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4年11月14日至17日,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在西安隆重举行。CCHIO大会秉承“肿瘤防治,赢在整合”整合医学理念,汇聚全球智慧与力量,整合东西方医学精粹,举办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学术与思想盛会。数百场学术专题研讨聚焦肿瘤医学最前沿,共享科研硕果,共谱中国肿瘤学科多元整合、协同发展的新章。探讨“基础到临床”的转化策略:并向全球传播中国肿瘤医学的声音,为人类抗癌事业贡献中华才智。
值此会议之际,医脉通特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罗志国教授分享软组织肉瘤的研究进展以及展望。
医脉通: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的深入,临床对软组织肉瘤的认知和治疗手段不断地取得进展。能否请您分享一下,免疫治疗在软组织肉瘤的治疗领域有哪些相关的研究或者临床试验值得关注?
罗志国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化疗仍然是治疗软组织肉瘤的基石。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某些特定类型的软组织肉瘤存在一些治疗靶点,为靶向治疗提供了契机。更为重要的是,免疫治疗在软组织肉瘤中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SARC-028研究表明,免疫治疗在某些特定类型的软组织肉瘤中具有一定疗效,尤其是在未分化多形性肉瘤和去分化脂肪肉瘤中,展现了较为积极的治疗效果。这一结果奠定了软组织肉瘤免疫治疗的创新性基础。自该临床研究结果发布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纷纷进行了更深度的探索,其中就包括免疫治疗与其他疗法的联合应用,旨在通过多种治疗手段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软组织肉瘤的治疗效果。
医脉通:您的团队开展的SAIS研究结果显示,与既往研究相比,免疫联合AI一线治疗肉瘤疗效惊艳,您认为其中的关键原因是什么?下一阶段有何研究计划?
罗志国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SAIS研究主要探讨了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包括阿霉素和异环磷酰胺,AI方案)一线治疗四种特定亚型软组织肉瘤的疗效。这四种亚型分别是多形性未分化肉瘤、滑膜肉瘤、粘液性脂肪肉瘤和去分化脂肪肉瘤。
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方案客观缓解率(ORR)达到68%,这是一个相对较高的数值。同时,无进展生存期(PFS)也超过9个月。这些数据表明,在传统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免疫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突破。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免疫联合化疗的效果并非对所有软组织肉瘤亚型都同样显著。
因此我们认为,在未来的软组织肉瘤临床治疗中,应该根据不同亚型的特性,进行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治疗策略。对于某些特定亚型,免疫联合化疗或许可以成为标准化的选择。对于对化疗敏感性较差的亚型,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其他治疗方案,例如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免疫联合放疗等手段。总体而言,免疫治疗在特定软组织肉瘤亚型中的作用仍然至关重要,并将在未来的治疗策略中占据重要地位。
医脉通:软组织肉瘤亚型众多,您如何看待未来不同亚型肉瘤,“免疫治疗+”的前景?
罗志国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软组织肉瘤已知有超过50种亚型和100多个亚种,在治疗过程中如何为患者选择合理、规范且科学的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疗效,是临床医生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无论是国际指南,还是国内的CSCO指南或CACA指南,对于软组织肉瘤的治疗都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类。
在非特定型软组织肉瘤中,常规治疗通常以化疗为主,尤其是AI方案常被作为一线治疗的选择。在后线治疗或一线联合治疗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亚型的特性,筛选出可能对免疫治疗反应更好的患者。
在未来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中,须对不同的亚型进行细化分类,针对每个亚型独立探索最合适的治疗策略。无论是单独化疗、抗血管生成联合化疗、抗血管生成联合免疫治疗还是化疗联合免疫治疗,都需要根据具体的亚型进行个体化的治疗设计。采用“一刀切”的治疗方式,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疗效。我们应根据不同软组织肉瘤亚型的特性,制定个体化、精准的治疗策略,结合免疫治疗、化疗、抗血管生成等多种手段,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专家简介
罗志国 教授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内科 副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恶性黑色素瘤诊治中心 副主任
上海市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业委员会 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恶性间皮瘤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脑转移瘤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黑色素瘤学组 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肉瘤专家委员会 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恶性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 常务委员
编辑:Ryland
审校:Faline
排版:Ryland
执行:Aurora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