,他记住了西安事变两位“罪魁祸首”的名字——张学良和杨虎城。他一度以为,自己出生在新竹,而不是上海,正是拜张学良所赐。
小学的一位陈老师家住在台湾新竹县竹东镇,课堂上,陈老师多讲了几句课本外的闲话。于是,郭冠英晓得,张学良被关在竹东云雾缭绕的深山里,有时会走出深山,到小镇上买东西,身旁还跟着特务。至于杨虎城,陈老师的说法是“失踪”了。杨虎城到底怎么了?郭冠英“有一点好奇,但也只有一点而已”。
孩童的好奇心很快被抛之脑后,后来,他考上了台湾政治大学,读政治系。他的想法很务实,“政治系比较有前途,可以做官。”谁也没想到,毕业后他的仕途常年原地踏步,直到被撤职前也只是个“小科员”。反倒在研究近代史的领域,因大学好友王一方的机缘,得以走近张学良,成为了一名历史作家。
郭冠英是大三那年认识王一方的。“我是政治系三年级的,他是法律系一年级新生。我们一见如故,他就带我回家,在忠孝东路与敦化南路的交口处。好大的一栋房子,好大的一个院子。”
大院子的主人是王一方的父亲王新衡。王新衡是蒋经国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回国以后,作为军统局官员,曾被蒋介石派去西安,才到西安没一两天,就赶上西安事变爆发。但他私下与张学良交情亦不薄,张学良晚年在台北有限的社交圈内,有广为流传的“三张一王转转会”,其中的“一王”就是王新衡。“转转会”,就是张学良、张大千、张群和王新衡相约,每月聚餐一次,四人轮流做东。
正因如此,大学时期的郭冠英才能在王家偶遇张学良。只是,当时的他还不懂历史,直到1971年,进入政大东亚研究所读研究生,他对西安事变和张学良的印象才开始转变。
成立于1967年的“东亚研究所”,最初主要是研究大陆情况,以便蒋介石知己知彼,“反攻大陆”。在这个受到特殊关照的学术机构,郭冠英看到了大量机密资料——大陆公开出版的《人民日报》《人民画报》《红旗》《参考消息》等,在当时的台湾,这些都属于“禁书”。他还看过安东尼奥尼拍摄的《中国》,“那是我们第一次看到完整的、不丑化大陆的纪录片”。当然,因为把大陆拍得“还不错”,片子没有在台湾公映。
后来,郭冠英的女儿谈到父亲的这段经历,“我爸爸本是训练来做特务,结果他反因此开了眼界,看了机密,其实只是些掩盖的常识,成了一个有独立思考的人。”
温馨提示
明日21:00
我的中国心|“用手摇开了历史”
——纪录片《世纪行过:张学良传》
和它的制作者(2)
“京彩”继续……
来源 | 北京日报
记者|杨丽娟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