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扬中根据地的一座茅草屋内,三个年轻的身影屏住呼吸,静默不语。屋外,是荷枪实弹的日军巡逻队;屋内,怀中还抱着一个随时可能啼哭的婴儿。这是新四军女护士彭克、史凌和李亚云人生中最惊心动魄的时刻。

就在三天前,她们还在紧急转移着重伤员,躲避日军的疯狂"扫荡"。谁能想到,命运会让她们在这个暗无天日的夜晚,面临如此严峻的考验。手中仅剩的五发子弹,外面虎视眈眈的敌人,怀中无辜的婴儿,这注定是一个难熬的漫漫长夜。

然而,更令人震撼的故事还在后面:这三位巾帼英雄是如何在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眼皮底下,既保护了婴儿的安全,又成功突出重围的呢?

一、血火淬炼:彭克从军记

1938年初,长江北岸的江苏省扬中县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位身着青布衣裳的年轻女子,正是刚从上海来到新四军的彭克。那时的她,刚刚告别了上海圣玛丽亚女校的医护课程,带着一腔热血投身革命。

"同志,你的任务就是负责卫生队的工作。"新四军领导对这位年轻的女护士委以重任。就这样,22岁的彭克成为了新四军扬中根据地卫生队的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扬中根据地地处长江口,三面环水,是个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正因如此,这里常年都是日军"扫荡"的重点区域。1938年夏天,彭克迎来了她的第一场硬仗。

一天深夜,十几名伤员被紧急送到卫生队。其中一名伤员腹部中弹,情况危急。在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彭克带领卫生队连夜为伤员取出了子弹。这一夜的经历,让她明白了战地医护工作的艰辛。

1939年初,史凌和李亚云也先后加入了卫生队。史凌是南京中医世家出身,擅长外伤处理;李亚云虽然年纪最小,却有着超乎寻常的勇气。三人都是女护士中的佼佼者,很快就建立起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她们经常要想方设法筹集医疗用品。有一次,彭克得知附近的一个日军医院有大量药品储备。她带领战友们装扮成当地农妇,趁着夜色潜入医院,成功运出了一批急需的药品。这些药品挽救了不少战士的生命。

春去秋来,彭克和她的战友们在战火中不断成长。她们不仅要照顾伤员,还要随时准备转移。每次日军"扫荡",她们都要背着伤员,在芦苇荡里跋涉,在深夜里穿行。

1939年5月,一场大规模的战斗在扬中打响。卫生队接连不断地收治伤员,彭克和战友们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期间,她们还要随时防备日军的空袭,将伤员转移到防空洞里。

就在这样的日子里,彭克和她的战友们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战地救护方法。她们在各个村庄都建立了秘密医疗点,发动当地百姓帮忙照看伤员。每个医疗点都储备了必要的药品和器械,方便随时转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生死时速:转移伤员大撤离

1939年6月的一个清晨,扬中根据地笼罩在一片不寻常的宁静中。突然,远处传来了阵阵枪声,打破了这短暂的平静。日军对扬中根据地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扫荡"行动。

情报显示,这次来犯的日军有两个中队,约300多人,还配备了汽艇和重机枪。他们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术,妄图一举摧毁扬中根据地。

当时,根据地内还有32名重伤员未转移。其中有8人是腿部中弹,4人是腹部受伤,行动极其不便。新四军主力部队已经接到命令转移,但这些伤员一时难以随队撤离。

"必须立即转移伤员!"在紧急会议上,上级领导果断下达命令。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在了彭克和她的战友们身上。

时间就是生命。彭克迅速制定了转移方案:将伤员分成小组,分散转移;由当地地下党员和村民带路,利用水网纵横的地形优势,避开日军的主要搜索路线。

史凌和李亚云分别带队,负责转移不同方向的伤员。她们发动当地百姓,用船只、担架、独轮车等各种工具运送伤员。有的伤员被安置在农家的地窖里,有的被转移到芦苇荡深处的简易医疗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转移过程中,一位腹部重伤的战士因为颠簸,伤口开始渗血。彭克当场用随身携带的医疗包为他重新包扎,用自己的衣服为他保暖。这位战士最终被成功转移到安全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