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叶伟民
写作难不难?可以说不难,拉开椅子坐下来写就行了,也不用投入什么。但写作也很难,因为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遭遇写作障碍。
写作障碍大多是心理上的,或来自纠结,或来自恐惧,或来自某种不自信。它们无影无踪,却无处不在。如果你硬刚它们,却像拳头打在棉花上,拿它们没办法。
克服写作障碍,单靠意志力往往适得其反。所谓过刚易折,对付它们无须硬碰硬,稍微调整下战术即可。
接下来,我选出最有代表性的五类写作障碍,并探讨它们的解法。
障碍一:害怕动笔
很多人想写却怕动笔,但你追问他究竟在怕什么,又说不出来。原因可能很多,怕写不好,怕写不出来,怕行文失去控制,怕没有回音,怕被骂……
作家村上春树是马拉松爱好者,关于跑步,他有句名言: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换言之,今天不想写,所以才去写。不是蛮干,而是唤醒身体。
写作最难的是冷启动前,但凡你写上一百几十字,身体就适应了,进入新的惯性。所以,想克服“害怕动笔”,就要千方百计写下第一行字。
可以试试无意识写作,就是想到什么写什么,别考虑用词好不好,句法对不对,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不停笔,集中精力连续写5到10分钟。
这时你会发现:引擎打着了,一脚油门,车速就提起来了。
障碍二:完美主义
对写作来说,完美主义是双刃剑,既能帮助作者提高自我要求,不断精进,又会在一些无必要的枝节上过度消耗。
完美主义者的问题主要在“过分追求局部完美”。背后的逻辑是:一字一句完美了,文章自然完美。
这是组件思维,系统工程有个原理:局部最优不等于全局最优。我认为同样适用于写作。
写作是流动的,文章是慢慢长出来的。过分在意一字一句,不仅不能带来全局最优,甚至会远离全局最优,导致有辞藻无文气,有段落无篇章。
要解这一心结,只需记住六个字——先写完,再写好。把注意力从局部优先转换到全局优先,放下“字句控”,抽离出来,盯着主题、立意、结构等大框架去写,先保证内容的连贯和完整。写完万岁!
完成后再打磨细节,收拾瑕疵,你会发现,好作品是改出来的,不是之前幻想的初稿即玉成,完美得不用动了。
障碍三:玻璃心
倾尽心血写出作品,无奈投稿不中,或毫无水花,自然让人泄气。写作者是敏感的,反复几次,就觉颜面尽失,甚至有人因此放弃写作。
这实在是太可惜了。很多成名已久的作家,当年都有一段“不要脸”的投稿往事。余华曾在访谈里回忆过去被拒稿的往事:
我野心很大。一上来不管自己小说写得怎么样,先往《人民文学》和《收获》寄,退回来以后,再档次低一点,《北京文学》和《上海文学》,再不行,最后连那种吕梁市的杂志我也寄。当时邮递员每次他也不会敲门把信递给我,都是把我的退稿从围墙外面扔进来。只要一听到啪嚓一声,我父亲就跟我说退稿来了。
我心理素质不错,捡回来以后稍稍失落了一下,再翻开来看看是哪退回来的,然后再找一个比他更低一档的杂志寄。
这段话余华是笑着说的。现在是写出来了,但谁当年不是个小年轻?不失望那是假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脸皮厚点,心里钝点反而走得更远。推销自己的作品,不用太“识相”。
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多去了解下大佬们的创作伤心史,可能有助于治愈“玻璃心”。
障碍四:拖延症
写作者大多有拖延症,我过去也有,现在好点。这症吧,不致命,但很磨人,大大影响创作效率。
关于如何克服拖延症,市面上已经有很多资料,不再赘言,无非是分解目标,设置路标,阶段性奖励等方法。
这里我再介绍一个更顺势而为的方法——创意拖延法。它是推理作家劳伦斯·布洛克提出来的,他先把想法记在小本子上,有空就看,每看一次,潜意识就有所波动。随着这些小活动不断聚拢,构思就会越来越清晰。他有段话这么说:
我认为,让创意始终在你的视线之内很重要,不管是记在笔记本里,还是贴在墙上,只要能不时地激活你的记忆,就行。只要有了可以用在写作中的灵感,或者信息片段,你都可以抓住,在故事的进程中融入故事。
这个过程就像发酵,外面看就是各种东西混在一起,但不是硝酸对硫磺这么火爆(变成火药)。它就是安安静静地在那,一点一点地渗透、交换、反应。某个时刻,它会自己长出全新的东西。
带这些发散的思维和收获,在各种岔路口游走得差不多的时候,他知道脑子里的这锅汤炖好了——可以动笔写了。
障碍五:迷信灵感
灵感是个好东西,只要翻一下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就可以知道众多文明之光来自不期而至的星点灵感。但高山仰止的另一面,却只见顿悟,不见渐悟。
如果你觉得没有灵感就放下笔,那只会不断远离灵感。灵感不是天上掉馅饼的幸运事,而是类似“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之事,是在规律性工作中不期而至的。
大神如村上春树,也不掩饰灵感的罕至。他规定自己一天必须写出10页纸,每页400字,不管“手风”顺不顺,写够10页便打住,像车间工人一样打卡考勤,不早退也不加班。
他的理由是:对一项长期工作来说,规律性极其重要。
不要当灵感的奴隶,把写作当做必须完成的工作,并像烟瘾一样每天犯一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