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肠道菌群,这个居住在我们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数量庞大到令人咋舌,数量可达100万亿之多,10倍于人体细胞数量,更有说法称,“肠道菌群是人体的第二套基因组”。

毫无疑问的,这些微生物影响着人体健康,它不仅参与食物消化、营养吸收,还与人体的免疫系统、代谢系统、神经系统等紧密相连,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理平衡。

肠道菌群来自肠道,说到肠道,那就不得不提粪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有人可以用你的粪便治病,你敢信吗?甚至说,有人想要买你的粪便,一次300元,一月全勤“工资”可达1万元,你愿意卖吗?

01

起底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的研究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中生物书上的名人,当时荷兰显微镜学家安东尼·列文虎克(Antony Leeuwenhoek)首次描述了微生物,他通过显微镜观察雨水,发现了雨水中无数奇形怪状的小东西在蠕动,这些发现打开了微观世界的一扇窗口,让人们第一次看到了,世界上还有一个神奇的“小人国”,为后来的微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1853年,约瑟夫·莱迪(Joseph Leidy)出版了《A Flora and Fauna within Living Animals》,这本书被认为是微生物组研究的起源。莱迪的工作进一步推动了对微生物在生物体内存在和作用的研究。

19世纪中叶,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和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等人将微生物的研究从形态描述推进到生理和病原研究,揭露了微生物是造成腐败发酵和人畜疾病的原因,并建立了分离、培养、接种和灭菌等一系列独特的微生物技术,从而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

在微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其他科学家如埃黎耶·梅契尼可夫(Elie Metchnikoff)和马丁斯·埃舍里希(Martinus Beijerinck)等人也提出了重要的假说和理论,进一步推动了微生物学的发展。梅契尼可夫提出了乳酸菌对人体健康的益处,而埃舍里希则对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类做出了重要贡献。肠道菌群的研究便建于这些“巨人”的肩膀上。

肠道菌群的起源与人类生命的开始密切相关。胎儿在子宫内是无菌的,但一旦出生,随着第一口呼吸、第一口乳液、第一嘴辅食,肠道菌群的始祖们也随之进入肠道并开始繁衍生息

这些微生物与人类形成了共生关系,它们帮助我们消化食物,保护我们的肠道健康,并与我们的免疫系统相互作用。

02

粪便移植?“奇技淫巧”!

基于对肠道菌群的研究,粪便移植疗法出现了。虽然听起来确实不太“体面”,但它实则蕴含着巨大的医学价值。

粪便移植(英文简称:FMT)是一种通过重建肠道菌群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项技术最早起源可以视作在中国古代,1700多年前东晋时期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就记载了用粪汁来治疗感染性疾病患者,当时称为黄龙汤。

葛洪在其著作中提到,使用人粪汁治疗食物中毒和严重腹泻,称之为“黄龙汤”,并指出陈久者佳。此外,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使用发酵粪便的上清液、新鲜粪汁、干粪便及婴儿粪便治疗腹泻、便秘以及腹痛等胃肠道疾病,这些中医典籍一般将这种以人粪便为原料的药物称为金汁或人中黄

不过,粪便移植作为现代疗法,真正开始还是在1958年的美国,本·艾斯曼医生的案例是英文文献中记载最早的粪便移植案例。

外科医生本·艾斯曼(Ben Eiseman)及同事将健康人的粪便经直肠灌入4位伪膜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其中3位患者得以康复。

疗效不错,但在当时,这种疗法一直被主流学术界视为“奇技淫巧”,主要原因在于FMT本身不太雅观,且常使用来自患者近亲或朋友的粪便,不仅获取困难,还缺乏筛选和操作上的规范。

直至二十年后,科学家确认伪膜性结肠炎是由一种叫艰难梭状芽孢杆菌的细菌过量生长所致,粪便移植疗法才被正了名,重新受到关注。

2013年,一篇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论文指出,FMT在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时,功效几乎是万古霉素的两倍。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FMT在医学界的地位,使其从“奇技淫巧”一跃成为医学前沿。

03

“有偿捐屎”:粪便银行兴起

在FMT的持续发展下,粪便银行应运而生。

这些机构负责招募健康的粪便捐献者,对捐献者进行体检和粪便检查等手续,并提供治疗用粪便的预处理(加工、纯化)等步骤。捐献者可以通过捐献粪便获得一定的报酬,而医疗机构则可以从粪便银行购买经过处理的粪便样本用于治疗患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有偿捐屎”

一方面,粪便银行的筛选程序极为严格,只有极少数人能够通过测试成为捐献者,发展至今,这一标准已经“卷”到筛学历、筛颜值等等了。

另一方面,FMT所面临的争议和挑战也层出不穷。感染风险、伦理问题、法规限制……这些都成为了粪便银行发展的绊脚石,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就曾通报过多起患者在使用FMT后感染粪源性致病菌的丑闻。这些事件不仅对患者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也对粪便银行的业务产生了严重的打击。

因此,如何确保FM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成为了摆在医学界面前的一道难题。

04

标准化、规范化成未来走向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FMT的医学价值不容忽视。越来越多的药企开始参与FMT研究,并试图将其转化为一种标准化、规范化的药物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辉凌公司生产的标准化粪便菌群产品Rebyota已获得FDA批准上市,成为了FMT标准化的里程碑。

此外,澳大利亚的BiomeBank和美国的Vowst等FMT产品也相继获批上市或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些产品的出现不仅提高了FM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今年,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方景云医生团队,近期在《上海医药》上发表了题为《粪菌移植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免疫调节及心功能的疗效观察》的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研究是2022年度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项目《FMT应用在慢性心衰患者CD4+T,TNF,IL6细胞免疫调节及心功能改善疗效观察》的成果之一,旨在探究粪菌移植(FMT)在慢性心衰患者治疗中的潜在作用

研究中所使用的粪菌移植技术由江西善泰健康提供,其深耕山区,专门有偿地收集山区健康百岁老人的粪便,以供研究。

但是,和所有新兴技术一样,FMT的未来仍然充满不确定性。一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FMT的应用范围可能会进一步拓宽;另一方面,如何平衡FMT的医学价值与伦理道德、法规限制之间的关系,也将成为医学界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End

写在文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行业领导人所述,粪便移植向未来去,还差一步:拥有更多有力的临床证据。

这么看来,咱真可能试试有偿捐粪,也算得上是为人类医学做贡献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