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烟火气
一缕故土情
福州晚报和聚春园集团联合推出《八闽全席》栏目,从掌勺村妇、闽菜乡厨,到名厨主理,以影像方式展现滋味万千的闽菜菜肴,讲述关于它的动人故事。
我们希望在香味扑鼻的美食中,记录闽菜的古今传承与创新,见证其融合交流,呈现闽菜之历史风貌与文化内涵。
今天让我们一同观赏
《八闽全席》第十六期
——朝阳闽灶的非遗故事
在闽北深邃的山川之间
诞生了独特的闽北风味
热情好客的闽北人
带着这些“山野滋味”走出大山
吸引五湖四海的食客
在福州,朝阳闽灶的创始人、闽菜大师郑祥林,便来自闽北大山。多年来,他不断挖掘闽北菜文化,更是一个人成功申请了当地9项非遗美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身份,只为了将非遗闽菜的故事讲得更好。
有着青草香的夏道土羊汤
郑祥林出生于南平夏道镇
外公、父亲都是乡厨
“小时候,有人办酒席,我就给他们当打下手。”郑祥林记得,那时候自己十二三岁,心里埋下了当厨师的种子。
十七八岁时,本想当个工人的他,因工作难寻,只能打临工帮一些美食店打面条。后来,想到自己出身“乡厨世家”,也有点小经验,于是边打面条,边经营起小餐馆,卖起油饼、锅边和小炒。
似乎骨子里流淌着乡厨的血脉,他做起美食得心应手,小吃店越做越好,还在南平开了自己第一家酒楼,后来慢慢扩张到5家。
“南平地方小,没有发展的空间。”2000年,郑祥林意识到市场饱和,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舞台——福州。
他在福州晋安区新店镇
开了第一家店
那时还叫朝阳大酒店
酒店没有门面、没有停车场
但他坚信“酒香不怕巷子深”
凭借着精准的市场定位、卓越的菜肴品质
以及独具闽北风情的特色菜
逐渐赢得周边食客们的口碑与青睐
此时
郑祥林的目光更加深远
他开始思考如何为闽北菜这一传统瑰宝
赋予新的生命与故事
“自祖辈起,一些美食传统技艺就薪火相传,到我这一代,已经三代。”回望家族三代人的餐饮历程,那些从外祖父、父亲手中传承下来的老手艺,成了郑祥林心中最宝贵的财富。于是,他踏上了申请非遗美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道路。
从2000年至今,他陆续申请了9个非遗美食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全部成功。包括延平笋燕、贡茶孝母猪肚鸡、山茶油油饼、葱肉卷等非遗美食制作技艺。
2021年10月,夏道土羊汤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郑祥林便是代表性创承人。
夏道土羊汤
是延平区夏道镇独有的一道美食
已有300多年历史
也是很多人心里的乡愁味道
它以其鲜香无比、味道独特
被誉为“闽北第一汤”
选择夏道的土羊切块焯水,下锅炒香备用,然后放入加了香茅草的山泉水中蒸煮。土羊汤有着淡淡的青草香,在大冷天里喝上一碗,鲜而不膻,不仅解馋,而且十分营养。
“我们的羊从小吃的就是当地特别的香茅草长大,肉质自带清香。而用矿泉水和香茅草共煮,更是让这份清香达到了极致。”郑祥林介绍。
童年难忘滋味 贡茶孝母猪肚鸡
贡茶孝母猪肚鸡制作技艺
也是非遗项目之一
作为技艺传承人的郑祥林
从小就喝过这道滋补汤
“过去,这可不是随时能吃的,只有长身体时,父母才会煮上一锅。”郑祥林说,这道美食背后还有着和孝道有关的故事。
据说,南平茫荡山深处住着一对母子。一年冬季,母亲腹痛不止。孩子着急,四处寻医问药。一天晚上,孩子突然梦见一个长者告诉他,要想治好母亲的病,每天待鸡叫头遍,就准时到山崖下的泉水边,采摘岩石上的小芽叶,再准备好猪肚、本地鸡,与小芽叶一起炖服,数天后必有奇效。孩子将信将疑,但为了母亲康复,照着梦境接连7天为母亲熬汤,没行到真的治好了母亲的顽疾。后来村里人照着这个办法改良,把猪肚鸡和茶叶一起煮,作为滋补气血、养胃调体的特效菜肴。
这道汤品
从郑祥林爷爷辈就开始做起
而今作为第三代传承人
他将这道汤带到了福州
将新鲜的猪肚、鸡处理干净,将去头去尾的鸡整只装入猪肚,再放入完整的一颗鸡蛋,将猪肚封起来。待猪肚焯水紧缩定型后,再加入简单的药材,放笼器上蒸。上桌时,再将泡好的大红袍淋进去,提香解腻。
“传统做法是茶叶和猪肚鸡一起蒸,而在餐饮店里,为了符合大众口味,我们做了改良,避免一起煮的苦涩,待上桌的时候,才用茶水浇入。”郑祥林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在朝阳闽灶,上这大菜时,是用轿子抬上桌的,还有人专门打快板,仪式感满满。
“要讲好闽菜故事,一定要创新,懂得演绎。”郑祥林介绍,特别是到福州创业,有了更高、更多平台展示这些非遗美食技艺后,他更觉得肩上的担子沉重,每天琢磨如何展现闽菜的魅力。
2021年
朝阳大酒店升级成为“朝阳名灶”
(后改名朝阳闽灶)
不仅因打造“明厨亮灶”一举成名
更因为主打“非遗闽菜”
而别具风格
致敬山林之味 闽北一绝笋燕
今年
步履不停的郑祥林更加忙碌
在台江区鳌峰路
他筑起一座面积8000余平方米
的非遗餐饮殿堂
有了更多空间施展自己的想法
他希望这里不仅是味蕾的盛宴
更是非遗美食文化的璀璨舞台
走进已开放的一楼、二楼,可以看到这里的每一处细节,每一砖一瓦,每一筷一勺,都在讲述非遗美食故事。店里除了他作为传承人的9道非遗美食之外,还有八闽各地非遗美食,比如泉州的土笋冻、福州的佛跳墙……
在如同舞台的开放式的厨房,食客们可以近距离看到非遗美食如何制作。在非遗美食灌蛋区域,一个个裹着饱满肉的灌蛋在水中“打滚”,看起来十分美味。
“制作灌蛋需要细腻的手工和丰富的经验,要懂得找到蛋眼。”郑祥林道出灌蛋背后的工艺奥秘,选猪前腿肉(九分瘦,一分肥肉 ),剁成颗粒。然后蛋眼朝上,用筷子将调好的肉馅一点点灌入生鸭蛋的蛋黄之内,达到肉馅饱满而蛋黄不散的效果,最后水煮成型。
品尝过灌蛋
不妨再续一碗热腾腾的延平笋燕
延平笋燕制作技艺
名列“第九批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此道非遗技艺的主要传承者
郑祥林制作起来游刃有余
“延平笋燕是延平区最具特色的佳肴,堪称闽北一绝。”他介绍,这道菜十分考验刀工,选择南平本地新鲜的冬笋、里脊肉、香菇、胡萝卜切丝,锅里倒入猪油,烧热后先把肉丝炒熟,再放入其他食材炒香。随后加入高汤,再放入龙口粉丝一起煮,最后调味、勾芡,再撒上葱花即可。这道菜口感细腻顺滑,呈现清鲜的山林之味。
多年来,郑祥林一直在钻研求进步,朝阳闽灶也因此成为福州市烹饪协会公认的“代表闽北菜在福州的一枝独秀”。
“我希望这家新店能成为闽菜技艺展示的长廊,一个更接地气的闽菜展示舞台。”郑祥林说。
从一名默默无闻的闽菜匠人
到独具慧眼的餐饮经营者
再到闽菜文化的讲述人
郑祥林完成了从匠人到文化人的华丽蜕变
“30多年来,我一直守着这些美食的制作手艺,希望能把它继续传承下去。”郑祥林深知,每一道非遗美食背后,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而他愿做那位非遗文化的传播者,以食为媒,讲述着那些被时光温柔以待的味蕾故事。
记者 雷岩平 陈丹/文 陈捷阳/摄
新媒体编辑 徐强
监制 管慧 危砖黄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福州晚报,获取更多资讯
点亮和
转发分享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