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根据金地发布的前三季度报告显示,今年1到9月,金地实现营业收入410.03亿元,同比下降21.59%,归母净利润为-34.1亿元。
昔日房地产行业的辉煌黄金时期,业界曾盛传“招保万金”的佳话。
1998年,金地集团在深圳应运而生,同年,凌克出任董事长,引领公司步入飞速发展的轨道。
在稳固深圳市场的基础上,凌克力排众议,毅然决定挥师北上。2000年,金地成功拿下北京郎家园地区一块七万多平方米的土地,标志着其全国布局的序幕正式拉开,成为粤派房企中的先行者。
那些年,在金地的发展历程中,尽管偶有步伐错乱之时,但总体来看,公司始终保持着稳健前行的态势。
在房地产行业的狂飙突进中,金地一直在立的人设是内敛、稳健的理科生形象,而“平衡术”曾经是金科外宣的一个重要关键词。如凌克所言:“我们始终坚持规模和效益平衡,不希望在哪个方面过于激进”。
然而,在追求规模的道路上,金地也难以保持定力,一改其一直追求的理性气质,作风相当激进。
当对千亿俱乐部还是很多房企奋斗的目标之际,在2016年金地就成功跻身千亿房企行列,此后更是势如破竹,2019年销售额便突破了2000亿大关。
不过,那些年在追求规模与效益的同时,金地并未因此忽视潜在的风险。
凌克曾经说过,“长期以来,金地集团总资产负债率在70%左右,扣除预收账款后的实际资产负债率在60%左右,净资产负债率在30%到60%之间,不能把负债率抬的太高,太高的话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凌克说。
相较于彼时行业平均93%的净负债率,金地持续把负债规模控制在相对合理范围以内。
在行业初现下滑态势,已有房企暴雷的时候,金地仍旧蓬勃向上,生机一片。
2021年的上半年,金地实现签约金额1,628亿,冲进了克而瑞房企销售榜单的第十名。销售前十的房企中,大多房企的增速在30%以下,而金地同比大增60%。
但是,为了冲到销售榜的前列,金地一贯重视的利润与规模之间的平衡开始被打破。
凌克判断,“合作开发为目前行业发展的趋势,合作方之间可以优势互补,公司将合理选择合作方,努力发挥协同优势。”
所以,在销售上规模和快速完成规模扩张和城市布局的同时,金地祭出了降低权益比例的大招,造成销售金额与利润增长及其盈利能力之间的背离。
尽管销售数据在增加,但在2021年和2022年,金地连续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之中。到了2023年,营收和净利则双双下滑。
到今年前三季度报出炉的时候,金地的净利润同比降幅已经达到5978.05%。
凌克说过,“在公司的经营上,我们追求业务规模的不断壮大,但不唯规模。讲求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平衡,讲求利润与规模的平衡,讲究效益与责任的平衡”。
华南和东南大区的多个城市公司相继进行了优化调整,合并裁撤了一些公司,免去了一些总经理的职位。至于一些普通员工的命运,可想而知。
也难怪,看看负债,恐怕就能明白金地为什么不得不这么做了——截至2024年9月30日,金地总负债为2236.66亿元。
而且,虽然自2023年6月开始,金地就未在公开市场获取土地,但其存货仍超千亿。截至2024年9月30日,其存货为1096.44亿元。
过多的存货占用了大量资金,增加公司的运营成本,以及未来的销售潜力,让金地不得不想方设法从别的地方降低成本。
这种失衡不仅体现在利润与规模上,也同时体现在效益与责任上。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经历了房地产市场的起起伏伏,追忆这些年走过的路,金地会不会百感交集地感叹一句:少年子弟江湖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