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可谓沸沸扬扬,虽然已经大局已定,但回看过程,依旧精彩。

为哈里斯站台的一众明星在镜头前积极呼吁,为特朗普拉票的全球首富马斯克在台下拼命呐喊,还有特朗普与哈里斯演讲对决......

为了选出他们心仪的总统,美国各界人士似乎已经拼尽一切。给人的感觉就是,选出不同的总统就能让美国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那么这场四年才上演一次的“大节目”,真有那么重要吗?细看美国历史后才发现自己太天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美国的统治者是谁?

这里提一个问题,美国的统治者到底是谁?相信很多知晓美国历史与体制的人肯定会说:直接统治者是美国总统,间接统治者是美国民众。

——的确,这是教科书般的答案,也是美国民主的表现形式。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在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者吉伦斯的《财富与影响力》中,他将民意的来源按照收入水平拆分为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三个群体,然后分别分析他们对政策的影响力。

按照他的调查研究,当三个群体对某一政策的偏好都是80%人数赞成时,高收入组的政策偏好被采纳概率为46%,低收入组的政策偏好被采纳的概率为41%,二者差距并不悬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当三个群体对某一政策出现明显的偏好分歧时。高收入群体的政策偏好、政策采纳,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低收入人群的独自偏好某种政策时,政策的回应性为一条水平线。

简而言之,当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发生分歧,高收入人群的声音聚集起来能够推动政策变化,而低收入人群无法冲击公共政策。

而至于所谓美国的“顶梁柱”中产阶级,他们在面对高收入群体时也无可奈何。因为根据分析,高收入人群和中收入人群发生分歧时,他们的影响力也微乎其微,和低收入人群的表现一般无二。

因此,吉伦斯得出了一个结论:美国的穷人靠自身的力量无法影响政治,而且中产阶级也是个局外人,真正影响美国政策导向的是高收入人群。

虽然这个观点在学界存有一定争议,但其他学者也不得不认可一个事实,不同的财富水平传导为政治影响力的表现是明显不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随着美国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还有美国政治极端化的进一步加剧,这一现象已经越来越明显。

因此,我们大体上可以根据如今的美国状况得出一个结论:美国的统治阶级就是富人。那么这一背景下,美国总统真的能够凭一己之力改变政策走向吗?

第二,美国总统背后的财团。

打开美国的史书,我们会发现,美国总统也被富人影响甚至控制——首先是总统候选人的提名上,这些人一开始就被打上了财团的烙印。

例如1919年,大银行家、政客哈尔文曾在众目睽睽之下写下了将要得到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批准的总统候选人的名字,然后将写有名字的便条放入封筒中。

1920年,共和党推出候选人“哈定”,而当大家打开哈尔文的便条一看,居然看到上面写的就是哈定的名字,这在当年让不少人震惊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