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城将军被害之始末,12年的囚禁为何不能化解蒋介石的怨气?
莲花盛开
2024-11-23 10:59山西
杨虎城和张学良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了“西安事变”,也就是历史上的“双十二事变”。这次事变的意义十分重大,它以兵谏的方式迫使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蒋介石接受他们抗日救亡的主张,促进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达成,从而使得中华儿女开始了万众一心的抗日征途。
但是,兵谏,历史以来就是兵家之大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自然也很难逃脱蒋介石的政治制裁。张学良被判10年徒刑;杨虎城则被逼交出兵权,带着夫人幼子及随员“出洋考察”,实际上也是被蒋介石给囚禁起来了。
如果两位将军仅仅是因此失去了自由之身,这或许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了。但是,我们永远不能低估蒋介石在政治权力上的报复之心,杨虎城将军最终还是在1949年的解放前夕,被残忍地杀害了。
是谁在黎明前夕要不管不顾地杀害我们的爱国将军呢?杨虎城将军遇害的过程又是如何的让人始料未及的呢?蒋介石为何囚禁杨虎城12年之后才痛下杀手呢?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对历史沉重的思考。
蒋介石报复性地认定杨虎城罪不可赦
杨虎城将军在“西安事变”之后,便被蒋介石剥夺了兵权,并安排他“出洋考察”。一个冒犯了领导的将军,失去了兵权,基本上也就失去了护身符。蒋介石剥夺了杨虎城将军的兵权,实际上已经意味着,他必将在一个“合适”的时机上,对杨虎城将军实施更大的报复,发泄更猛烈的怨气。
果不其然,杨虎城将军考察归来,刚一回国,就被蒋介石拘押起来了。没有什么道理和理由,在蒋介石心里,杨虎城当初的“冒犯”和兵谏,就是他咎由自取的道理和理由。
没有对等的实力,也就失去了对等的话语权。此时的杨虎城将军在蒋介石的管控下,已经沦落到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地步,他只能惨淡而又无奈地接受蒋介石对他的制裁和打压。在随后长达10多年的囚徒生涯里,杨虎城夫妇和他的幼子、以及后来在狱中出生的女儿,大部分时间都被监禁在贵州大山深处的息烽。
被触犯了逆鳞的蒋介石一直心中很不痛快,毕竟被人逼着干了自己不想干的事情,对谁来说都是很难接受的。但蒋介石对这无法释怀的耻辱,也做了艺术化和个性化的处理。
第一,他认为“西安事变”的主要责任人是杨虎城和共产党,至于他的拜把子兄弟张学良则是“少不更事,误入歧途,受了别人的蒙骗和蛊惑”。至于蒋介石为什么要替张学良开脱呢?自然还是出于政治需要。当时蒋介石统治的中华民国,看似一统,实际上只是一个军阀联盟,甚至这个军阀联盟也是张学良“东北易帜”直接促成的。张学良是他的大功臣、大盟友,还是他的好兄弟,所以,蒋介石于公于私,都不敢对张学良太过苛责。
第二,蒋介石并没有在“西安事变”化险为夷之后,就立即对杨虎城将军进行毁灭性、直接性的报复。因为若是这么做了,这就是典型的出尔反尔,打了自己的脸,落人口实。何况当时正是抗日热潮爆发的时期,蒋介石要是直接翻脸,在政治舆论上也会将自己陷入众矢之的的不利局面。但这并不代表蒋介石在内心就默许了或者容忍了杨虎城将军,对共产党,蒋介石是鞭长莫及;对张学良,蒋介石是有所顾忌;蒋介石只能把他的怒火悄然转移到杨虎城将军身上。
第三,蒋介石对杨虎城将军的处理方式很有讲究。我不能因为你劝我抗日就直接把你杀了,这会让人指责我的脊梁骨,这背后有一个民族大义在制约着他。但是,对于杨虎城将军“以下犯上”的行为,蒋介石是有权对他进行合理考核的,因为这是国民党的内部管理问题,谁也没法说三道四。所以,蒋介石很顺利地就用“工作调动”的招术把杨虎城的兵权给剥夺了。失去了兵权的杨虎城将军基本上就成了任由蒋介石宰割的小绵羊了,什么时候动手,只取决于蒋介石的心情了。
也有朋友会问,杨虎城将军为共产党、为抗日统一战线作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共产党和人民群众难道会对他的遭遇熟视无睹吗?为什么不想方设法去拯救他?共产党和人民群众自然不会抛弃杨虎城将军,但是,这依然有很多现实因素的制约。
“西安事变”后,杨虎城的十七路军被打乱建制,重新整编。这是人家国民党内部军队整编的事情,共产党无法干预,且不能干预。否则,就是“干预内政,破坏统一战线”。更何况,当时的红军也接受了国民党的整编,成了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共产党干预过多也是赤裸裸的以下犯上。
也就是说,共产党只能发动人民群众,从隐秘处给予杨虎城将军及他的家人些许支持和帮助,但是这些对于身陷囹圄的杨虎城将军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杨虎城将军3个年纪稍长的儿女虽被共产党妥善安置,但身边的幼子杨拯中和幼女杨拯坤却一直不能出狱。
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息烽集中营被裁撤解散,全部搬去了重庆。杨虎城将军的一家人看似要重新迎来光明了。就连过去那些凶神恶煞的特务也主动对杨虎城笑脸相迎,一口一个“老先生”、“恭喜您马上就要苦尽甘来了”。
为何理当如此呢?因为胜利往往是最好的“消音器”。杨虎城当初只是以一种错误的方式逼迫蒋介石全心全意地抗日,现在抗日胜利了,蒋介石全面接收了胜利果实,并享受了因此而来的政治声誉,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杨虎城当初的“错误”成就了他。况且,他已经囚禁了杨虎城近十年了,也是时候让当初的恩怨在胜利的喜悦中烟消云散了。
可是,道理和命运再一次捉弄了杨虎城将军一家。当他们满怀希望来到重庆时,蒋介石却再次不按常理出牌,直接将他们送到歌乐山国民党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进行囚禁,只不过,这次待遇稍微有点提高,是单独囚禁。
杨虎城将军又能如何呢?失望和无奈之余,只能终日长吁短叹、郁郁寡欢。
性情刚烈的将军夫人谢葆贞却是怒不可遏,常常公开叫骂蒋介石没心没肺,一帮狗特务人性丧尽。但是,这种激愤的情绪和囚禁的生活,却使得谢葆贞夫人的身体健康江河日下,一年后便在愤恨中寂然逝去。
常年的监禁生活,使得杨虎城早已不复当年戎马倥偬、征战四方的豪情霸气。他终日以夫人的骨灰盒为伴,神情凄切又满是关怀与愧疚地看着一双无辜的儿女。
然而,杨虎城将军终究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蒋介石的迷途知返上,这种希望与寄托在失去了最起码的对等条件后,其实已经是脆弱得不能再脆弱了。更何况,蒋介石虽然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但是,当初那颗愤怒的种子早已深深地植根在他的内心之中,他时刻没有忘记仇恨与耻辱。
在蒋介石的心中,杨虎城当初的行为是罪不可赦,至少在他没有取得彻底的胜利之前,是不可能将其释放的,哪怕是象征性地恢复自由。越是敏感、脆弱的人,越是需要彻底、巨大的占有、控制来冲淡他们内心的愤怒和不安。
蒋介石心中这一层敏感的心思,导致杨虎城将军最终势必倒在特务们的屠刀之下。