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期,真人秀综艺《再见爱人》热播,作为取景地,内蒙黄河大峡谷也受到广泛关注,网友纷纷表示“被旅行种草”。然而,不被知晓的是,共享着同一片黄河景色的对岸,是山西忻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艺《再见爱人》中的黄河景观

几十年前,与镜头中呈现的绿美景象不同,山西曾面临着险恶的自然生态。而从山西到内蒙的路线,在历史上曾被称作“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

从西口古渡上船,跨长城、渡黄河,入十里长滩,继续北上。其中曲折,生死由天。只有歌谣零落,留在故土:“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

故事的主要开始地之一,是忻州河曲县。

1875年至1945年间,10万河曲人踏上走西口的险途,如今亦有20万河曲后裔定居在口外。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河曲县现有常住人口仅12万人。

于今年首演的音乐剧《大河长歌》拉开序幕:“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就在这黄河边上,有一座以黄河命名的县城,她是我的故乡‘河曲’……”从空中俯瞰河曲,能看见一抹酷似笑容、又如飞天绸带的天然弧度,紧紧拥裹着人类烟火、楼阁庙宇,那便是蜿蜒缠绕着半座城区的黄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音乐剧《大河长歌》剧照 / 图源: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

这座以黄河命名的城市,不仅矗立在黄河的臂弯里,也是晋、陕、蒙能源金三角的中心地带,煤炭及相关产业是其主要的经济支柱。而随着黄河流域生态恢复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日渐推进,在今天,带着历史的眼光再访河曲,会发现,一切都不一样了。

曾经破碎的黄土覆上绿荫,漫天的风沙已不再凶猛如昨,黄河静静流淌而过,岸边结满了安居的果实。西口故事终究成为往事,建造河曲、留在河曲才是城市更新的命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湿地绿野

2020年冬天,一道政策文件下来了,那张薄薄的纸,至今还摆在河曲县黄河湿地保护中心主任王永胜的案头,随手就能翻到。纸面的主要内容是: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批复河曲县建立黄河省级湿地公园。

这是山西省在黄河岸边建立的第一个湿地公园。

在王永胜的回忆里,1990年代,河曲人只要找到一块环境稍好的地方,就开始前赴后继地种树。多年累积下来,以娘娘滩为代表的20多公里的区域,竟成了连片的绿色生态系统,也就是“湿地公园”的初始形态。

自省林草局正式批复后,河曲多年的沿黄种树行动,终于有了一个正式的、代表性的结晶。从楼子营镇娘娘滩到西口镇唐家会村,这座低调的晋北小城生长出了一片面积623.87公顷的绿滩,面朝三省交界,背靠黄河旅游公路,湿地率达76%。

曾经越境而过的候鸟被这片“新大陆”吸引降落,近年来,黑鹳、遗鸥、白尾海雕等161种鸟类陆续造访、留居。这对于河曲人而言是稀奇的,他们为此做了一整本黄河湿地公园鸟类图册,只为记录候鸟的样貌和名字。

王永胜掏出手机,为记者展示采访的两天前(10月22日)省林草局发布的《山西省观鸟地图(第二批)》,其中,忻州市入选了一处,正是河曲县黄河省级湿地公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河省级湿地公园俯瞰 / 图源:忻州网

走进公园里、河岸边,没有想象中的汹涌波涛,一种宁静与平和的气息扑面而来。本该向东流去的黄河,在河曲折身向西行了23公里,退休的老人在岸边悠闲垂钓,抬眼即见莲花辿丹霞地貌,这是晋陕蒙三省交界处独有的景观。

时值仲秋,大部分候鸟尚未抵达,但已有当地媒体在公园中采风,拍摄叶间泛金的季节景观。公园广场内,夏季会有大片花海盛放,是市民拍照游玩的网红打卡点,秋天虽然花落枝枯,但仍有一番别离雅致。干燥的冬天即将来临,园林工人正在清除杂草,预防火灾。对他们而言,这一年的工作也临近收尾,等到来年春天,再补种花草,检查树种存活状态。循环往复,追寻四季的规律。

这看似日常的公园规划背后,是晋西北人民等待已久的绿荫遍野。当地人说,今年气候异常,河曲遭遇了夏旱秋涝,玉米歉收。天灾对于农业是致命的,他们却习以为常,因为这里曾经是十年九旱,如今的灾害频率已经下降很多,生态环境日渐变好,“这都是可以看见的”。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展览·河曲馆中的一段前言,更直观地述尽历史:“往昔河曲,金戈铁马,烽烟弥漫,山林尽毁,地瘠民贫……”

1940年,河曲解放时,水土流失面积达1080平方公里,占了全县的近八成面积,森林覆盖面积只有0.8%。现在,河曲县的绿化覆盖率达46.44%。身居黄土高原,在黄河上游有限的先天条件下,河曲人民以加倍的辛勤劳作,努力追赶着天然就水草丰茂的下游平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

黄河湿地公园是一个象征,河曲还有着很长远的规划。正如王永胜所说,现在的湿地公园,还在起步阶段,明年会更好。整座城市亦是如此。而在绿地渐渐覆盖黄土的过程中,河曲人民的生活,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乡村蝶变

物质匮乏年代,河曲人的早晨,往往从一碗酸粥开始。经过发酵、熬煮、炒制的糜米,呈现出酸黏口感,配上小碟烂腌菜,在胃里慢慢晕开,吃完以后下地干活,“一整天不饥不渴”,因此得名“救命饭”。

而现在,生活条件变好,酸粥已成一种时代记忆,人们开始改良它的味道,在烹制时加上土豆、山药、肉类,丰富其营养元素和口感,同时早餐选择变得多样,大肉馄饨、酸奶麦片、鸡蛋面条、扬州炒饭等一应俱全,舌尖上的南北差异开始缩小。

而将镜头从餐桌拉远至乡村,会发现同样的规律—在晋西北的风土之中,一种超越了地理界限的现代化生活正在成型。

沿着河曲黄河湿地公园,向河水下游寻觅,会找到一座依河而建、名叫“唐家会”的村庄。这里有大型的亲子游乐园,拥有50多种游乐设施;有100多个温室大棚,每棚年均收益超过5万;有食品加工厂、服装制造厂、青年公寓、老年公寓……几乎涵盖了一个小型县城的经济布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家会温室大棚/图源:忻州日报

在村里的专用观光车上,唐家会村党支部书记张永贵用一口洪亮的晋北方言,自豪地介绍着村里的细节。他是个敢想敢干的人,村里的很多关键工程,都是他四处学习,并且一点一点琢磨出来的。前两日骑摩托车不小心在脸上擦了伤,他也毫不遮掩,大笑着讲述这则插曲。

借着张永贵的眼睛和讲述,一幅随着时空变换的唐家会图景在眼前展开。2019年以前,这里因为靠近河道,又有大块荒地,村里乃至河曲县城的人,都将垃圾倾倒在此,形成大小不一的数个“垃圾堆放处”,村里的有效用地和卫生环境,都存在很大隐患。

于是,张永贵着手做了三件事。

一是自己绘了张草图,着手改造全村自来水管网,设置了42个检查井,一户一管,安装智能水表,保障用水安全;二是实现全村接入集中供暖,为唐家会村解决了大部分北方农村至今仍存在的供暖问题;三是把村里原来散发恶臭的垃圾堆放处,全都改成了水泥硬化的“口袋公园”。

这三招,直接将唐家会村的整体生活质量提升一个台阶。尤其是“口袋公园”的建造,颇具创意,他并未按传统思路设置“禁止倾倒垃圾”提示牌,而是从源头上消除了堆放点。其中一处填埋沟,如今是一座“网红”绳索桥,既有趣味又有颜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忻州“口袋公园” /图源:忻州新闻网

此后,人们不仅不再随意倾倒垃圾,还会主动维护环境。有人来问张永贵,原来沟沟的垃圾哪里去了?张永贵把手一摊:“我也不知道垃圾去哪里了。”

解决了生活质量问题以后,唐家会村又开始实现“赚钱大计”。

河曲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3.3%,农业是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而农文旅,则是近年来产业融合的热门领域。

在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建设期间,张永贵带领着唐家会村,建起了河曲县第一家亲子游乐园,村民就地上岗。此外,配套建立鲜食采摘园、特色加工园。2023年,唐家会村全村集体经济收入为480.1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为290.2万元。

唐家会村的变化,是河曲的一个切面。而整个河曲的改造和变化,有一个关键词—“因地制宜”。南方城市的案例也许更优秀,对他们而言却难以直接复制。真正属于山西的经验,还需要依靠关键行动者的能力,以及相近区域的互相学习,才能逐步以量变推动质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远行到留归

今年1月,一只受伤的天鹅跌在河畔里。河曲黄河湿地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赶过去,给它买了消炎药、纱布、碘伏等等,像对待一个迷途的远方客人那样,悉心地照料着。十来天后,天鹅痊愈,飞向了遥远的天空。

天鹅是这个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迁徙能力极强,能够飞越珠穆朗玛峰,同时对空气和水质状况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漫长的越冬之旅中,它们中的百余只同伴,开始爱上河曲这个歇脚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河湿地频现天鹅

而河曲人,也越来越认同自己的家乡。乔雨霞是河曲融媒体中心的主持人,在这里工作十几年,她从来没想过要换一个城市生活。也许,当家乡拥有了生存与生活的必备条件,留在这里才是一项下意识的选择。

今时今日,从山西河曲到内蒙古准格尔旗,只需不到两个钟头的车程就能抵达。历史上“走西口”的凶险水路,变成了平坦通畅的高速路,两地人民往返游玩,当日即可归家。高速路直通县城,周边机场分布均衡,省道、国道、旅游公路交相呼应,形成了规整的现代化道路网络。然而,即便河曲通往外面世界的路途越来越顺畅,曾经的大规模移民,却已不再发生。

家园变得漂亮宜居,是留住人心的重要原因之一。2012年以来,河曲县持续实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项目,完成营造林18.96万亩,实现增绿和增收双赢。2020年1月,河曲被住建部授予国家园林县城。

除了种植绿化林,兼具经济价值和绿化价值的果树也是当地的收入来源。河曲拥有海红果、红枣、核桃、仁用杏等全县经济林面积9.805万亩。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海红果树这一品类就独占4.506万亩。

而从这个占比庞大,但对外地人而言颇为陌生的“海红”,亦可窥见河曲的生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红果是河曲的地理标志产品之一

当地人解释道,海红果,是一种色如玛瑙、形似山楂的小果子,也是这座晋北县城的地理标志产品之一。由它制作而成的“海红蜜”,是餐桌必备饮料。人们抱着甜蜜的期待,一杯痛快入喉,却发现酸涩与回甘接连涌来。

奥秘揭开。果子看似平常,但海红树是世界稀有树种,耐寒耐旱,貌不惊人,在一个地方扎根下来,树龄可达两三百年。海红蜜,名字红火甜蜜,却是酸甜兼备的碳酸果汁,虽生长于破碎黄土,但有生津解渴之效。

交融与反差之间,这片土地踏实、坚韧与创新的风韵,才更加丰满地在眼前与世界展开。

刚建成并开放不久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展览·河曲馆里,展示了河曲百年变化的旅途。从土地到人,从生活条件到生存条件,如何改变,如何提质,都有迹可循。怀抱着“功成不必在我”的河曲普通人—贺六十九、王海元、苗混瞒……他们在荒山、荒沙、荒滩种草种树,挖鱼鳞坑、造水平阶,建黄河护岸工程,才筑就了今天的河曲。

黄河千里一曲,这颗属于晋西北的明珠,在奔腾不息的黄河岁月里,还在持续诉说着远行与归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