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同时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抗战的胜利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持久战思想的提出与应用是众多因素中的关键一点,国共双方在抗战过程中都采用了这一思想,并将其应用于实际作战,正是这一战略始终指引着中国人民最终走向胜利,
问题的提出: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十个月里,中国军队总体处于被动地位,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势头正猛。东北、华北、华中等地相继陷落,重要城市如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也都落入日军之手。军事上的败退同时也引发了思想上的动摇,国内没有形成对抗战的统一认识,一些人主张“速胜论”认为在英美的援助下,国军与日军展开决战定能迅速地取得胜利。还有人认为两国实力悬殊,在军事斗争上中国毫无取胜希望,甚至出现了以汪精卫为首的投降派,一时间“亡国论”盛行。正是在这样一个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时刻,毛主席发表了《论持久战》。持久战战略思想的出现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这一思想的出现使迷茫的中国人看到了战胜日本的曙光。国共两党在这一时期均提出了相似的持久战的思想并应用于实践当中。那么,持久战战略究竟对中国抗战最终取得胜利发挥了何种影响呢?
卢沟桥事变
一 国民党的持久战思想
国民党“持久消耗”的战略方针是针对日本希望速战速决,数月内灭亡中国的战略企图而提出的。最早在1934 年 7 月蒋介石对庐山军官训练团所作的《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的讲演中表述了这一主张,其特别强调尽管在当下军事实力上“我事事不如人”,但是经过长时间的艰苦抗战是一定能够战胜日寇的。提出“无论就历史之悠久,文化之高尚,民族之优秀,人口之众多,道德之完美,土地之广大,经济之丰富等来论,哪一项来比较,日本都绝对比不上我们。尤其是就国际的环境和外交的形势来讲,我们是公理正义之所归,日本乃疑忌怨恨之所集,只要我们能自强,天下都是我们的好友,不管日本武力如何强大,事实上它已处于孤立的地位。”这番话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客观分析当前形势,特别是将“时间”这一因素加入进考虑范围后,就不难得出胜利是最终属于中国的这一结论。
到1935年时,国内形势日益严峻,蒋介石“持久消耗”的战略方针开始不断完善。“他考察了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诸省,提出了以西南为抗战大后方,建立以四川为中心的抗日战略基地,以举行全国对日持久作战的设想。”可见其特别强调四川与长江沿线的稳定,事实上这一思想是正确的,国民党迁都重庆后不久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正是西南后方的稳定支持与长江优越的运输保障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莫大贡献。可以说这一时期“举全国力量从事持久消耗战的最高战略方针”正式形成了。
蒋介石庐山谈话
国民党的持久消耗战略落实到具体作战中形成了以阵地防御战为主的作战体系。其主要目的在于以军队数量和优势的地理位置等条件与日军相持作战,尽可能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增加其战争负担,拖延时间以及欧美列强之干涉来结束战争。蒋介石特别强调阵地防御的战术,认为这是“抗倭胜利唯一要决”提出“要坚守阵地,有进无退,以深沟、高垒、厚壁,粉碎敌人之进攻”在这样的思想引领下,国民党部队改变了此前消极作战的态势,较为积极的在正面战场抵抗日军侵略,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这一时期中日在华北、江南等地爆发了多次大规模战争,国民党部队在、张家口、忻口战役、娘子关等地与日军激战,阻挡其三方面的进攻路线,在江南展开的淞沪、南京、徐州、武汉等会战均以持久消耗为核心思想,采用阵地战的策略给予日军沉重打击。其中徐州会战从1937年12月至1938年5月,是抗战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会战,中日双方都投入了大量兵力,“日本投入的兵力达10个师团,约30万人。国民党先后调动了64个师、3个旅共45万人。”此次战役极大地挫败了日军的势头,使其人力、物力遭到巨大损失。特别是台儿庄战役重创日军精锐部队两个师团,取得了消灭日军 1.1 万余人的胜利。毛泽东对这一时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努力作出了较高评价“中国人民、我们共产党人、其他民主党派,都对国民党政府寄予极大的希望。”国民党部队坚持持久消耗战略打阵地战,虽然不能迅速击败日军,但是消耗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使得其半年内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从七七事变到武汉保卫战国民党军队给予了日寇沉重打击“使其伤亡近40万人,物资消耗达100多亿日元”创造了有利的战争形势,为此后长时间与日僵持与敌后战场的开展提供了机会。对抗日战争的胜利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 共产党的持久战思想
中国共产党也较早地提出了以持久战战略应对日本侵略的思想方针。1935年12月,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后党内活动分子会议上,就明确提出了这一问题,认识到抗日战争的持久性。提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反革命势力的事业,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成功的,必须准备花费很长的时间。”“帝国主义的力量和革命发展的不平等衡,规定了这个持久性。”在此后几年中,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人也都认识到了通过持久战实现胜利的必要性,均发表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
毛主席正在创作《论持久战》
1938年毛泽东创作的《论持久战》一文标志着这一理论达到新的阶段。“毛泽东在文章中指出了中日战争是“一个决死的战争”中国如若战败必然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将继续沉沦下去,同样如果日本战败,其帝国主义也难以维持。因此中日两国必然倾尽全力以实现战争胜利,这也为持久战战略的实施提供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在文中首次提出了三阶段论的思想,将与日持久战的过程分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并详细分析了各个阶段所采用的战术策略,双方力量变化等问题,其认为在第一阶段,应充分利用运动战辅之以阵地战和游击战,尽管日军较快地占领了大面积领土,但是损失了众多精锐力量,并且面对日益增长的国内外压力很难持续发动进攻,而中国虽然在土地、人口、经济上有一定损失,然而军队战斗力在长时间作战中得到了提升,国际援助也不断增加,总体上我方实力在上升,日方实力在下降。到了相持阶段,中日的军事实力较此前已经有了质的改变,这一时期是“最困难的时期,然而它是转变的枢纽”在这一时期,中国由此前的劣势地位不断向优势地位转变,日本则正相反不断丧失此前的优势。毛泽东指出这一时期作战形式应以游击战为主,运动战为其辅助。到了战略反攻阶段,国际形势将大大改变,有利于中国,作战的主要形式转变为以阵地战、运动战为主的战略方针。毛泽东提出的整体持久战方针较此前国民党提出的持久消耗方略更加完善具体,可以看出是在基于中日两国国情的基础上研究提出的。特别是三段论的思想弥补了蒋介石提出的二段论,将战略相持阶段加入其中,而相持阶段却是持久战战略最本质的体现,没有长期的相持过程双方力量难以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因此就无法实现战略反攻乃至取得胜利。并且在具体的作战形式上,毛泽东的持久战思想更加灵活具体,根据不同阶段的特征,分别采取适合的作战方式以期实现最大效果,较国民党单一地采用阵地战的形式与日打消耗更为合理。
论持久战
在抗日战争的依靠力量上,共产党特别强调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而国民党更多地仅是依靠政府与军队忽视了人民群众的作用。毛泽东曾说“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要我们把民众组织起来,“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非烧死不可。”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指导,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过程中尤为注重团结人民群众的力量,建立并发展了广大的敌后根据地,这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着重要作用。
在战略防御阶段,共产党部队主要开展游击战以支持国民党部队的正面战场。由于国民党部队不断失利,日军进攻的不断深入,共产党部队开始深入敌后,广泛建立根据地,团结人民群众进行抗日工作,“至1938年4月,八路军在华北相继创建了晋察冀,晋西北、晋西、晋冀豫、冀南、鲁中六块抗日根据地。”在敌后抗日的过程,部队人数也大幅增加,由此前的4万人扩充至15余万人,基本形成了华北、华中地区的敌后抗日战场。这为国民党部队的正面战场缓解了压力,也大大拖延了日军前进的步伐,在敌后的作战中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使其损失大量人力物力。共产党的持久战方针得到了时间的检验,日本在攻占武汉广州后,不得不改变“速亡中国”的计划,将更多的部队分散于重要城市与交通线,这样的方针使得日本难以聚集精锐力量,发动强有力的攻势,促使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战争形势逐渐向有利于我方倾斜。
1939-1942年间,以共产党部队为主的敌后战场牵制了60%-70%的日军部队,由于日本侵华方略的调整,主要的作战区域集中在华北、华中地区,共产党采用游击战、地雷战等灵活多变的作战方式骚扰阻击日军,广泛发动被占领区的人民群众,通过人民战争拖垮日军。1944年中共中央北方局提出“积蓄力量,准备反攻,迎接胜利”的决策方针,根据地军民积极行动发起反攻,“华中根据地军民在 1945 年春夏季攻势中,取得重大胜利,总计攻克县城及重要据点 100 余处,歼灭日伪军3万余人,并争取4700余名伪军反正投诚。新四军主力及地方部队已发展到31万余人,民兵发展到96万余人,华中解放区人口已达 3400 余万。”在反攻阶段由于共产党部队的不断壮大,根据地的不断发展,八路军与新四军已经成为反攻的主力,并给予日军重创,通过实践结果可以看出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提出的持久战思想是切实有效的,其中三阶段论与依靠人民群众的方略都取得了巨大成果,在各阶段的作战中,共产党充分采用运动战、游击战的方式秉持持久战思想消耗日军。到了抗战胜利前夕,共产党部队已然拥有主力部队120万,民兵部队220万的强大武装力量,在与日交锋的过程中正是持久战思想的引领,使得共产党既消耗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又不断壮大自身。为最终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日本投降啦
结语
持久战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对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在宏观的战略方针上都是秉持着这一观念。可以说是“持久战思想”最终击败了日本侵略者。这一思想对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鼓舞也是无比巨大的。它让处于迷茫中的人们看到了希望的光,让更多的人相信中国能够取得胜利,在持久消耗中日本军国主义一定会覆亡。
参考文献:
1蒋总统集[M].台北:台湾国防研究院,1961.
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祝滨滨.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持久战略之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02.
4魏宏运.华北抗日根据地纪事[G].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438.
5尹艳辉.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军事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6张丽梅.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社会动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7张小锋.《论持久战》与抗日战争胜利的再认识[J].理论参考,2015(09):62-63.
8翟伟希.论中国共产党持久战理论的形成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01):79-82.
(本文作者:赵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