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于学忠来要军饷,张学良问:“你是想人数实发,还是主官包干”。于学忠了解两种发饷区别后,果断选择了按人数实发。因为性格实诚,竟意外获赠16万多人的部队!
于学忠是国民党不可多得的好将领,他的家乡山东蓬莱市于家庄附近,有一处万人坟墓,里面葬了1.8万被日军杀害的无辜百姓。
每次经过这里,于学忠都感到悲愤难抑,铲除日军侵略者的决心就强上一分。
1908年,于学忠进入陆军速成学堂,随后进入吴佩孚部下。吴佩孚战败后,因为父亲和张作霖也有过战友情分,他就率部投靠了张学良。
有一次,张学良将他唤来,商讨发军饷的事情。
张学良说:“我们这边发军饷有两种方式,一是按人数发,二是主官包干”。
于学忠不解,张学良就解释,主官派发就是将军饷全部交给主将,至于他是不是全部发给了士兵,或者从中贪污了一些,上面就管不到了。
一般的主官都喜欢捞油水,这样也能笼络住这些将领,所以才给了两种选择。
于学忠听完后,却坚持选择按人数发:“我的部队,要全部人都拿到足够的军饷,我绝不会从中收取任何好处。”
张学良听到于学忠的话,对他十分欣赏,这样清正廉洁的将领,是多久没有见到了。
正因为他连军饷都不贪污,才让张学良在被逼下野,远走欧洲时,选择将26万东北军中的16万部队,交给于学忠代管。
这一决定,遭到了属下的不赞同:“于学忠毕竟是山东人,他和我们东北军,怕是不能一条心!”
张学良却很相信于学忠:“你不要错看了于学忠,将来收拾东北军后事的人只有于学忠!”
对于张学良交权于自己,于学忠是欣喜万分。
此前由于张学良遵从了“不抵抗政策”,让日军肆虐了东北人民和土地,看的于学忠是心急如焚,如今拿回兵权,他就磨刀霍霍向日军。
为了防止日军从海上登陆,于学忠命令部队构筑工事,积极备战。
日军也不想多一个敌人,就派人以“取代张学良”为诱饵拉拢他,还承诺会支援他武器弹药,只要他离开中央,宣布自治。
就在于学忠被逼的打算炮轰日租界时,何应钦又突然给他打电话,要求他自请长假,也就是变相的削掉职位,只不过于学忠没有什么过错,国民党无法主动辞掉他的职位。
于学忠直接怼何应钦:“让日本人逼成这样,我嫌丢人,你撤我的职吧!”
就是因为于学忠的“宁死不屈”,让大家看到一个坚定地抗日分子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抗日决心的。
这也让张学良对他格外信任,西安事变后,因为张学良要陪着蒋介石返回南京,出发前他就预感到这次去可能会遇到一些事情。
于是在登机前,留下了手谕,让众人听从杨虎城、于学忠的指挥。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为了防止东北军变红,一直拿张学良当要挟。
他有一个随身的小本子,记着对各部将的评价,蒋介石对于学忠的评价也十分好:两眼炯炯,对人忠诚,是一将才,可惜为别人所用。
也有人猜测,这就是蒋介石为什么杀杨虎城而只降职于学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