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劳动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的体现,充分说明了其重要的育人价值,标志着劳动教育被纳入全面发展教育体系,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培养学生养成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能力素养,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一套高质量的育人体系,其中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校在不断完善和健全劳动教育育人体系的基础上,立足学校实际,拓展劳动教育实践的途径和方法,尤其在发挥家校社协同开展劳动教育育人实践上,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在劳动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家校社协同推动工作的合力

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整体课程体系建设,整体规划、整体实施。

按照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劳动课程,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学段情况,开设了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电使用与维护、金工与木工、软陶与编织、栽培与养殖等多门类的劳动课程,通过系列化的劳动课程实施,逐步使学生形成适合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劳动价值观、形成必备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提高劳动能力。

通过建立沟通机制,让家长了解国家关于劳动教育的大政方针,明晰劳动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面向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政策的沟通有利于家长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学校保持高度一致,保证学校在劳动教育的实施中实现家校教育行为与育人效果的有机统一,同时也保证了劳动家庭实践课程在家长的协同配合下高质量的完成。

学校与周边街道和社区沟通联系,争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街道和社区共同开发校外学生劳动实践基地,以社会大课堂为平台,以开放的公益劳动实践,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出力出汗中接受教育,并逐渐养成服务社会、劳动光荣的良好品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以开放的姿态积极构建家校社一体化的教育环境

2022年,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颁布,在“学校与家庭、社区协同开展劳动教育建议”中提出了“家庭协同开展劳动教育的指导”和“社区协同开展劳动教育的指导”。建议特别指出,学校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劳动观念,促进家长对劳动教育形成正确认知。劳动教育是系统化的育人过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与配合,在劳动教育外延实践中,学生参与一定的家庭劳动实践和社会实践是学校劳动教育的有效补充。

学校根据劳动教育整体实施的模型设计,在家庭劳动实施中根据学校实际和学段情况,采取家庭劳动清单的方式,分学段、分内容、有步骤地推进家庭劳动清单在家长的支持配合下有效实施。鼓励家长按照家庭劳动清单的内容,督促学生参与家庭劳动实践,把劳动教育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去,也使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与家庭劳动有机结合,并形成丰富的劳动实践体验。

学校整体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在课程建设、课后服务、教育活动、实践参与等方面,建立内生性的劳动教育实践机制,以课程建设为保障,以课后服务为突破,以教育融入为载体,以实践参与为提升,形成一个有机的劳动教育场域。以五育融合,学生全面发展为本,聚焦学生在劳动课程实施中核心素养的形成,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积极开展劳动教育与学科综合、跨学科主题教学实验,利用劳动教育课程、课后服务、劳动实践活动等,让活动育人,让学生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充分发挥学校劳动教育的育人效能。

社会实践是对学生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多年来,学校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分批分类建立基地、分段实施实践项目、综合评价育人效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实践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劳动实践场地,强化实践性要求,发挥实践育人导向。“强调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注重动手实践、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学创融通”。学校与实践基地共同研发实践内容,共同组织劳动课程和活动的开展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教学研评一体,深入开展多元的劳动教育育人实践

近年来学校作为北京市学生学农活动实验项目校,每年都分期分批地组织学生到项目基地开展学农实践,时间为一周。项目以课程实施的方式,组织学生系统学习农业科技知识。通过理论和实践融合,系统的学习播种与收获、农产品初深加工、农产品烹饪制作、扎染与蜡染、纺织与编制、标本制作等,学农实践项目高质量地推动了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全面提升了学生系统性参与劳动实践的能力和水平。

学校积极开展劳动教育与学科课程的融合实践,挖掘各学科劳动教育的育人因素,以大教研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的实验研究,研究促进了五育融合的课程实践命题走深走实,建立了学科间的联系,让学科综合的实践成为现实,尤其对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劳动教育、更好地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意义重大。

分学段建立劳动教育任务群,按照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分成三大类、十个任务群,因地制宜的建立了烹饪与营养、金工与木工、栽培与养殖等劳动项目,形成了独具学校劳动课程特色的劳动清单。清单式的课程实施对学生系统地掌握劳动知识与技能,提升劳动素养大有裨益。作为课程,学校严格管理,通过教学评研一体化跟进,不断提升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融劳动教育于活动之中,以劳动教育为载体,汇聚教育合力全面育人。学校充分利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机制,形成了联动、互促、互补、共进的劳动教育推进新样态。在活动育人中,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学生,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在活动中让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能力、劳动品质得到锻炼和提升。充分做好家校协同工作,形成育人的共同体,把教育的外延做实做好,发挥协同的作用,让学校育人大环境和家庭教育小环境同频共振,实现劳动教育一体化实施的理想教育生态。积极协调社会助力,不断开发社会大课堂,发挥社会实践基地的保障作用,为劳动教育提供丰富多彩的实践场域,同时,用好劳动模范人物、能工巧匠、领域专业人士等教育资源,言传身教,榜样引领,把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提升劳动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贯穿活动的始终。

建立起家校社协同的劳动教育运行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多措并举,家校社协同一体化实施,让劳动教育的育人实践显现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在实践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劳动教育体系又促进了工作不断提质增效,一个良好的劳动教育生态已经形成。(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徐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