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传来:

著名古典文学研究学者、教育家、诗人叶嘉莹女士去世,享年100岁。

许多人尊称她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

她的生命,如同一部跨越百年的诗篇,从1924年缓缓书写至2024年,在这个秋日画上圆满的句号。

无论是在加拿大的讲台,还是回归祖国的课堂,她始终用温柔而坚定的力量,照亮了无数学子的求知之路。

她的故事,不仅仅属于她个人,更属于整个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4年,一个冬日的北京,书香门第中悄然降生了一个女婴——叶嘉莹。

谁能想到,这个娇小的生命将来会成为照亮中国文学天空的一盏明灯?她的家族,犹如一部精致的古典诗集,每一页都镌刻着优雅与学识。

幼年的叶嘉莹,与众不同。

当其他孩子还沉迷于玩耍时,她已经在姨母严厉而慈爱的目光中学习《论语》。

那是一种近乎严苛的教育,将古典文化的精髓如同乳汁般缓缓注入她的心灵。

清晨的书房里,毛笔研磨的声音、书页翻动的沙沙轻响,构成了她最初的成长乐章。

数学、语文、书法,样样都要精通。

姨母宛如一位严格的艺术家,雕琢着这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叶嘉莹的字,从最初的稚嫩到后来的遒劲有力,仿佛记录了她生命的每一次蜕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2年,她考入私立笃志小学,这一年注定将改变她的人生轨迹。

插班五年级的她,并未因突兀而退缩,反而以超乎寻常的学习热情很快融入新的环境。

十多岁时,诗词在她的生命中悄然绽放。

最初的诗句,如同含苞待放的花蕾,带着青涩充满无限可能。

她开始用诗歌记录内心最柔软的部分,用文字抚慰那些难以言说的情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5年,她以超群的才智考入北京市立女二中。

时代的阴云正在聚集,抗战的硝烟即将弥漫。

就在这一年,她的人生迎来了第一次重大转折。

父亲随公司迁往后方,杳无音讯,仿佛被历史的洪流吞没,母亲因思念成疾,病情急转直下。

叶嘉莹亲眼目睹母亲的凋零,内心的伤痛如同冬日的寒风,刺骨而深邃。

17岁那年,她失去了母亲,这个打击让她不得不过早地成熟。

在伯父的教导下,她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用知识和文学抚慰内心的创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1年,她考入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这是她学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命运似乎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大二那年,她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导师——顾随。

顾随是那个时代赫赫有名的国学大师,他敏锐地发现了叶嘉莹身上独特的文学天赋。

在"唐宋诗"课程上,叶嘉莹如同一块干渴的海绵,汲取着古典诗歌的每一滴养分。

顾随不仅传授知识,更点燃了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

大学毕业后,叶嘉莹开始了她的教育生涯。

北平志成中学(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等三所中学成为她最初的讲台。

那些年轻的学生,在她温和而坚定的目光中,开始了解中国文学的魅力。

她的生命,就这样在历史的激流中,如一叶扁舟,坚韧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8年,叶嘉莹随丈夫赴台,开始了她颠沛流离的半生。

初到台湾,她面临诸多困难,丈夫因政治风波被海军监押,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叶嘉莹措手不及,她不仅要照顾年幼的女儿,还要面对生活的种种压力。

丈夫被捕后,她自己也失去了工作,只能带着女儿寄居在亲戚家。

亲戚家的条件并不宽裕,一家五口挤在两居室的小房子里,叶嘉莹和女儿只能睡在狭窄的过道里。

尽管生活艰辛,她从未放弃对诗词的热爱,坚持自学,不断提升自己。

她被台大聘请为讲师,开始了她的教学生涯,课堂总是座无虚席,学生们被她的才华和热情深深吸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9年,叶嘉莹举家移民加拿大温哥华。

异国的风土人情、学术环境,对于她来说是全新的挑战。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很快成为她学术生涯的又一个重要驿站。

半年之后,学校做出了让她无比荣耀的决定:聘请她为终身教授。

这不仅仅是一份职业的肯定,更是对她学术成就的至高褒奖。

生活似乎在这一刻变得安定而从容,舒适的学术生涯向她徐徐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对于叶嘉莹这样的学者而言,安逸从来不是她的追求。

在温哥华的书房里,在加拿大的课堂上,她的目光始终眺望着遥远的东方。

真正的使命,不在于个人的成就,而在于为国家、为文化做出贡献。

这个信念,如同燃烧的火种,在叶嘉莹心中从未熄灭。

在那些看似平静的日子里,叶嘉莹已悄然绘制着回归的蓝图,准备跨越重洋,将知识的火种带回祖国的怀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0年,加拿大与中国建交,仿佛打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门。

对于身在异国的叶嘉莹来说,这是一个令心灵颤动的时刻。

故乡,那个她魂牵梦萦的地方,终于向她展开了温暖的臂膀。

她鼓起所有的勇气,提出回国探亲的申请,每一封信件,每一次等待,都仿佛在跨越无形的精神长城。

终于,1974年,她盼望已久的梦想成真——获得了回国的批准。

从加拿大温哥华返回阔别26年的北京,对叶嘉莹而言,简直是一次心灵的朝圣。

她的内心激荡,笔尖流淌出2700字的长诗《祖国行》。

那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曲思乡的挽歌,一部写给祖国的深情家书,诗中每一个字,都饱含着思念、骄傲和对土地的无限眷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对叶嘉莹来说,从未是一帆风顺的旅程。

少年丧母、中年婚姻坎坷、晚年丧女——这些看似能够击垮一个人的重大挫折,在她身上却激发出惊人的生命韧性。

她用诗词和文学作为心灵的疗愈剂,将伤痛一点点转化为力量。

1976年,更是她人生中最为黑暗的时刻,长女和女婿双双车祸遇难,对任何一个母亲而言,这都是难以承受的巨大创伤。

但叶嘉莹没有被击垮,相反,她选择以更坚定的姿态重新出发,她决定回国教书,将所有的悲痛转化为对教育和文化传承的执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年后的春天,叶嘉莹在报纸上看到祖国急需教师的消息。

她没有犹豫,提笔给国家教委写了一封令人动容的申请信,信中她恳请回国教书,甚至表示不需要任何报酬。

对她而言,教书不是谋生,而是一种信仰,一种对文化的深情告白。

1979年,奇迹发生了。她的申请获得批准,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回国讲学。春天如约而至,叶嘉莹踏上了久违的祖国土地。

北京大学成为她第一站,讲台上的她意气风发,仿佛等待已久的候鸟终于返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快,在李霁野的邀请下,她转到南开大学任教。

从此,叶嘉莹的身影如同一缕阳光,温暖了无数高校的课堂。

天津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武汉大学……她就像一个文化使者,用知识的力量在祖国的大地上播种希望。

2002年,她获得在华长期居留证。

这不仅仅是一张证件,更是她对祖国无条件的爱与奉献的见证。

那些年,她用自己的方式填补了文化的空白,用智慧和热情重新点燃了学术的火种。

每一次走进课堂,叶嘉莹都仿佛在完成一个更大的使命。

她不仅仅是一位教师,更是一座文化的灯塔,照亮了无数学子前行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7年,已是耄耋之年的叶嘉莹,依然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她捐出退休金的一半,设立了"叶氏驼庵奖学金"。

这不仅是一笔经济资助,更是对年轻学子的精神激励。

在她看来,知识的火种需要持续传递,教育是最伟大的慈善。

2018年,已是人生暮年的她,做出了更为惊人的决定:捐赠全部财产3568万元,设立"迦陵基金",专门支持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笔巨款,对于一个学者而言,无疑是倾尽所有的奉献,她用行动诠释了何为知识分子的担当和责任。

她的慈善,不仅仅是金钱的资助,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通过这些基金,她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年轻的学者们因此获得更多研究的可能性,中国传统文化的火种,因她得以生生不息。

叶嘉莹用自己的方式,在人生的最后时光,为中国文化的未来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她的慈善,如同一首温柔而深情的诗,诉说着对教育、对文化、对国家的无尽深爱。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叶嘉莹读者:《讣告!100岁叶嘉莹去世:17岁丧母,52岁丧女,94岁裸捐,她是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41390504039793163/?log_from=c241e496c88b2_1732603494270环球网:《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叶嘉莹逝世 享年100岁》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6600087683941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