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皇山喜现舜帝驻跸的“行宫”:
“金凤山山阁”古舜文化遗址
关于东安“金凤山山阁”古舜文化遗址
与舜皇驻跸“行宫”传说之考识
蔡建军
近日,我与陈仲庚教授、潘雁飞教授等,在东安县舜皇山大庙口镇考察发现了一个碑刻题铭“金凤山山阁”的古舜文化遗址,认为具有考古和舜文化研究价值。
一、“金凤山山阁”遗址的基本情况
(一)自然环境
“金凤山山阁”遗址位于御陛源古舜庙遗址往北约2公里的峰腰上,山势陡峻,唯独此处有一块平地,建筑基址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符合古代官贵建筑风水布局。站在此处眺望,湘桂边界风光尽收眼底,蔚为壮观。
(二)碑刻遗存。
该遗址现存地表碑刻5块。入口东南方有3块碑铭,一块较大竖立者约2m(高)、1.2m(宽),碑头刻有“重建起造金凤山碑记”,尾行(落款)有“皇明崇祯三年”字样;次大竖立之碑,碑头刻有“鼎造金凤山山阁记”,其他文字斑剥无法辨识,从碑面损毁情况分析,其年代应早于“崇祯三年”碑铭上百年。另一较小之碑,平放于地面,文字未作辨识。
遗址偏北方位,有2块平放于地的石碑,一块约2m(高)Ⅹ0.8m(宽)X0.6m(厚),碑面埋于地下,字迹无法辨识。
二、关于虞舜部落“凤”文化图腾与东安“金凤山山阁”舜文化遗址的定位判断
(一)“凤”是舜帝部落特有的图腾崇拜;舜帝一生与“凤”有不解之缘。
孟子说舜是“东夷之人”,这可能跟孔孟都是山东人有地缘关系。又说舜是昊的后裔,“昊”即太阳,昊族在崇拜“太阳”的同时又崇拜“鸟”,“凤”是昊族四个“鸟”部落的总称。
“凤”,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雄性神鸟;“凰”是一种雌性神鸟。相传尧帝39年(约公元前2174年),舜帝母亲握登梦见一只“凤”飞到她肚腹上,就怀上了舜。次年八月十二日(有说十三日),天现易象,村里彩虹当空,舜母又见凤鸟飞临肚腹,舜帝便诞生了。
《山海经.大荒南经》载:(舜时)“爰有歌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
《书.益稷》说:“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宋书.符瑞态》说:“舜即帝位,蓂英生于阶,凤凰巢于庭。”
《洛书.灵淮听》说:“舜受终,凤凰仪,黄龙感。”
这些,清楚揭示了舜与“凤”的渊源关系。
“金凤”,古代比喻有圣德之人。
“阁”,古代有藏书屋之义,也有中央政权办公地点或中央政权办事机构之义。
从舜与“凤”的关系及“阁”的含义分析,“金凤山山阁”应是一处关于纪念舜帝驻骅于此的文化遗存。
(二)东安县关于舜皇的传说
东安建县史考略:西晋惠帝永熙元年,零陵郡始设应阳县,县治设今芦洪市。唐昭宗光化元年,在今紫溪市立东安场。宋太宗雍熙元年,升东安场为东安县,县治设紫溪市,范围与晋设应阳县有所不同。
《东安县志》载:“舜皇山相传为舜帝南巡驻跸之地而得名,宗教文化源远流长。”
东安民间传说:舜帝驻跸于舜皇山大庙口镇一带,设立“行宫”,开设“书院”,教民习文练武,德化万众,东安成为道德之乡和武术之乡,也留下了祭祀舜皇的“大庙”和“金凤山山阁”等遗址。
民众还传说,在今大庙口镇政府所在地,也有一处比御陛源舜庙规模更为宏大的古舜庙,大庙口的地名由此而得名。
这些史料和民间传说,发映了舜文化对东安道德文化和武术文化的深刻影响,也反映了数千年来民众对舜帝的尊崇和纪念。
(三)“金凤山山阁”遗址与御陛源古舜庙遗址,相互印证,同为舜文化遗址。
御陛源古舜庙遗址内存有一块重建碑记,落款年代为“崇祯元年”。金凤山山阁遗址,也有一块重建碑记,落款年代为“崇祯三年”。说明这两处建筑同为明代崇祯年间重建,同为舜皇驻跸于此的纪念性建筑。
三、结语
(一)东安县舜皇山大庙口镇“御陛源古舜庙遗址”和“金凤山山阁古舜文化遗址”的发现和考察论证,是舜文化研究领域的又一重要成果。
(二)这两处舜文化遗址的发现,对于提升东安县和永州市的历史文化品牌、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这两处古舜文化遗址,年久失修,亟待加强抢救性保护和考古发掘,期望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
(2024年11月22日)
作者:蔡建军
策划:易 军
图文来源于:蔡建军健君健民,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问题请随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