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菩萨戒是在大乘佛教的思想指导下建立的。佛教的根本是自觉觉他,要求人人都能成佛,所以菩萨戒的所有内容都体现在三句话中,这三句话是:
一、持一切净戒,无一净戒不持。
二、修一切善法,无一善法不修。
三、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
以上三句就是大乘佛教菩萨戒中所说的“ 三聚净戒 ”,它概括了自度度人和上求下化的一切大乘佛教的所有法门。
“三聚净戒”中的第一戒:“持一切净戒,无一净戒不持”是说的持戒的情况,在佛教中称为“ 摄律仪戒 ”。“一切净戒”,自然都是有助于修行成佛的行为准则,这是佛教的判断标准,以清净向上为其特点,以涅槃成佛为其宗旨,由是可以说,凡是有利于清净修行的一切大小乘戒律都可入于其中,持受修习,反之,对佛教追求清净涅槃活动有障碍的一切行为或准则,都是不能容许接受的。
“三聚净戒”中的第二戒:“修一切善法,无一善法不修”是说的修行的情况。在佛教中称为“ 摄善法戒 ”。佛教的善恶观为善、不善、无记三种,最后一种“无记”是说的非善非恶的情况。大乘佛教认为,佛教历史悠久,宗派众多,修习的方法也很多,可以有多条道路通向解脱的彼岸,因此通常称为“八万四千法门”,所以这条“摄善法戒”可以说广纳包容了所有能够修习善行的方法和道路。
“三聚净戒”中的第三戒“: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是说的佛教的目的,在佛教中称为“ 饶益有情戒 ”。“饶益”是佛教专用语,即有益。“有情”是说一切含有情识的众生,它既包括了人,又包括了非人的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牲畜鸟兽等。“度一切众生”,就是要度所有有情众生,如果还有一个众生没有得度,就自己不能得度,体现了大乘佛教利他的理想。
大乘佛教强调“三聚净戒”的内容还与大乘佛教的“ 四宏誓愿 ”相应地结合。“四宏誓愿”是“ 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众生无边誓愿度 ”。其中“摄律仪戒”就是“烦恼无尽誓愿断”;“摄善法戒”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饶益有情戒”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
“戒”为无上菩提本,佛陀遗训中说“ 以戒为师 ”,戒对我们学佛修行来说,戒如大明灯,能消长夜暗,戒如真宝镜,照法尽无遗,戒如 摩尼珠 ,雨物济贫穷,离世速成佛,唯此法为最,是故诸菩萨,应当勤护持。
来源:《中国佛教基础知识》 杨曾文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