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血缘纽带,《百家姓》宋朝时成书,先后收录了504个中华姓氏,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本系列文章将按照《百家姓》原文顺序逐一讲解姓氏文化。
姓氏由来:冯,Féng,多起源多民族姓氏。尧舜时期,在今河南商丘一带居住着以白头翁为图腾的归夷氏族。归姓的一旁支迁徙到今山东菏泽地区,形成河伯族。夏朝帝芒(姒芒,夏朝第九任君主,槐的儿子)时,河伯族首领冯夷(河神河伯)后人在冯地(今陕西大荔县)建立了冯夷国,历经夏商周三朝。周初,冯夷国分裂为冯、河宗、邯三国。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大夫简子(归姓)被郑简公(姬姓,郑氏,名嘉,郑国第十六位君主)封于此地,遂以封邑而得氏,冯简子为该支冯姓第一人。
周文王姬昌(西周开国君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毕公,姬姓,名高,周武王姬发异母弟)后裔毕万之子追随晋文公姬重耳(姬姓,晋氏,名重耳,周朝晋国第二十二任君王)立国,封为魏武子,得封魏地。东周周威烈王姬午正式册封魏家为诸侯,其后人冯文孙,号长卿,一支受封于冯城(今河南荥阳)。于是这一支子孙逐步放弃了毕、魏之姓,以邑为氏而改姓冯,史称冯氏正宗。而魏地的子孙则氏魏,故冯、魏两姓实为同一脉族。
另有鲜卑族、蒙古族、满族等改为冯姓。
得姓始祖:冯简子,冯文孙(魏长卿)。
发源地:陕西大荔,河南荥阳。
迁徙路线:
冯氏最初发源于陕西、河南,族人迁移较早,先秦时期就已开始迁移。
春秋战国时期,冯姓向南进入楚地(今湖南、湖北)。楚怀王熊槐(楚威王之子,宣太后芈八子芈月的哥哥,楚国第三十七位君主)时期冯郝官至楚大夫,是楚国的重臣。其他活跃于战国时代的冯氏人物还有冯驩、冯且、冯章等,善用计。
向西,进入了陕西关中等地。
向北,冯氏进入了山西等地。战国中后期,韩国的上党郡(今山西长治西)郡守将领冯亭,为人果敢而有谋,入赵国,拒秦战死,其宗族分散,有的留在上党潞县(今山西潞城东北),有的留在赵(今河北境内),并发展繁衍下去。其后裔有许多位将相,如秦丞相冯去疾、大将军冯劫、御史大夫冯无择等。
向东,冯氏进入了齐鲁大地。他们很快为当地浓厚的文化氛围所习染,出现了“冯谨客孟尝君”的千古佳话。
汉朝时期,出于安全及施政考虑,实行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政策。汉廷访得代北(代郡,今山西北部、河北西北部一带)冯氏为豪杰之后,于是特迁其大部入关中,定居安陵(今陕西咸阳西北)。冯唐随其父亲正是此时迁入安陵的。
三国以前,冯姓已有迁至今四川、湖北者,河南冯氏则分布于今内黄、宝丰、焦作、南阳、安阳等地,其中潮阳为当时的大族,到了东晋末,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的冯氏又有徙居和龙(今辽宁朝阳)者。
晋末“永嘉之乱”(匈奴灭晋)时冯姓开始大举南迁或北避辽东,先后迁入江苏、安徽、江西、浙江、辽宁等地。
隋唐时期,冯姓已南迁至福建境内。
唐宋时期,冯氏先后有两次大举南迁,使冯氏分居于中国江南广大地区。唐末黄巢起义时,中原冯氏有一支避乱南迁至福建宁化石壁,到宋代分成上杭、漳州、武平等支脉,至宋末元初,上杭冯氏有的又南迁至广东。
明清时期,冯姓已遍及全国各地。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广东、福建的冯氏有数支移居台湾,此后,有的又远迁到海外。
历史名人:清初民国初军阀冯国璋、民国时期著名将领冯玉祥、著名小品演员冯巩(冯国璋曾孙)、著名导演冯小刚等。
祠堂:
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镇石石矍村冯氏祠堂,始建于隋唐时朝,明清时期扩建,建筑面积318平方米,该村被称为“冯氏海南第一村”,传是海南冯氏先祖冯宝与冼夫人后裔冯智戴迁徙到海南最早的居住地,火石岩明清建筑风格,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浙江省义乌市赤岸一村孝冯祠,始建于宋朝嘉定年间,元朝重建,明朝扩建,因冯道传捐饷朱元璋有功,被特批允盖面阔九间,清朝时也有续建,三进院落明清风格建筑,占地面积1259平方米,为义乌市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琶洲街道黄埔村云隐冯公祠,也称冯氏大宗祠,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清朝道光年间修缮,占地1535平方米,据说该祠堂共有99扇门,可见规模很大,但因拆建,现只剩37扇门,为三进清代风格院落,2011年重修开放,院内众多木雕、石雕,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家规家训家风:
孝父母,笃友恭,守国法,睦宗族,和乡党,
训读书,勤耕织,重冠昏,谨丧祭,肃家范,
慎交友,端品行,息争讼,尚忍让,遵俭约,
绝骄矜,别男女,儆懒惰,禁洋烟,戒赌博,
警盗窃,惩堕溺,严奢侈,远酒色,奖善行,循祠规。
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和睦宗族、奋志读书、勤俭耕耘、安分守法、正直为人、廉洁奉公。
现分布:冯姓在全国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山东和云南等地,其中广东分布最多。
总人口:冯姓约818万人,全国排名第28,在百家姓中位列第9。
创作不易,喜欢本文章请点赞收藏,欢迎评论转发,关注作者更快获得推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