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来到咱自己的读书圈。上回我们讲到作者说“颠覆”和“破坏”不是贬义词。聊到这,作者举了自己小时候的例子。小时候他喜欢阅读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三国故事以及《说岳全传》中的八百破十万这样的故事。作者想说的是,其实,想赤壁之战这样以弱胜强的案例可以说是战争中的颠覆式创新,但他认为这更是一种术,因为战争是零和游戏,他没有产生新的价值。他更欣赏硅谷引领的颠覆式创新,他认为这是一种道,是推动社会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引用了创新理论的鼻祖熊彼得的观点:创新就是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对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起着至高无上的作用。而他提出的“破坏性创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并引申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福特并没有发明什么新的汽车技术,但是建立的组装生产线提高了汽车的生产效率,因此是一种破坏性创新。
作者认为“破坏性创新”和“颠覆式创新”是一回事,用更地道的话说,就是商业“革命”。
作者比喻到颠覆式创新,就像自然界的新陈代谢一样,不断把老的、旧的公司从行业中挤出去。所以,这种颠覆式创新已经成为了美国硅谷的一个象征。
破坏和颠覆式,都是强调打破原有的平衡,建立新秩序。但这两个词在中文里都是贬义词,因为中国文化崇尚平衡、稳定、和谐。一说到颠覆式创新,我们的潜意识就会觉得是反动的东西,就不由自主地想到阶级敌人搞破坏。作者还举例自己有些时候受邀给一些单位讲互联网里颠覆式创新。讲完后,有的领导就过来跟他握手说:小周,讲得挺好的嘛 ,只不过以后不要讲颠覆、讲破坏,影响社会和谐。
作者警示到,但是在商业环境中,一旦出现和谐,就说明市场出问题了。并举了三鹿丑闻的例子,2008年,中国所有的奶企都按照潜规则在牛奶里加了三氯氰胺,丝毫不顾及消费者的利益,不顾及婴幼儿的健康,直到三鹿的丑闻曝光,整个牛奶行业名誉不彰,声誉遭受严重打击。
那么作者所说的颠覆式创新的逻辑是什么呢?咱们下回再讲。已经有很多小伙伴加入了读书圈,欢迎过来体验一下,让十年后的自己感谢今天的选择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