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研学游“打”得火热。
据艾媒咨询数据,2023年中国研学游行业市场规模达1469亿元,2024年则有望达1791亿元,同比增长21.9%。这块越做越大的“千亿蛋糕”,自然吸引了更多市场主体的加入。
从去年“清北”研学游上热搜,到今年“从‘走马观花’到‘游中有学’”“‘研学热’如何走向真研学”“缺‘研’少‘学’,何谓研学?”等研学相关文章被人民日报、新周刊相继报道,网络上到处都是研学游话题的相关新闻,但似乎鲜见市场正面评价。
11月19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又发布了《关于促进旅行社研学旅游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旨在加强行业管理,切实提升研学旅游质量。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即便是像新东方这类的“大厂”也很难“大展拳脚”,市场越来越“卷”。而在儿童艺术研学联盟主理人丁泽欣(丁丁)看来,研学并不该被当做一种服务、一种生意,她认为:“研学的核心应该是家长、孩子和研学团队之间的配合,要更多地关注孩子在其中学到了什么。”
用丁丁的话来说:“我想通过研学让孩子们和我都能更好地去认识自己和世界,在不同的地方遇见不同的人,产生心灵的碰撞,而这些美好背后的逻辑都要基于‘爱’。”这也是丁丁多年来保持初心,保持创作,保持精彩内容的原因,做有深度和温度的艺术研学是丁丁创办儿童艺术研学联盟的初衷。从“看见华夏”“看见景德镇”“看见黔东南”系列到Come From儿童艺术节,无一不在体现这一点。
本期名人堂,SMART度假产业平台与丁丁进行了深度对话。
丁泽欣的朋友圈详细地记录了她近一个月的经历:出海办展览、参加各种会议、 搞直播、拜访世界各处……对于丁泽欣这个名字,多数人并不觉得熟悉,但提到丁丁老师则是更令人印象深刻的存在。
年轻,阳光,开朗,具有亲和力,这是大多数人对于丁丁的第一印象,而如若你对她再加深一些了解,便会感慨小小的身体里、“人畜无害”的面孔下迸发出的是无穷无尽的力量,是对待工作的精力充沛、对待生活的热爱以及一种阳光向上的生命力。
以SMART度假产业平台的这场对谈为例,即使是在我们的主场,整场下来丁丁的回答基本没有停顿,仿佛不是在接受访谈,而是一场“丁丁脱口秀”。
而丁丁的朋友圈亦是她“做研学的阳光丁”人物形象的缩影,几乎每天,朋友们都能在朋友圈刷到丁丁老师的小作文,丁丁将其命名为“小丁碎碎念”。「小丁碎碎念」会记录她当天的感悟、见闻,以及最多的是她对美育研学发展的观点,每每刷到,都仿佛看到了初次见面那个神采飞扬、侃侃而谈的丁丁老师。
“你后悔创业吗?”
“非常后悔。”
“后悔没有更早一点开始创业。”
这是在今年海南国际文创周文旅老友记上丁丁接受采访时的回答。作为文旅老友记中唯一的一位“女老板”,丁丁坦言自己和“男老板”没有什么区别,也没有因此受到特别优待。“所有女孩要找到自己所热爱的事情,把自己所有的能量和能力放到上面将其做大。”
被老师打一巴掌、三次考试倒数、校园暴力……这些经历让丁丁开始思考“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人,如果不能平等地教育每一个孩子,不能对每一个孩子因材施教,也不能客观地对待孩子的成长,那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每一次成长的关键时期,好像都为她从事教育行业埋下了一个基因。高中毕业后,丁丁考入鲁迅美术学院,她在哪里接受了很多艺术训练,也开拓了很多视野。毕业后,丁丁自然而然地开始进入教育领域进行创业。
从鲁迅美术学院的艺术生,到儿童美育主理人,2024年已经是丁丁深耕教育领域创业的第11年,也是儿童艺术研学联盟深耕景德镇在地文化的第7年。
“陶溪川是给人造梦的地方,陶溪川为年轻人而造。” 景德镇陶文旅集团公司董事长刘子力的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丁丁,仿佛在冥冥中有一种使命感驱使她来到景德镇,留在景德镇。景德镇是年轻人追逐梦想的媒介,而丁丁的梦想就是想把景德镇变成孩子们看世界的窗口。
其实,丁丁并非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和计划要做儿童美育研学。从美院毕业以后,丁丁当过培训老师、开过教培机构,但是她逐渐觉得这些事情好像都“太没意思了”,并且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些行业的天花板都非常明显。
在景德镇做公共教育时,“天生爱自由”的丁丁发现自己一见到小朋友就想带他们出去玩,自然而然地,她开始思考“艺术+研学游”的可能性。
“艺术”是一种文化的表达传递的形式,“研学”则是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艺术研学通过看、听、闻、摸、尝的学习形式为媒介,将抽象的艺术概念具化成认知与感受输入,也更像是一种以艺术解锁孩子们对世界认知的一种方式。
在丁丁看来,美育人在艺术研学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一直坚信每一位美育人,或者说每一个和‘美’相关的从业者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即我们会真实地去看待和理解这个世界,并通过各种各样的感知去给孩子更多的反馈和理解。”
当被问到为什么没有以个人的角度出发建立研学品牌,而是设立儿童艺术研学联盟,丁丁笑着告诉SMART,这其实包含了她的理想和创业的初心。
“做研学需要非常多的教育者去参与,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想如果是一群人呢?一个团队呢?又甚至是一个联盟呢?让更多人因为研学聚集到一起,团结在一起,去创造更多的研学目的地,让研学行业越来越好。”
而丁丁自己,也在这个过程里,学会了更加多元化、更包容和更感性地认识这个世界。可以说,丁丁在研学教育中完成了一次对自己的再教育,而这背后更大的价值观就是基于“爱”,爱孩子,爱教育,和爱这个世界。
被看见与被听见,是一座城市得以活化的必要条件。丁丁和她的团队每到一个研学目的地,都会关注这片土地的过去与现在,用艺术课程串联在地的人文、自然和文化。
以「看见,华夏」系列研学产品举例,儿童艺术研学联盟已走进海南、景德镇、宣州、杭州、安徽、武夷山等地。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搭建孩子与目的地文化之间的桥梁,让孩子“看见”在地的器物、人物和风物。
然而,丁丁她们所做的工作并不止如此。
2023年7月,“成为光的孩子”儿童艺术装置展盛大开幕,500余件孩子们创作的艺术作品落展光山。作为策展人,丁丁希望通过展览可以成为光山儿童友好的开始,成为乡村儿童美育教育的撬动点,吸引更多的教育者关注乡村儿童美育并持续发力。
也是以此为契机,丁丁产生了一个新的目标——以儿童友好为IP标签,让每一个城市目的地做一个专门为孩子们而呈现的节展活动。
3月立项,5月开始筹备征集,200+机构报名,10+艺术机构共创,96家机构参与展览,7月正式开展,以“民族的、世界的”为主题的come from儿童友好艺术节在景德镇诞生了。
儿童友好峰会、儿童市集、以景德镇为主题文创周边……这次艺术节试图让艺术走出白盒子,打破儿童美育的边界,通过展览为目的地引流,让每一个来参展的孩子和大人能够更多元地去了解景德镇的城市文化。
对于丁丁来说,这次艺术节不仅是展现孩子作品的新平台,也是一个尊重商业逻辑的儿童友好实验项目,是她试图用儿童的创意和力量来活化目的地,用一座展览“点燃”一座城的一次尝试。
在刚结束不久的世界研学旅游大会上,儿童艺术研学联盟和AIMKIDS受邀前往马来西亚举办“中马国际儿童友好艺术节”。艺术节汇聚了来自中国86家机构和学校、2000多件学生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也是儿童艺术研学联盟继景德镇Come From儿童友好艺术展后的第一次跨国寻展,通过孩子的视角呈现并传递民族之美。
通过这次出海展览,丁丁看见了中国研学的力量和未来,“目前,我们对内容的研发能力和激发儿童创造力的能力在世界上是具有绝对优势的,而这种优势建立在持续学习、不断自我迭代的基础上。未来,让孩子们的声音被全世界看见,是我们新的使命和责任。”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用艺术的语言,大胆说出“我就是我”,让每一个孩子的光芒被看见,被听见。”
也许,在丁丁的理想里,她已经不仅仅是在做艺术研学,而是在用艺术让孩子自由而真实地表达自我,搭建儿童与世界之间的桥梁。
了解到您一直深耕于儿童艺术研学领域,那您这次来张家界以后,对其研学产业发展您有什么感受?
丁泽欣:
张家界的研学市场定位主要是以研学旅行社或学校的校外研学为主,市场溢价并不高,且从业人员基本以导游和景区的工作人员为主。但是这对各个景区来说,它其实没有产生太多营收型收益。
所以如果张家界想转向艺术类研学,第一要调整服务,也可以说是调整人才结构,增加艺术研学相关的人才培训内容;第二是目前景区多以大流量人群观光为主,需要提升景区的软硬件设施为偏专业的研学内容落地做准备;第三是将张家界IP所带来的观光流量变为“留量”,为孩子构建差异化的研究性学习内容体系。所以我建议大家要把重点放在内容上,把内容深挖下去,使产品具备真正的产品力。
本次儿童研学对话在张家界黄龙洞景区举办,您有什么新的体验?
丁泽欣:
我觉得这是一件不破不立的事,毕竟在这样的景区内,消防、安全、各组织之间的协调和配合都是很大的挑战。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在张家界黄龙洞景区举办呢?第一点是因为它的传播力一定具有唯一性,让大家体验到张家界的差异化和独特性;第二是分享嘉宾本身是教育为核心的文旅人,在这样的场景下,他们会真实地感受到张家界的研学场景,或者说研学市场的真实环境,老师会沉浸式地观察周边的场景,迸发新的灵感;第三,我认为这对参会者来说,本身也是一个学习和突破的机会,出来学习什么最重要?出来学习本质上是“出来”更重要。
作为海南文创周的老朋友,您对张家界全球旅创周和文创周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丁泽欣:
过往文创周会有一些独特的环节,比如说海边露营节;所以我曾经设想过在海滩上一边带孩子研学,一边做分享,但做一个论坛压力还是很大的。所以对我来说,这次我们在恒温、恒湿的黄龙洞景区展开研学对话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其次,这次张家界旅创周的国际化面孔很多,我们能听到一些差异化的理解和观点,从业者们能产生更多的碰撞,吸收到更多跨界和拓界的创新思维。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