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魏晋之后,书法界一直沿用“二王”笔法,遵循秀媚风貌,即便是“尚意”的宋代,线条和空间结构等等,仍旧没有完全摆脱前人控制,至于元朝更不用说,在赵孟頫的号召之下,书坛重归“复古”道路,皆以古法为尊。
虽有个别敢于创新的书家,却因名气不足,渐渐被历史长河埋没,后世无人问津,直到明朝末年,朝野局势压抑,文人墨客无法直接表达,心中不满情绪,只能借助艺术创作,侧面进行宣泄。
因此当时的书法风格,不再循规蹈矩,行笔狂野奔放,字字奇伟磅礴,以此凸显自我个性,比如“怪杰之首”王铎,用笔颠覆古人套路,所写草书野逸诡谲,极具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性。
王铎与大多数的书法家一样,早期师法“二王”,10几岁临摹《圣教序》,之后兼学钟繇、颜真卿、米芾等名家,汲取他们的技法和风韵,以及创新思想,最终融为一体,集诸家之长。
尤其是“降清”之后,王铎遭到世人谩骂,内心痛苦不堪,创作时加入自身情感,字字由心而发,无半分刻意感,并且他独创“涨墨法”,把楷书和草书结合,突破线条和空间束缚。
我们欣赏唯一传世的手稿——《草书诗稿墨迹册》,卷中出现多处涂抹修改,全卷狼藉不堪,乍一看好似儿童涂鸦,经常被骂 “丑书”,实际上此帖乱中有序。
王铎让墨色自然滴落纸面,浓淡随着笔势的开合而变,尽显畅达自然之态,字体以字组的方式交织、缠绕,体势偏为扁平宽绰,脱离传统的排布方式。
这种布局一方面增强动势和韵律感,让节奏更显明快,另一方面富有艺术趣味性,冲击感十分强烈,虽然王铎着墨方式偏为柔顺,没有过多用力,但是其笔力毫不软俗,极为沉着刚强。
行笔劲健洒脱,筋骨和气力十分醇厚,转折处融入楷书的方劲势态,颇具阳刚气和力量感,所以外形无论怎样狂放,依然没有浮华之病,无愧于启功称赞:“觉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王铎草书传入日本之后,赢得一致好评,称赞“后王胜先王”,比王羲之更有个性,乃是书法界新出的一位“书圣”,沙孟海也说:“矫正赵子昂、董其昌的末流之失,在于明季,可说是书学界的‘中兴之主’”
时常临摹此作,可以提高用笔气力,感受自然的书写状态,既能掌握古法,还利于开阔思维,不被传统风貌束缚,学会合理创作,使自我作品,在当代千篇一律的风格中,脱颖而出。
而今,我们对王铎《草书诗稿墨迹册》,进行1:1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微喷复刻工艺,与原作毫无二致,此品推出手工装裱的经折装,使用翻折设计,便于临摹和查找。
全卷加入现代字注释,帮助初学者识读,此等精善度市面罕见,独此一家,比普通印刷品更加还原、细腻,墨色浓淡、笔法转变等细节,全都一览无余,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