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十三年正月,三朝元老、主持纂修《永乐大典》的解缙‌瘐死于诏狱。随后其家产被抄没,妻子儿女及同宗发配辽东。那么这位被明成祖一度誉为“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的大才子,究竟因何而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月,交阯布政司右参议解缙有罪,徵下狱。缙先为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甚见宠任,坐廷试读卷不公,出为广西布政司右参议,会有言缙尝泄建储时密议者,遂改交阯布政司,命专督化州馈饷。时翰林检讨王儞有罪谪,随总兵官在交阯,教缙指言广东化州,二人遂共趍广东,娱嬉山水忘返,缙又上言,请用数万人凿赣江,以便往来。上曰:“为臣受事则引而避去,乃欲劳民如此!”并偁皆下狱,后数岁,皆‌瘐死。
《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一百十六》

其实细究解缙的罪名,你会发现他本没犯什么大罪。明朝官方给定的罪名有四:

其一,读卷不公。这有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味道。能参加殿试的都不是无能之辈,再加上“文无第一”。他的评判结果就算是引人议论,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真有徇私舞弊,也不会只处理解缙一个人。

其二,外泄建储密议。这条也不算特别重,还不至于处死、抄家和流放家人。朱棣不是在搞“秘密立储”,他向很多文武大臣咨询过,这些人也都公开发表过意见。而且朱棣也没犹豫多久,不到三个月就拍板了。解缙的“泄密”能有多大影响和危害?

其三,与罪官一起从交趾前往广东旅游。这算是擅离职守,但细究起来还是小罪。如果不是刻意整人,通常来说京察时都不见得会被记账。

其四,请用数万人凿赣江。这一条就不是罪,最多也就能算个不当建议。而且朱棣给他扣“欲劳民”的帽子本就搞笑,他自己在南京搞得“阳山碑材”那才是货真价实的劳民伤财。

那么导致解缙入狱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朱棣心中解缙的形象到底是什么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武二十四年,因主张给李善长平反,太祖嫌其唐突、不稳重,责令解父将出仕才三年的解缙领回家乡教养,并约十年后复用。太祖驾崩后,耐不住的解缙又主动跑到京师求职。建文帝不仅未接纳,还以不孝“母丧未葬,父年九十,不当舍以行”,将其贬到甘肃河州。

后通过多方活动,解缙在建文元年末被调回京师任翰林待诏,其后虽怀才但一直未获升迁。建文四年南京陷落后,解缙又活络起来,主动迎奉朱棣并为其起草《登极诏》。

所以在朱棣眼里,解缙是个没有立场的投机分子。

另外,朱棣虽然在靖难中非常欢迎建文的臣子向自己投降。但坐上皇帝位置后一样鄙视变节者,并希望自己的臣属都是“方孝孺”。这是历代皇帝、尤其是篡位的皇帝们挥之不去的“道德洁癖”。

所以朱棣看重解缙的才学和名气,但解缙这个人在朱棣眼里一点也不值钱,或者可以说本能地厌恶。再加上朱棣心胸也不开阔(建文忠臣们的下场就是证明),解缙一旦触了朱棣的痛脚,下场必然凄凉。

会朝议发兵讨安南,缙独以为不可,失上意...
《明通鉴》
初讨安南,缙力言交趾古羁縻国,不足郡县置。上不怿...
《国榷》
文庙欲征交阯,缙谓自古羁縻之国,通正朔、时賔贡而已,若得其地,不可以为郡县。不听...
《古穰集》

永乐四年初,朱棣计划南征安南。廷议时绝大部分官员都不敢反对。不知解缙出于什么目的,坚持谏言不可。而朱棣在乎的根本就不是南征费不费钱粮,明廷能不能有效控制。他需要的是武功,来装裱和粉饰自己的篡位。解缙的反对,在朱棣看来就有拆台之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得罪了朱棣,解缙犹不自知,还在继续给自己挖坑。多次劝谏朱棣不要过于宠爱汉王朱高熙,并责难朱高熙礼秩僭越。虽是维护太子威仪,但又触了朱棣的一个霉头。

朱棣登上皇位后,一是怕天下臣民不慑服他这个篡位皇帝,二是怕自己的儿子们效法他和李世民父子骨肉相残。朱棣觉得解缙是在离间他们父子、兄弟之情,愈发看解缙不顺眼了。

当年九月朱棣赐众翰林侍读金织罗衣(二品冠服)各一袭,单单就没有解缙的份。这意思就非常明显了,很快众同僚一拥而上弹劾他廷试读卷不公。次年二月解缙被赶出朝堂,贬为广西布政司右参议。

汉王朱高熙也趁机落井下石,上告解缙泄露宫禁秘事。已经把解缙定性的朱棣根本就不核实,下旨将解缙贬斥到更偏远的交趾。

朱棣将解缙如流放般的外贬,自然是想看到听到他每日愁容不展、意志消沉。但解缙却表现得非常洒脱,将外贬弄成了旅游,便道还乡、嬉戏欢宴 …… 朱棣知道后能不更气?

永乐五年(丁亥)二月,余自祠垣出临桂藩,将妻子归江西。十六日道出祠下,时雨初霁,湍濑甚急 … 进拜祠下,塑像盖唐人衣冠而宋石刻 … 从予游者,男山呼、娄金 ……
东还未展翮,一麾复南驰。时来过乡郡,访旧同遨嬉。留连接欢宴,不忍暂相违 ……
《解学士文集》

永乐八年朱棣离京北征,解缙又以上报述职为由,一路游山玩水跑回京师,并见了太子朱高炽。他的目的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朱棣认为他的目的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朱高熙的高密以及谗言下,朱棣觉得解缙非但无人臣礼,还“媒孽东宫”又想玩政治“投机”。震怒的朱棣令锦衣卫抓捕解缙回京,并穷究其罪。

永乐九年六月解缙被抓回京师,然后就是严刑拷打要求他交待同党。解缙受不住刑就攀附了十来名官员,这些倒霉蛋一大半都在当年死于狱中,而解缙却没事。更离谱的是,永乐十年、十一年他还出狱回家探过亲,并且还留下了文字证据。

君字日省,与予友刘日升生同年月日,时皆洪武壬子十一月二十日之亥。予去年归,日升卒,铭其墓。今年归,日省卒,又铭其墓。皆余平生之知已也,余安得而不痛伤也 ……
《翰林蓝君日省墓志铭》
注:解缙的好友刘日升死于永乐十年

他是怎么做到的,由于史料不全现在说不清楚了。朱棣是否知道这些,现在也说不清楚了。所以有个小众的观点,朱棣那句“缙犹在耶”实际在敲打永乐朝著名的权臣 -- 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你想为所欲为到何时”(纪纲在解缙死后第二年被凌迟)。

综上可见解缙并未犯什么大罪,就如明朝官方对他的评价,“为人旷易无城府,喜荐引士,然少慎择,且所行多任情忽略,故及于罪”。

洪熙元年,明仁宗下诏赦免解缙妻子、家人并准其返乡;正统元年,明英宗下诏赦还解家被查抄的家产;成化元年,朝廷追赠解缙朝议大夫和赞治少尹;万历十八年,明神宗下诏恢复解缙官身(等若平反)...... 可见朝廷也觉得解缙比较冤。

只能说他运气不好,伴君如伴虎,又恰恰遇到一个不能容人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