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2月17日,慈禧太后身边小太监寇连材被押到北京菜市口刑场。

临刑前,他神色从容,整理好了衣冠,坦然地朝皇宫拜了9拜,又向远方的父母叩了3个头,自言自语道:“如此,足千古了”。寇连材去世时,年仅28岁。消息传到宫中,光绪皇帝痛哭惋惜。寇连材年纪轻轻因何被处死?他的死为何会让光绪帝悲痛不已?一个小太监死后为何会让大人物梁启超为其写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寇连材出生在北京昌平的农村,幼年读过几年私塾,少年时就结了婚,生了3个孩子,一家过得虽不宽裕但很舒心。后来本村的一位财主勾结官府通过一场官司侵占了他家的田产。他爹寇士通老实巴交、有苦难言,含恨而死。寇连材连遭噩耗,一家大小无 法维生,只得借钱度日。无奈之下,他只好跑到北京城里去寻找生路。经一个同乡太监介绍,便挨了一刀,被送进宫里挣银子去了。由于寇连材精明能干,做事仔细认真,入了慈禧太后的眼,得了个给太后梳头的肥差,待遇十分优厚。不仅很快还清了在老家欠的一屁股债,还把被财主强占的田地全收了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帝后之间矛盾重重,寇连材被慈禧太后安排到光绪皇帝身边当了“卧底”,事无巨细都要向太后密报。但与光绪帝相处之后,寇连材对光绪帝产生了同情。所以,他不仅不把光绪的言行密报慈禧,反而常将慈禧身边事告诉光绪。慈禧太后见寇连材在光绪身边起不到什么作用,就又把他调回身边当差。而这时的寇连材因受到了光绪帝的影响,接受了维新思想的洗礼,心中开始有了远大的政治抱负。他想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太监”,想用一己之力改变大清的现状。于是,他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96年2月10日清晨,他跪在慈禧的屋前,痛哭流涕。慈禧被哭声惊醒,怒容满面,大声训斥:“大胆奴才!哭的是哪门子的丧?”寇连材痛哭流涕说道:“大清危如累卵,老佛爷不替祖宗着想,也该为自己打算啊,怎么还忍心玩乐,不怕发生变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慈禧太后念他以前任劳任怨,用得顺手,就当他胡说八道,训斥一顿,没有治罪赶出殿外了事。既然嘴上说的不管用,寇连材想到了历朝历代的大忠臣的死谏情形。于是,他也打算舍身成仁!

他在宫里跟管事太监请了5天假,回到家中交待好后事,与家人一一诀别后,回到宫里。2月15日,趁给慈禧梳头的时机,把写好的奏折亲自交给了慈禧太后。内容有10条:请太后归政于光绪;不要花费钱财修圆明园;要顾及京师百姓疾苦;赎回被日本占领的台湾;亲忠臣远小人……慈禧看过奏折,不禁怒火中烧,以“内监言事者斩”、“私通宫外,泄露宫内事”的罪名,把寇连材送交刑部,立即正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寇连材,慷慨赴义,从容地走上了刑场。可惜,他的死没引起哪怕一点浪花,也没有改变中国丝毫的历史走向。只是这个小人物的故事,感动了著名的维新人物梁启超,为他写了一部《烈宦寇连材传》:甲午战败后,君日愤懑忧伤,形于词色,时与诸内侍叹息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