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收到“快递”时
如何确保“快递”全新未拆封?
这就不得不提到
超古早的“密封条”——封泥
△秦·“少府工丞”封泥
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小泥块
其实有大妙用
今天一起认识它~
01
什么是封泥?
“开封”一词竟由此而来
在纸张尚未盛行的时代
往来文书通常写在简牍上
官府的公文会多加一道“锁”
即把一块软泥摁在绳结处
并在泥上加盖官府印章
随后风干或低温慢烤
如此形成的干硬小泥块就是封泥
△用封泥封缄竹简的步骤(图源:《中华遗产》2017年第5期)
打包好的简牍到达目的地时
收件人员就可以敲掉封泥并打开阅览
这个过程叫“开封”
我们现在所说的一封信
“封”这个量词也来源于封泥
△“轪侯家丞“封泥匣(图源:纪录片《马王堆》)
封泥始于东周,兴盛于秦汉
隋唐以后,纸张盛行
取代了简牍成为主要书写载体
印章的主要功能
变成搭配印泥盖印在纸张上
封泥也由此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秦·“内史之印”封泥
虽然其貌不扬,用后即废
但小小泥巴却蕴含巨大历史价值
封泥上的文字保存了大量珍贵史料
包括古代官制、地理沿革等等
封泥就像一把把钥匙
让我们开启古人寄来的“时光快递”
02
秦朝如何实现高效运转? 答案也在小小封泥中
1995年,西安北郊汉长安城遗址相家巷村
出土了大批封泥
这里曾是秦时咸阳南宫遗址
也就是秦始皇办公的地方
因此被称为“秦封泥”
它们是继秦始皇陵兵马俑、云梦秦简
里耶秦简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秦封泥为何有如此地位?
一起在“泥”里找答案↓
1
封泥里的大秦疆域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秦封泥反映了秦在统一六国中
取地设郡的历史进程
△秦·“淮阳驽丞”封泥。淮阳郡,在今河南淮阳县,该封泥的出土还原了秦郡淮阳之名。
2
封泥里的大秦效率
秦国军事实力强大
特别体现在兵器的管理和制造上
封泥记录了在当时
不仅有专门负责管理国家兵器的“武库”
而且不同种类的兵器也做到精细化管理
△秦· “武库丞印”封泥
△秦· “弩工室印” “铁兵工丞” 封泥
3
封泥中的艺术世界
封泥不仅是历史研究的珍贵资料
也是艺术欣赏的载体
因封泥主要用于官方文书
其上篆书字体线条流畅、规范
为后世的文字树立了典范
△秦·“郎中左田”封泥及印痕
每一枚秦封泥上的印文
都是秦朝官僚体系的生动写照
它们承载着大秦帝国的辉煌
是考察秦代历史、地理演化的“活字典”
03
不仅防伪还防腐
一块泥巴何以保留千年?
古代废弃的官方文书
一般会采取焚烧等方式集中销毁
然而却有大量封泥
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在焚烧销毁过程中
封泥会发生陶化
有助于在泥土中保存千年不被分解
这是封泥能保存下来的客观原因
△秦·“内史之印”封泥
此外,还有研究推测
现存封泥在当时本就是被好好保管的
这跟封泥的“防伪”属性密不可分
为了防止有人伪造封泥
古代官署之间会存有文书印章的印记
即带有盖印的封泥作为比照范本
帮助辨别封泥的真伪
△秦·“上家马丞”封泥
这些小泥巴穿越千年
来到我们眼前
封泥和印章互为表里
构成了长达3000多年中国印章史
透过小小封泥,看见大秦风华
封泥中还有哪些古人留下的讯息?
来《大秦印迹——秦封泥文物展》
一探究竟吧!
一本日历逛遍全国博物馆!
跟着央视新闻规划2025年文博之旅
请戳下方图片链接↓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