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名故事

建阳

大潭山·大潭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潭山,在县治西隅。旧志“粤王筑城其上以拒汉”,史称吴王六千户屯大潭城,即此地也。山势蟠屈,亦名卧牛山。重九日,邑人多游其上,又名登高山。

——明·嘉靖《建阳县志·卷之三·山川志》

大潭城在建阳县衙的西面,是闽越王(粤王)建造的。大潭城建在大潭山上。大潭山又称卧牛山,是以其形象而称呼;也称登高山,是重阳时节,建阳百姓放怀远望的首选。明代嘉靖年间的建阳知县冯继科曾留有《九日登卧牛山》一诗:

几度登高望欲迷,锦江遥隔画桥西。

不嫌孟老斜吹帽,应笑山公倒接篱。

白雁故随归梦杳,黄花偏与赏心违。

客怀对此怜摇落,酣战秋风一振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潭”的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县城在崇阳溪、麻阳溪两溪交汇处,水深成潭,俗称大潭。

闽越王因其势筑城以拒汉,下瞰大潭,故名大潭城。

——民国《建阳县志·卷十六·杂类志》

闽越王余善筑城,正是因为城墙之上,可以俯视城下的大潭,所以取名大潭城。由于河道变迁,水势走向改变,洪灾的过境,长期泥沙淤积,如今已无法明确大潭的位置了。但根据民国《建阳县志·卷二·山川志》的记载,那时的“大潭”还存在。

桃源洞在西关外大潭山之背。四面皆山,一径纡入,桃竹丛立。有古塘,大旱不涸。相传其下有窍,通大潭。洞口有井,泉甘冽,汲之声若铜壶之漏。

西门外,有一个桃源洞,在大潭山的背面,桃源洞一带,有一面很古老的池塘,即使是大旱,池塘也不会干涸。相传是池塘底下有孔窍,可连通“大潭”。桃源洞的洞口有井,井泉特别甘甜,汲水时溅出的水声,就像铜壶的滴水声一样。

和“大潭”一样,“桃源洞”的位置也无法确切知道了,但记载提到,西门外桃源洞的那面池塘与大潭相连,那么大潭应该在麻阳溪流经建阳城区的河段。

大潭城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元鼎六年(前111)秋天,闽越王余善刻了玉玺,帝号——“武帝”,东越武帝要反抗汉武帝——武帝对武帝!

东越武帝余善发动战争确实有一定的资本。

《汉书·严助传》记载,淮南王刘安上书汉武帝说:“(闽)越甲卒不下数十万。”兵力高达几十万。经济状态也良好。《史记·货值列传》描述闽越“无饥馑之患,无冻死之人,亦无千金之家”。闽越族的百姓饿不死,冻不死,只是没有千金之资的大贵人家。虽然不如中原,但温饱没问题,经济可以不依附于中原。

余善开始积极备战,他建造六座城池以抗拒汉军,分别是乌坂城(邵武)、大潭城(建阳)、汉阳城(浦城)、浦城、临江城(浦城)、闽越王城(武夷山)。“一为乌坂城,在今邵武县东三十里,背山而南面大溪。二为大潭城,建阳有大潭山,在县治西南隅,越王因山势筑城以拒汉。三为汉阳城,在今浦城县北。四为浦城县城。五为临江镇,在浦城之南,为浦梁要会,今有越王台遗址。六为崇安县城村,有土堆如城,其中平坦、故老相传为闽越殿。”

大潭城第一次出现在历史著作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武帝容不下东越武帝,下令讨伐,兵分四路,水陆俱进。

武帝派遣五路大军南下。第一路是由横海将军韩说率领的军队,从东方浮海而来;第二路是楼船将军杨仆率领的军队,出发自武林;第三路是中尉王温舒率领的军队,出发自梅岭;第四路是戈船将军郑严率领的军队,出发自如邪;第五路是下濑将军田甲率领的军队,出发自白沙。有些专家将这些路线与后世的入闽路线合并研究,认为有三条线路对后世影响极大:一是从豫章鄱阳县跨过崇安县分水关进入福建;二是从豫章城边的梅岭出发,越光泽县杉关进人福建;三是从会稽若邪(今浙江绍兴东南)、白沙(今浙江乐清)出发,越浦城柘岭进入福建。

余善最终没有死在武帝征伐的铁蹄下,反而因内讧丧命。余善不敌汉军,退到冶都时,内讧起,建成侯敖与繇君居股(繇君丑之子)联合响应汉军,用计杀掉余善而归汉,闽越的割剧局面就此结束。

余善身死福州,据载,其墓在福州府侯官县宁棋里。鉴于闽地的越族从来不安分,武帝下诏称:"东越险阻反复,为后世患,迁其民于江、淮间。”汉武帝把闽越族的居民,全部迁移到长江、淮河一带。

后来,闽越王所筑的6座城池都荒废了,而大潭、浦城、临江、闽越王城(城村)的地名辗转两千多年,流传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End

来源:建阳区民政局

制作: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初审:姚颖洁

复审:林晞

终审:吴淑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