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宁夏,有你更精彩
《支宁记忆》
威记
五湖四海一城聚,艰辛困苦几人数。
转眼芳华渐落尽,惟留初心心头矗。
致敬支宁人!
威记刚到银川的时候,发现老城的街巷里有蛮多经营“杭帮菜”和“南京小笼包”的菜馆和小吃店。
那时候有些不明所以,银川明明地处内陆之地,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地处沿海浙江风味的菜式?本地人能吃得惯吗?生意能维持下去吗?反正是诸多问号。
不过,让威记记忆深刻的是,威记到银川后吃的第一顿正式的大餐,就是在一家经营“杭帮菜”的菜馆里吃的,和所谓的西北菜(本地菜)截然不同,多了几分精致,味道也是相当“奈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后来才知道,原来这都和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十万浙江青年支援宁夏”这个历史有关。
公元1958年的七月底,出了一个《决定》(简称),这个《决定》要求从当时的人口大省区,动员青年到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参加(支援)建设,由农垦部和各省负责动员和组织。
浙江也是动员的省区之一,那时候成立了“支宁委员会和办公室”,在各市县用广播(那个年代广播非常普及)进行宣传供员工作。
宣传上还挺有意思的。除了“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江南”、“鱼米之乡”这些现在常见的宣传语,还有“处处有宝藏,遍地是牛羊”、“一人支宁,全家光荣”等。并且不是谁都能去的,对于一些条件不合适的,还有“四不要、四不批”等。
就这样,得到了广大浙江青年的热烈响应。
谢谢@nxdyj123 网友供图
那时候应召的相当光荣,不但大红纸张榜公布,还将“支宁光荣证”通过敲锣打鼓的方式送到家,还专门召开会议进行披红戴花照相留念的仪式。并且,每人一件棉大衣、一顶棉帽、一双棉鞋,专车接送到火车站,举行欢送大会等。
经过七天七夜,跨长江越黄河的劳顿,抵达了宁夏,由此开启了浙江支宁历史,对于有一部分人来说,下车后,留下来就是一辈子,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由“支宁人”成了宁夏人,成了地道的“老银川”!
那时候计划是号召三十万人,最后确定下来的是十万零三千人,这些人都是优秀优质青年,可谓生力军,据说平均年龄21岁(也就相当于大学毕业的年纪),男女各半。
到来公元1960年,第二批四万多支宁浙江人也来到了宁夏。
那时候宁夏相当重视他们的到来,从住房(砖瓦房),到安置经费,生活补助费上,都给予了很好的照顾和安置。
他们的到来,为宁夏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的艰辛,有很多文章已经在叙述,威记在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但是,有几个地方是值得记住的,他们留下了浙江支宁人的身影,汗水,甚至是生命。
第一个就是青铜峡水电站的建设。
第一批到来的十万人中,有2400人分配到了水电站的工地。他们大干苦干六个月,凭借激情和刻苦的精神和当地人一起,使得青铜峡大坝顺利建成。
第二个是西干渠的浚通。
第二批到来的四万多支宁浙江人基本都分配和安置到当时的14个国营农林牧场,刚好遇上西干渠的二期工程建设开工,于是,有5000多人投入到当中去。
又是半年时间,3米多高,宽20多米,长11公里的西干渠(二期工程)也顺利浚通。
如今,青铜峡电站和西干渠还在为宁夏平原发挥着作用,它使得贺兰山下、宁夏平原的荒漠戈壁,变成了绿洲,“塞上江南”之美誉更加名副其实。
第三个,按照以农为主“大分散小集中”的安置原则,有五万支宁浙江人被安置到了川区的十一个县市的农村。他们为宁夏带来了“温室育苗”和“密植插秧”技术,同时,把带来的小油菜、莲藕、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试种成功,同时还推广了水产养殖经验。
现在坐车行走在宁夏各地,温棚变得比比皆是,这些都是支宁浙江人留下来的宝贵技术和经验啊!并且,在宁夏人们的餐桌上,蔬菜品种还是很丰富的,不像很多人想象的只有北方冬天常见的大白菜、土豆、腌咸菜。
本来支宁形势一片大好,可是,“三年困难时期”(知道的都知道)的到来,加上当时的一些“运动”,使得大批的支宁浙江人在公元1960年底到1961年底纷纷离开了宁夏,返回了原籍。
谢谢@活泼喜鹊On 网友供图
随后,也由于宁夏刚成立自治区,基础比较薄弱,加上粮食短缺,加上住房短缺,为了避免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返浙潮无奈地发生了。
最后,坚持留下来的支宁浙江人只有万余人。
不管如何,他们的艰辛、激情和贡献,都代表了“支宁人”的精神,怎么能把他们忘记?
致敬!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通过“点赞”给威记鼓励吧↘↘↘
看完点个分享给更多人再走,谢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